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乾珬背袖立在明月樓二樓的雅間視窗。

看到該來的婦人、穿著該穿的衣服,走下馬車時,這位流落海外、連他手下也未必弄得明白是第幾茬傳人的南朱太子,微微一笑,轉身拉開移門,

朱乾珬對女子相貌的優劣,已經失去品評的興趣很久了。

當初,即使見到王月生那般神姿仙態的妙人兒,他也只如同觀瞻一件趁手的兵刃,渾沒動過要收入後宮的念頭。

和權力比,女色不是什麼值得沉溺其間的事。

同樣的,今日,眼見鄭海珠小心地拎著馬面裙,由那滿臉殷勤的酒樓夥計引領上樓,再迎上女子抬頭時的嫣然一笑,饒是此婦與那日遇險時相比,妍麗明媚了兩三分,朱乾珬仍未生髮出一星半點的賞花品茗似的興致。

但這並不影響他立即掛上了自以為分寸上乘的動容神態。

對方不僅赴約,而且穿上了自己送的刺繡比甲。

比甲下的裙子,也與那日法華寺所見的素色棉布下裳完全不同,乃靛青色錦緞鑲織金邊的細褶長裙,移步行走時,恍若暗夜將明,天際曙色慾現。

朱乾珬心道:這顯然,是好好地動了一番搭配的心思,要襯得上我送的霓裳錦衣。

“鄭掌櫃請入席。”朱乾珬彬彬有禮道。

待坐下後,又主動說明:“那日鄭掌櫃說起,寶號是做吳棉、南繡和杭錦的,在下不揣冒昧,選了這件廣繡的比甲,請君指教。”

鄭海珠大方讚道:“廣繡的堆疊富麗,確實是我們蘇松一帶的畫意繡品,難以企及的。貴號的繡品如洋洋江海,敝號的繡品只是清淺小溪,我也是將壓箱底的寶貝都翻了一遍,才總算找到這條織金馬面裙,不至於和公子的佳品有云泥之別。”

朱乾珬聽著舒坦,儘量將目光中的參研意味收了又收,於寧和淳誠之中又加入幾分諧謔,盈盈笑言:“怎會是雲泥之別,分明是,一時瑜亮,或者,金風玉露一相逢。”

鄭海珠垂眸抿嘴,須臾後才舉起已經斟了熱茶的瓷盞,向對座男子敬謝後,自飲一小口,心道:用力有點猛啊大兄弟,店家這壺綠茶淡了些,得陳年普洱來去去油了。

鄭海珠正腹誹時,朱乾珬衝侍立一旁的家僕點個頭,家僕忙將屋角的屏風拉開。

原來這隔間很大,屏風那邊,樂師和伶人,都已端然待命。

朱乾珬又作了個手勢,絲竹樂音響起,伶人咿咿呀呀地唱起來。

“樓閣重重東風曉,只見玉砌蘭芽小,垂楊金粉銷。綠映河橋,燕子剛來到,心事上眉梢。恨人歸,不比春歸早。”

原來是崑腔水磨調,唐伯虎填詞的散曲《步步嬌—怨別》。

待最後一個清音落地,朱乾珬命家僕賞了錢和茶點,回過頭來與鄭海珠道:“這《步步嬌》的曲牌,有南北之分,北曲歸雙角調,南曲入仙呂宮,唐寅填詞的這首“怨別”,以南曲唱來才佳。唉,說實話,在下來到京師,聽那北曲的聲腔唱音,實在覺得粗陋不堪,韻致全無,與南邊的清貴典雅之氣,相去甚遠。所幸尋著了這個小班子,今日請來,應不會汙了鄭掌櫃的耳朵。”

鄭海珠前世作為一個史地所畢業的編劇,又工作在江南,對崑曲自也涉獵。

但此際聽這徐公子拿腔拿調地滔滔不絕,她實在沒什麼興趣,去品評伶人那百轉千回的聲腔意韻。

惟覺得眼前這徐公子,簡直就像後世相親飯局裡的精英男,搖著高腳杯,目光迷離、語氣做作地給你把全球葡萄酒產地的好壞、不同年份價格和口味的高下,都捋一遍,只為顯示自己是品位人士裡的戰鬥機。

此刻,這架明代戰鬥機,吃了幾筷子酒樓的招牌淮揚菜後,仿如飛機加了一次油,動力更足了。

他翩然起身,去替換了戲班子裡的琴師,袍袖瀟灑地一撩,親自撫動起琴絃。

伶人躬身接過小廝遞上的紙箋,照著公子所彈的曲牌,又啟唇唱起來。

鄭海珠聽那蘇州官話,約莫就是“只為一個緣字情難了、恩恩怨怨世代心頭饒”之類的惆悵呻吟畫風,她也懶得顧及禮數,舉筷將正當時令的手拆蟹粉獅子頭夾一個到碗碟中,有滋有味地吃起來。

朱乾珬那兩個扮作小廝的貼身護衛,眼珠子立時看著就瞪大了一圈。

殿下撫琴她吃肉?

拿殿下當彈琴助興的倡優了?

這婦人就算是先帝身邊賢臣的後裔,殿下此番也未免太委屈了吧?

朱乾珬卻一臉光風霽月的表情,從容地彈完,令戲班子退下,才慢悠悠回到飯桌邊。

“這是在下閒暇時填的詞,與那吳門四才子,自是不好比,鄭掌櫃見笑了。”

鄭海珠看著他:“徐公子果然念舊,選飯館,填曲詞,都是合著淮揚蘇松這般江南形勝的風物。我就大約天性涼薄些,雖生在福建漳泉,四方的碼頭跑了一陣之後,看哪裡都是能討得一碗飯吃的好地方,只要,選對路子,找對人。”

朱乾珬嘴角勾了勾,心道,她在向我一點點地吐露自己的出處和淵源,還帶著盤一盤生意經的小得意,這是好兆頭哇。

她在我面前,似談興頗濃。

朱乾珬於是忽然正色道:“鄭掌櫃,那日在下情急之下未辨清發式,只因見你這般年輕,脫口而出的稱呼不合禮數,請掌櫃見諒。現下冒昧一問,夫家可是寶號的東家?”

鄭海珠佯作侷促微起的樣子,忖得須臾,說道:“你倒也不算喊錯,我確實未出閣,在老家縣裡自梳了。梳髻之後,出來奔波江湖,各樣人事,總要方便些。”

朱乾珬釋然一笑,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卻未往撩撥試探的小道上繼續走,而是抿一口熱酒,語重心長道:“鄭掌櫃,在下應是痴長你幾歲,行商經年,有些話,還是要說與姑娘聽聽。”

他薄唇翻飛間,便又自自然然地將稱呼改回了“姑娘”二字。

鄭海珠似未理會此一節,目光裡仍是盈盈坦誠之意:“請徐公子指教。”

朱乾珬嘆口氣,盯著手中酒盞道:“我們在粵海,常見廣西布政司那邊逃來的漁民。桂海一帶有大貝,出產上好的珍珠。朝廷便派遣內官過去,逼著一茬茬的漁民往海里跳,不採珠,就殺頭,妻女充為奴婢。再說我家常跑船的濠境,弗朗基人對當地的明人百姓也待如豬狗,父母官們卻熟視無睹,只因拿了弗朗基人的好處。還有,吾家走南貨進京,沿途鈔關所課稅銀,幾與貨值同價,姑娘若有貨是走運河來的,應也曉得。如此苛捐雜稅是為何?”

朱乾珬說道此處,兀地將聲音放低:“還不是因為,分封的藩王實在太多了,佔去億萬良田,地裡的出產到不了朝廷的庫房裡,朝廷就拿升斗小民和我們商賈開刀。”

鄭海珠的筷子停在半空中,繼而放下來。

“徐公子與我說這些,是為何?”

朱乾珬誠然道:“是告訴姑娘,眼中莫都是花豔蝶舞的好光景。咱們都是經商之人,自是喜歡聽吉祥話。但在下與姑娘你一見如故,只想與你講講真話。這世道,艱難哪。”

鄭海珠低頭沉默半晌,抬起雙眼道:“方才在徐公子面前有些昂揚驕意,實在因為,因為怕被公子看不起。”

朱乾珬眸光閃動:“姑娘在說什麼哪?你我都是商道中人,我為何要小瞧你?不但不小瞧,徐某對你還甚為佩服,一個女子,撐起那樣頗有規模的貨棧。鄭姑娘今後若有什麼難處,務必與我開口。”

鄭海珠躲開男子的直視,帶著赧然之意道:“我……現下就有幾分難處。”

“哦?但說無妨。”

“我家一艘貨船,在臨清附近翻了,絲布撈起晾曬,品質折損先不說,關鍵是,剛接了兩個下家三千兩銀子的訂單……”

朱乾珬見她欲言又止,和言問道:“姑娘連退定錢的餘地也沒有了?”

鄭海珠為難道:“定銀五百兩,的確不是小數目,但若問京中友人借一借,或許能借到。只是,此乃我商號在京的頭一筆絲布大單,實在不想下家以為我們鄭氏開張就有點黴氣、還耽誤他們再轉手。所以,我需兩千多銀子,問南直隸的同行勻貨過來。”

朱乾珬劍眉微揚:“哦,如此。”

鄭海珠抬眼望著他:“若那下家要的是廣佈,我定然引薦給公子了,但他們相中的是松江布和湖綾。徐公子,我可以將貨棧裡的茶葉和杭錦,押給你。待南邊解了現銀過來,我馬上算好利息,送至府上。”

朱乾珬嗓音溫煦地問道:“鄭姑娘估摸著,銀子掉頭回來,大概多久?”

“重陽後三五日吧。”

“那不算久,”朱乾珬反過來寬慰道,“姑娘不必見外,徐某也無須以貨作保,相信姑娘必是守信之人。至遲後日,徐某派人將銀子送到姑娘寶號。”

鄭海珠喜意綻放,提壺斟滿佳釀,舉杯向朱乾珬敬酒。

朱乾珬掂量著,對女子嘛,施她們個小恩情,眼見著她們開始熱絡起來了,男子便要將言行的溫度涼一涼,將親近的表現收一收,所謂欲擒故縱,便是如此。

他遂端出一派君子風儀:“姑娘莫客氣,徐某今日也不好多飲,申時還有個琴社雅集。嚐了這道拆燴鰱魚頭,徐某就要告辭了。”

一炷香後,鄭海珠雙頰帶著微醺的紅暈,由花二扶著上了馬車,還不忘掀起車簾,向站在車外送她的朱乾珬頷首別過。

馬兒跑了一陣後,花二湊到車頭,問李大牛:“汪先生的手下都在吧?”

李大牛道:“都跟上那徐公子的車駕了。不過,表杆衚衕和喜鵲衚衕都在東南,他們好像是往西北去。”

鄭海珠在腦中將京師城坊圖想了想:此地已是得勝橋,再往西北,不就是積水潭了?我今日,故意不問他住在哪裡,他若只是要求慕於我的男子,理應主動告知。但三千兩不是小數目,他卻說借就借。雖還不知此人到底什麼出處,但他肯定既不是風花雪月的情種,更不是尋常商賈。

鄭海珠的疑問,在第二天辰巳之交時,有了進展。

汪文言負責跟蹤徐公子的兩個家丁,來向鄭海珠稟報。

“夫人,那個錦衣公子,去的是積水潭碼頭,磨蹭到天黑,上了一條船。然後,那船上的水手,就開始卸貨。”

“卸貨?”鄭海珠沉吟道,“積水潭碼頭,平時只能進漕糧船,民間的客貨船,必須有朝廷勘合才能放進來,否則一律停在通州碼頭,對不對?”

家丁點頭:“的確如此,所以,咱哥倆估摸著,那船,莫不是哪個官老爺的?對了,勞煩夫人,講講蘇松那一帶的話,給小的聽聽,譬如,夜裡真冷,現在什麼時辰了之類。”

鄭海珠將這幾句用松江話說了,家丁很肯定道:“水手說的,就是松江話。”

“那些貨,京師鈔關的稅吏,來收稅銀了不?”

“稅吏來了,但應是沒有開稅單。他提著燈籠去船幫前頭照的時候,我們扮了力工過去問要不要搬貨,看到船幫上寫著‘藍乙卯肆捌’。”

鄭海珠道:“那是能走運河的船的船號,藍字開頭的,就是籍隸蘇松一帶的船。”

汪府家丁“哦”一聲,有些怏怏道:“夫人莫怪,咱兄弟倆還想繼續盯著那徐公子,看他回城後去哪裡,不想他鑽進船裡就沒出來,然後,那船卸完貨,就開走了。咱倆又去盯貨,貨卻只是送進一處倉院,天亮後咱去問了院主,院主說貨主的確姓徐。”

鄭海珠賞了兩個家丁,待他們走後,去翻出紙筆,簡單寫了封信。

信是給在崇明與許一龍一道看家的沈廷揚的。

沈廷揚乃吳淞下江沙船幫的少東家,沈家在近海和運河的勢力都大,鄭海珠要讓他查查,“藍乙卯肆捌”的船東家,是什麼人。

“大牛,你跑一趟汪府,請汪先生想辦法用朝廷的急遞發信。”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民網遊:我的技能無消耗!

雲鴉

重生之彥妃一心只想搞錢

七寶的小酥糖

萬億囤貨來過日子

為囤貨而生

和沈先生的婚後日常

七月南風裡

鬱七

沈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