“傅氏門下,裴慶之,登門拜館!”

人群如潮水一般向兩側排開,在眾人的矚目下,徐重光緩緩走向國術館道場中央。

尚雲祥雙目炯炯有神,與唐維祿二人將目光集中在徐重光身上,二人上下打量著這個從未見過面的師侄。

雖然徐重光只是中等身材,並不像王子平、吉萬山等人那樣虎背熊腰,膀大腰圓,但只是隨意往那裡一站,卻是如淵停嶽峙,顯露出一股非凡的氣度。

做為宗師,尚雲祥與唐維祿都很清楚一點,練拳的人到了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藏精斂氣,深藏不露。

拳術中常常用“關公不睜眼,睜眼要殺人”這句話來形容這個境界。

像是徐重光、薛顛、尚雲祥、唐維祿等已經到了可以藏精斂氣境界的武術宗師,平時裡就如同塵封鞘中的寶劍,半點鋒芒都不顯露。

可一旦到了出手的時候,動手之兇殘,如妖如魔,足以把人活生生嚇傻。

不到真正出手乃至生死搏鬥的時候,你永遠也想象不到,平日裡笑呵呵,氣度非凡,儒雅隨和,穿上儒袍,就是孔子,穿上白衣,那就是陳慶之的一代宗師,還能有這樣如同妖魔般的恐怖一面!

不過這倒是也很正常。

畢竟孔聖人其實就是這樣,不動手的時候,文質彬彬,氣宇非凡,儒雅隨和,動起手來一身怪力恐怖至極,古之名將也未必能及,一個照面就能讓人示弱,所謂以理服人。

子不語,怪力亂神,指孔子一語不發,用怪力打得人精神混亂。

敬鬼神而遠之,可以為知矣——像尊敬鬼神一樣最尊敬孔子,並且離他遠點,可以是聰明的人了。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說,死在我手上的人就像流水一樣,晝夜不斷。

君子不器——君子殺人的話不需要用武器。

有殺身以成仁——有的人被我殺死了,然後成就了仁。

不知生,焉知死——不知道怎麼才能從我手上活下去,怎麼能理解什麼是死亡?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很遙遠嗎?我想要仁,仁就能實現。

不僅是尚雲祥和唐維祿在打量著徐重光,徐重光亦是在打量著這兩位師叔。

不約而同地,三個人同時產生了一個感覺:“裴師侄(二位師伯)精氣內藏,鋒芒內斂,似乎所有的精氣神,心,意,形,都斂聚到一起,成為圓坨坨,光溜溜,不可琢磨,不可感覺的一塊。”

“這分明是已經是快要真正踏入武學最高境界的標誌!”

而在徐重光的心中,卻還有一句話。

這就是,精神層面上的抱丹麼?

龍蛇中將國術分為六境,明,暗,化,丹,罡,神。

可實際上,這些境界都並非是單純體能,而是分為心境上,拳術上,體能上三個方面。

以龍蛇中的抱丹坐跨的丹勁為例。

心境上的抱丹,指的是精氣內藏,鋒芒內斂,把自己的心,意,形,精,氣,神,全部聚斂到一處,有如一點圓球,不可琢磨。

這樣的境界,用丹道的術語來說,就是已經快結成了金丹大道。

和採日月精華一樣,道家中的金丹,並不是指體內真正結成了一個大珠子。

而是精氣內斂成圓,鋒芒磨練成圓,為人處世,行止坐臥,處處見圓,處處有圓,處處有圓,處處遊刃有餘的意境。

一種心境,氣質的頂點而已。

這樣的心境,自然能益壽延年,得以長生。

身體內結了珠子的,那不叫金丹,那叫結石。

而拳術上的抱丹則是,將各種招式跟勁力掌握熔為一爐,以百家武術為藥,練出一枚大丹來。

最後是體能上的抱丹,那就是指搬運氣血,把玩勁力,抱丹坐跨,洗髓換血,體就此能產生一個質的飛躍。

後來大部分國術流小說或是涉及國術體系的諸天流小說,都只記得體能上的抱丹坐跨,洗髓換血了。

心境上的抱丹,其實在徐重光去挑戰孫祿堂的時候,孫存周就很驚訝表示徐重光藏精斂氣的功夫高的出奇。

那是徐重光還差半步,如果成就了,哪怕他心中動了殺意,孫存周這樣的宗師也感受不到的。

過去孫祿堂等武林三絕,是精神與拳術雙雙抱丹,而今天見到尚雲祥和唐維祿,徐重光才知道這兩個人業已精神層面抱丹。

人體的提升雖然已經停滯,但拳術,精神上的提升卻是無有止境的。

對於這個世界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悲哀,因為體質得不到昇華,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

這個世界拳術對於體質的改變僅僅侷限於皮肉筋骨,不能煉髒,更不能洗髓換血了。

所以只能在拳術和精神上做文章,武術宗師與武術大師,單純身體的體能,差距並沒有多少。

龍蛇原著中就提到:

咱們大家動手,就算你一下從明勁突破到打破虛空,見神不壞的地步,被人打趴下了,還是照樣的趴下,不會有任何的改變,思想上解-放了,體能上也要時間才能跟上來。

這個世界的頂尖高手們,就是思想上跟上了,拳術境界也跟上了,一個個思想上都是抱丹,甚至更高。

隨軍長征的時候,徐重光精神昇華,見神之道,至誠之道都摸到了,

他和龍蛇世界的頂級高手,差的就是煉髒,練髓,換血這些改變體質的法門。

“弟子裴慶之,向二位師伯問好,師伯身子可好?”徐重光大步向前,走到尚雲祥、唐維祿二人椅子前三丈左右,抱拳行禮。

“身子硬朗得很!”二人對視一眼,笑道:“多年未見傅師弟,不知他身體還好嗎?”

“傅師也好,弟子替傅師向二位師伯問好。”

“好,好。”尚雲祥爽朗地笑著:“快起身吧。”

徐重光卻沒有起身,繼續躬著身子:“不敢,且容我先向二位師伯賠禮。”

“您二位是我師伯,我是晚輩,卻把津門國術館挑了一遍。”徐重光笑笑,起身,彎腰,行禮:“可我接下來,卻還要挑戰師伯們。”

“如今之神州,遼東已淪入敵手,百倍衝突,猶在其後,我等雖為一介武夫,卻也不能獨善其身。”

道場之中,徐重光聲音平靜中,隱隱有金戈之意迸發:“我為心中理想抱負,不得不向二位師伯挑戰。”

“唉。”尚雲祥長嘆一口氣,點點頭:“好孩子,你想比什麼。”

“刀!”徐重光直起身子,誠懇地看著尚雲祥的眼睛:“久聞形意五行刀喜峰口揚名,舉國歡慶。”

“弟子想要,一窺形意五行刀!”

“你想見見,那便見見吧,形意五行刀,不是什麼秘密。”尚雲祥點了點頭,也不回頭,輕聲喝道:“刀來!”

聽到尚雲祥招呼,一旁的站著的弟子便到內堂中去取刀。

過了一會,便看到這弟子雙手捧著一把刀,幾個步子如流星趕月就到了尚雲祥身前,恭恭敬敬地遞過去了。

“好身法!”徐重光看著那弟子的步子,眼前一亮,他一步跨出,是常人三五步的距離了。

更難得的是,步伐精簡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這是誰的弟子?”

那弟子將刀遞過尚雲祥後,聽到徐重光的疑問,他轉過身來,定定的注視了徐重光良久,才抱拳拱手道:“家師薛顛。”

原來是薛顛教出來的弟子!

據說薛顛教徒弟主要管眼神,身子步法要跟著眼神走,他說比武時,一剎那就出事了,一剎那手腳擱的都是地方,就贏了,不是地方,就輸了。

所以他校正學員拳架極其嚴格,不能由分毫之差,說:“平時找不著毛病,動手找不著空隙。”

尚雲祥從椅子上站起來,他的身子高大魁梧,如同一座鐵塔一般,給人一種如山般的壓迫力。

他右手舉起這把刀,這刀的樣式,是典型的形意大刀,類似關刀,卻有沒那麼長,那麼重。

形意大刀和歷史上大刀隊的大刀,樣式幾乎一樣,一般重量不會超過三斤,所以尚雲祥及形意門的刀法,才能為用刀大刀隊的上面。

“你劍何在?”

“自本善祖師賜劍之後,慶之從來劍不離手。”徐重光一邊說著,一邊取出寶劍,將其緩緩拔出劍鞘。

嗆啷一聲龍吟,長劍出鞘,通體雪亮,寒氣森森,寬不過三指,端得是一口寶劍。

“好一口寶劍!”看到徐重光手中的寶劍,尚雲祥讚歎一聲,“我這把刀,也是好刀!這刀吃過鬼子的血!”

徐重光肅然起敬:“那的確是一把好刀!”

不過其實徐重光理解的和尚雲祥所說的鬼子是不同的。

尚雲祥明白徐重光會錯了意,道:“你是大龍師叔的外甥吧,當年我與李師殺洋人的時候,他還跟著一起了!咱們先拿東瀛使館的人開了殺戒,後來是白種人也殺。”

“老鬼子,新鬼子,都是鬼子,殺得好!”

“好氣魄!”

尚雲祥不再廢話,縱身一躍,長刀突進橫劈,刀光閃爍,勁風呼嘯,發出轟隆雷音,如猛虎下山。

所謂虎形劈勁打三丈,這一刀,正是形意五行刀的劈刀!

徐重光將劍一抖,面對尚雲祥來勢洶洶的一劈,他選擇以形意五行劍的橫劍應對。

形意五行劍鬥形意五行刀!

鏘!

手中長劍向外一揮,一抹刺眼的白光乍現,手中的那口寶劍立即便與形意大刀磕在一起。

然而,劍走輕靈,形意大刀,重達三斤,只聽噹的一聲巨響,徐重光便感到一股不可抵擋的沛然巨力,虎口如握寒鐵,當即一麻,失去了知覺,長劍也被就此磕開。

徐重光不驚反喜,心念急轉,手上絲毫不慢,右手長劍挽個劍花,挽花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活動手腕,讓虎口不在麻木。

緊接著,徐重光順勢朝著尚雲祥左臂刺去,尚雲祥連忙使一招纏頭裹腦,又將寶劍撩開了,同時大刀向前一送,朝著徐重光胸口捅去。

徐重光趕緊駕劍來迎,一劍去跳,但尚雲祥身材魁梧,加上大刀極其沉重,一時間竟沒有被他跳開,反而被壓住了劍身,尚雲祥用刀一推,刀鋒寸寸逼近徐重光胸口。

徐重光連忙向後退了兩步,尚雲祥揮刀追擊著猛劈過來,二人刀來劍往五六招,兩旁的人都死死地盯著看著。

只見尚雲祥猛劈過來,刀刀用的都是明剛勁力,配合刀法,更是力若千鈞,刀鋒烈烈,連地面的灰塵都被勁風裹動。

相比而言,徐重光的劍圈反而被不斷壓縮,每一次進攻,長劍都被大刀磕開,而大刀的進攻,長劍卻很難盪開。

明剛勁力與沉重霸道的大刀配合起來,實在犀利得很!

驟然間,場中爆發出一聲驚天陣地的金鐵交鳴之聲,只見尚雲祥迎頭一刀劈下,直如泰山壓頂,徐重光舉劍上架,刀劍猛烈撞擊,擦出一連串的火花。

刀勁澎湃,徐重光被震得連退數步,尚雲祥也不再追擊。

怎麼回事?

難道場中便已經分出了勝負麼?

在場眾人內心中,生出濃濃的疑惑。

突然,尚雲祥開口了:“世人只道形意門拳法精妙,更有一手大杆子絕技,也只知道我尚雲祥大槍絕妙,卻不知道,形意門不但是槍法,劍法尤為精妙,最擅者,就是我與黃師弟、郝師弟。”

逝去的武林中記載,尚雲祥的劍法才是最厲害的,要學就學他的劍法,可他聞名於天下的,卻是大杆子。

“你知道形意五行劍和形意五行刀為什麼僅有一字之差嗎?”

徐重光點點頭:“今天知道了。”

“是啊。”尚雲祥感慨道:“這套劍法,其實是我和黃師弟還有郝師弟,一起創出來的。”

“他的前身叫做,六部劍。”尚雲祥侃侃而談:“何謂六部?前朝的官制有六部,天下就可以治理了。”

“六部劍,沒有招式,純粹是散劍意劍,就是上下左右前後,方方面面都要要照顧得到,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不管跟什麼人,比什麼,都可以破盡一切器械拳腳!”

徐重光道:“六部劍沒有招式,如果非要說招式,就套上五行拳的拳招,來濛濛外人,所以就叫形意五行劍是麼?”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倒黴王妃後,想要獨自美麗

如光似水

周不言

偷偷嘆一口氣

等待寒冬擁抱你

93號阿偉

穿成大可憐

風晚肆

致我們今生無緣的愛情

榮靜

我欲求仙

冰冷回憶結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