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

大雪下得紛紛揚揚,天地間被裹上了一層銀裝,變成一個銀白世界。山川,河流,樹木,房屋,處處都籠罩上了一層白茫茫的厚雪。

在這大雪之中,卻有兩道人影遙遙對峙,二人手中各持一柄大槍,將槍身端正放平。

而後,二道人影同時扭腰伸肩,漲骨崩筋,雙手發力,大槍一抖!

槍頭在空中如潮水波浪般激盪抖動,槍身更是如同陀螺般急速旋轉,在空中舞出朵朵璀璨槍花。

兩柄大槍就這樣不斷以圓形軌跡高速轉動,週而復始,生生不息,如兩條蛟龍在雲霧中翻騰般,更是掀起激盪氣流,烈烈勁風。

二人一直抖著大槍,但兩杆大槍始終都保持著距離,無論怎麼畫著圓圈,都沒交纏在一起。

一邊抖,一邊走,你進我退,我退你進,人隨槍走,踏地有聲,在大雪覆蓋的地面上踩出一排排清晰可見的腳印。

砰!

突然間,兩人停止抖槍,大槍同時出手,一人向前一紮,另一人掄起大槍一個橫掃,格擋下對方這一紮。

兩個大杆子碰在一起,發出的聲音脆而響亮,二人每一次對槍過後,都要沉吟良久,才會發出第二槍。

這是因為過去的大槍本來是武將戰場殺敵所用,戰場上武將用槍都是策馬衝鋒,挾槍對擊,一槍戳過去後,二個人便會擦身而過,為一個回合。

此後未分生死,便會調轉回頭,再次重複如上的操作。

所以每一個回合,都是很久的,像演義裡那樣,鬥將動輒幾十個回合是不存在的。

而兩個人鬥槍,就如過去兩個武將鬥將一般,往往都要先對峙許久,是將大槍端平,互相抖槍試探。

抖大槍桿子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功力,在抖槍的過程中,無論如何抖,槍尖都要始終不離對方心口。

一旦有一方抖槍的速度跟不上對方,那麼對方的槍如毒龍鑽,一下就猛扎過來,捅個透心涼。

就如同箭士柳白猿中師徒二人的抖槍那樣。

這抖槍的二人,也是一對師徒。

徐重光離開武當山後,並未回到中央國術館,而是直接坐火車往無錫來見自己的師父傅劍秋,並且向他講述自己殺人,割頭,上山,最後生出氣感。

傅劍秋對他這種行為大加讚賞,稱他這是古之俠士的作風。並說既然來了,就不用來回趕了,跟著他繼續學一段時間。

傅劍秋所會武術極其繁雜,太極拳劍、八卦掌刀、形意拳槍自不必說。

又有脫胎於形意拳的十二橫拳,形意三十六棍,形意五行劍。

脫胎於太極拳的八連捶、十二連捶,太極拳似柔實剛,很多招式都是以錘為名,兇猛非常。

脫胎於八卦掌的連環八式、陰陽八手。

脫胎於三皇炮捶的三手炮。

脫胎於六合大槍的大小六合劍,子龍大槍、五虎斷門槍。

這些武術徐重光都有根基在,所以稍加指點就盡數領悟入門,沒過多久,傅劍秋又將師祖李存義的絕技單刀進槍傳授下來。

單刀進槍是一種短兵器對抗長兵器的方法。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想要以短兵對抗長兵,不能躲閃,因為距離越遠,越對自己不利。

所以持短兵者,要不畏生死,正面迎著長槍的槍尖攢刺,憑藉單刀與槍桿的磕碰,然後迅速搶入長槍的攻擊圈子以內,與持槍者貼身打,充分發揮一寸短一寸險的優勢。

但單刀進槍號稱九死一生,能做到的都是高手,李存義就是靠著這一手絕活,得了個單刀李的雅號。

徐重光與傅劍秋兩人不知不覺間已經鬥了十餘槍,只見兩杆大槍在空中飛舞翻騰,但誰都沒能找到機會,扎中對方身體。

隨著二人比拼越來越久,徐重光便開始感到吃力,因為抖槍的功力不如傅劍秋,所以抖槍的時候,自己的節奏稍慢了一步。僅是這一步,傅劍秋立即毫不猶豫,一抖大槍,使一招“毒龍鑽洞”出來。

霎時間,大槍槍身如同毒龍電鑽般急速旋轉,抖動震顫,槍桿上的紅纓也隨槍身一起抖動飛舞,激盪開來的旋風將這漫天飛舞、飄落的大片雪花都捲入其中,槍花雪花混作一團。

槍花燦爛耀眼,雪花璀璨潔白,在這美麗之下,卻是兇險非常,眨眼間槍尖便往徐重光心口直搠過來。

徐重光見傅師槍尖來勢極其迅猛,再想回槍格擋攔拿已不可能,當即舍槍運掌,雙掌合攏抱十,如唸佛狀,啪的一聲,將長槍夾在一雙肉掌之間。

但這一槍何等力大、兇猛,徐重光只得身形後仰,向後傾斜,同時身上肌肉顫動,用太極拳的化勁將從這杆大槍上傳來的勁力化掉。

緊接著,他雙腿上的大筋如彈弓、皮筋一樣拉到極致便開始反彈,身體反彈的同時,擰腰縱臂,雙手挾槍左轉,借反彈之力,將長槍推到左臂外三寸,同時身子也回覆原位。

“傅師槍法精湛,弟子自嘆不如啊。”

徐重光讚歎一聲,將雙手鬆開,自他從武當回來,由外而內生出氣感過後,傅劍秋就再沒跟他對練過拳法了,只是跟他較量六合大槍上的火候。

“只不過是靠著我這麼多年的積累,在大槍的造詣上還能勝過你一籌了,再過幾年,怕是連大槍也勝不過你了。”

傅劍秋收起大槍,搖搖頭,同時心中又深感到欣慰,這個時代,是良師易得,佳徒難求,能有一個堪比自己的弟子,都成了幻想一般。

“當今武術界的宗師人物,卻都已經過了四十歲的年紀,再難保有巔峰。而宗師的弟子們,倒也不乏三煉大成,明勁暗勁皆掌握了的武術大師,但卻尚無一個能掌握化勁且氣機交感的宗師人物。”

徐重光點頭稱是,民國武林,拳以孫祿堂最絕,號稱天下第一手。劍以李景林最絕,號武當劍仙。槍以李書文最絕,號神槍。

三人如今皆以垂垂老朽,孫祿堂一死,就算是他手把手交出來的兒子孫存周,也遠不如他。其餘後輩弟子,又有誰能繼承天下第一手的稱號了?

同理,李書文若死,誰堪稱為神槍?以前霍殿閣或許有機會,可惜......

劍仙李景林若死,誰可稱劍仙?李景林學生數百人,但劍術大成的都不多。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臨藍星

冰茜

二月東風的新書

二月東風

小人物有大理想

西紅柿炒土豆的番茄

影子武士刀的新書

人間悲歡客

穿成農門老太婆之她有七個大兒

虎皮爪爪

實教:鷹視狼顧的我展現實力至上

雪域高原的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