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徐重光的話語落地,全場剎時間寂靜無聲,過了片刻,猛然間,迸發出驚天動地的熱烈歡呼聲。

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很多都需要去想象,所以古人才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是這個道理。

陰陽五行八卦金丹,不是玄之又玄,看起來高大上,所以可以用來糊弄外行人的東西,他是切實支援一門武學的理論依據。

收拳,轉身,徐重光毫不猶豫在歡呼聲中消失,而救護人員,因為剛剛才把被耿良辰用十字固扭斷的拳師抬走,所以沒剩幾個人了,他們試圖進行搶救。

“死啦!耿良辰死啦!”

隨著救護人員搶救一番無效過後,無奈地向眾人宣佈了耿良辰的死訊。

即便徐重光再怎麼收力,但是崩拳的發力方式,就註定了他是不可能將力氣收住的。

“還是打死了麼?”徐重光搖搖頭,嘆了口氣。

師叔打死了師父,師侄打死了徒弟,傳出去也未免有些不好聽。

不過,就算有人知道,那又如何?

只要徐重光和一眾宗師咬死跟他沒關係就好了。

那詠春拳?

沒聽說過。

哪裡來的小拳種?

“慶之他......”張志江沉默半響,向其餘諸位宗師問道:“已經到了金丹的地步?”

“不。”黃柏年搖搖頭,他剛剛和徐重光交過手,最清楚不過:“但也差大差不差了。”

“慶之的武學已經到了百家融會貫通達,相當於煉丹之前把所有藥材都融入一爐的地步,但還是欠缺的那一點火候。”黃柏年侃侃而談道:“正因為缺乏這一點火候,所以他才想要去挑戰孫祿堂和李書文。”

黃柏年跟徐重光的交手,其實就是在告訴他,孫祿堂已經完成了這一步,煉出丹了,而徐重光還缺火候來起爐。

“不過對於耿良辰那一身奇特的武術,諸位可還有什麼看法?”張志江繼續詢問道。

即便在徐重光的面前,耿良辰毫無還手之力,成了其向國術場觀眾展示陰陽五行八卦金丹的工具人,但是在此之前,耿良辰也已經擊敗了幾個武師。

雖說那些武師的水平,比起中央國術館正規學習訓練的學生來說差距不小,但耿良辰的武功水平,仍然要高於普通的武術高手。

“詠春拳,南方小拳種,比不得洪劉蔡李莫這些。去年詠春拳的陳識到津門開館,踢館的人就是耿良辰。”褚桂亭介紹道:“雖然最後無論是陳識還是這個耿良辰,都被薛師弟輕鬆擊敗,但這其中也暴露出不小的問題。”

“那就是津門國術館分館的那些武師,竟然都不是耿良辰的對手!”褚桂亭憂心道:“過去那些洋人大力士到我們這裡來挑戰,功夫其實粗淺的很,只是單純的靠著死力氣將很多高手打得落花流水,但耿良辰不一樣。”

“他不是單純的肌肉強橫,力氣大。”

“而是除了肌肉強橫,力氣大之外,技法也不錯,雖然簡單,大亂燉,但是面對武師和武術高手,卻能做到亂拳打死老師傅了。”

耿良辰雖然比不上武術大師,更遑論武術宗師,但是卻能打敗武術高手。

只不過民國這個時代,因為國術館的緣故,大家互相交流各自門派的不傳心得,所以過去很多年都不出一個的武術宗師,在這個時代足足有近百人,中央國術館一共辦了五期,合計二百多學員,各個都是武術大師,宗師。

但武術界的主要中流,仍然還是羅師傅,鄭師傅那些普通拳師。

“其實耿良辰的西洋拳比起我們的傳統武術來說,在初期確實有一定的優勢。”朱國福開口道,他是這方面真正的權威人士,後世的散打和拳擊之父,在中央國術館擔任教務處長後,也是他將西洋拳擊引進,成為國術館成員的必修科目之一。

“因為一個人的資質有限,而越簡單的招式反而越有效果。”朱國福繼續道:“拳擊,相比於武術的拳法,就更加簡單。我們一門拳術,有打法,練法,養法,殺法,等到全部掌握純熟,就要很長時間。”

“然後還需要不斷找人喂招,跟人交手,練得純熟。”朱國福道:“所以一個人練武到出成績,就需要許多年的時間。”

朱國福說完,引發眾人持續地討論,大家各抒己見,互相探討。

“幾位前輩,有沒有想過,或許這跟武術招式沒有關係呢?”

就在眾人熱烈討論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一道聲音,眾位宗師回頭一看,原來是剛剛打完比賽的徐重光。

“哦?慶之來了,那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初期的不足了?”朱國福饒有興致的問道。

“是力氣,千般招式,萬種技巧,都不能離開力。”徐重光一邊說著,一邊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其實真正練武,應該嚴格遵循幾個步驟,循循而進。”

“是哪幾個?”

“養身,練力,練拳,剛柔與拳義。”徐重光將自己腦海中對於武學理論的梳理一一說來:“我七歲開始練拳,但那時候筋骨未成,所以練的都是花架子,從不練真東西。每天吃的也精細,把身體養好,養壯,這一步,叫養身。”

“身體養好,筋骨成熟後,就要去練力氣,每天站樁,舉石鎖,奔跑,跳躍等等,身子越來越有力,這一步,就叫練力。

“光有力氣,用不出去,那也沒有。”徐重光繼續說著,“所以得練招式,透過招式把全身上下的力量都竄連起來,這就是第三步,練拳。”

“這三步練到位了,沒有不能打的,就算是西洋拳也一樣。”

“說得好。”幾人紛紛讚歎道:“其實過去練武,要考武舉,都是這麼練的,但這樣的練法太耗錢財了。”

黃柏年嘆氣道:“無論是養身體還是練力氣,吃得都不能差,所以過去才說窮文富武。”

“正是這個理。”張志江道:“咱們國術館出去的人,為什麼各個都那麼能打?不是說他們的武術就練得多麼好。而是因為在國術館,吃穿都不用他們愁,吃得好,長得壯,天天在只管練武和對打。”

徐重光道:“但除了國術館的師兄弟們,其餘外面的武師,很多都練拳不練力,那拳術再高也沒有用。”

“對!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幾次比武,南方拳師都不是對手的原因。”江南第一腿劉百川為南方武師發言道:“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南方人的身體素質比北方普遍差些。”

南方人骨骼小,北方人架子大,兩者相互比較,也決定了南拳北拳的武術風格截然不同。

但武術,本來就是要改變身體素質,增加生命潛能的,光練拳不練力,等同自己把一隻腳折了,還問為什麼人家比我跑得快,當然是因為人家是兩條腿走路了。

說完這三個步驟,眾人都更加有興趣了,追問道:“最後兩步,又是什麼意思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柚洲日記

牧魚魚

生命低於四分之一才能攻擊的戰士

大鵝戰士

錦鯉少女拯救可憐倒黴蛋

木生牙

青玉滿庭

爾東嘉平

綜漫:再度書寫魔導駕馭書

天幕X

NPC逆襲成功

青蛙想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