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桂進了值房,也不使喚親兵,自己去後屋抱出兩個陶缸子,揭掉麻繩鬆鬆扎著的布蓋頭。

鄭海珠湊近聞了聞,臉色更舒展了。

滿桂,其實也不可能對這股醇香無動於衷。

他在大同邊關當了這麼多年兵,好酒與好醋,聞一鼻子味道,就有數。

滿桂去桌上尋了乾淨茶盞,遞給鄭海珠。

夫人喝了兩口,越發語帶讚歎之意:“就這麼擺著,不密封,好幾個月,還是那麼酸,不但不澀,後味的甜也沒淡,朱廷華很懂作曲。”

“是啊,他們王孫公子,從小見多識廣,什麼不懂。”

“行了滿桂,別陰陽怪氣了,”鄭海珠溫和地嗔道,“現在說要緊事,塞外這塊地,除了番薯,高粱也能種活、種好。朱隊正懂怎麼做曲,釀醋可以,釀酒應也是一把好手。外蒙古和羅剎,吃肉不易克化,又常年寒冷,烈酒和醋,他們一定求之不得。”

滿桂聽夫人提起大寧往後的生計,也換了正色,問道:“羅剎,就是夫人說的那什麼,僱傭哥薩克騎兵的毛子國?”

“是的。滿桂,今歲我好歹能耍幾分官威了,盯著鴻臚寺理舊務,才知道,其實在我們撫順保衛戰那年,毛子國就派哥薩克人到了北京,面見萬曆爺,要開關互市。無非,毛子國不像弗朗基和紅夷人那麼熟悉國書、使者品級的分寸,使團裡連個本國勳貴都沒有,我大明沒怎麼理他們,賞了點銀子和綢子,打發他們走了。”

滿桂轉著眼珠子,說道:“蒙古人嘛,在互市裡頭,是拿馬匹,和咱們換東西。這些毛子,拿啥換?”

鄭海珠道:“皮毛和糧食。毛子的哥薩克使者,能從外喀爾喀和準噶爾帶翻譯到北京,說明他們的勢力已經越過了烏拉爾山。而在捕魚兒海一帶,有大量的狐狸、貂子、水獺、猞狸,毛子佔領那處後,堆積成山的皮毛,需要找賣家。”

俄羅斯人覬覦的另一種置換品,鄭海珠不必與並不分管經濟工作的滿桂多說。

鴻臚寺的案牘舊文顯示,幾年前見萬曆皇帝時,俄羅斯人要從大明換取的,不但有茶葉、瓷器、紡織物,還有白銀。

鄭海珠當初看到這個紀錄時,立刻抓著這樁舊事,拉著戶部尚書畢自嚴,跑到御前“敲打”皇帝,說是所幸來談判的使節級別不夠,此事不了了之,我大明今後外貿,萬不可輕易答應用白銀易貨。

朱常洛懵懂之際,畢尚書從“財政部長”的角度解釋道,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後,大明交稅發餉都是用的銀子,民間銅板的價值也與銀子形成折抵關係。但大明除了雲南,產銀的地方很少,隆慶爺後,解決白銀缺口的,主要靠月港、濠境、寧波等地或官方或走私的口岸,由弗朗基人與日本人輸入白銀。

弗朗基人從新大陸的阿墨利佳挖白銀,日本則自己有銀礦。

鄭海珠接著畢自嚴的話,警示朱常洛,往後幾年,如果荷蘭人掐斷了弗朗基人的海路,而日本人萬一閉關鎖國、禁絕海貿,大明就斷了銀子輸入的來源。

國境之內的銀子少了,百姓交稅、官府發餉都會捉襟見肘,銅板與白銀的比價也會貶值,於是一定會引起糧米、布帛的價格飛漲。

不必丟擲後世“金融危機”的概念,天子也聽懂了,鄭寺卿的擔心,很有道理。

國無遠慮,必有近憂。

花錢如流水的大明王朝,第一,要捂緊自己口袋裡的銀子,第二,要趁現在這幾年海洋秩序平穩時,多開放口岸搞銀子,第三,要用武力和外交手段向外輻射控制力,新佔銀礦等資源產地。

此刻,鄭海珠把醋碗放在桌上,坐下來與滿桂道:“所以,我此番來塞外,身負的另一樁聖命,不好讓京師那些古板文官兒知曉,但必須與鎮守大寧的邊臣們說明白,這一帶的商路上,今後不但要走蒙古人,還會走羅剎人。我們用茶酒醋與他們換皮毛和麥子。他們若輾轉從弗朗基人那裡獲得了白銀,也可以在互市裡換給我們。最後,一旦毛子離不開我們大明的各樣物產了,我們就能,挾商道,謀武功,讓他們往東去壓制努爾哈赤的八旗。”

滿桂聽著聽著,忽地想順了一樁事。

“夫人,那正好,你就把朱大才子,弄到黃老爺那兒去,啊,這個,在威風凜凜的大寧城內,整一間官辦的醋坊,多多釀醋,哦對了,還釀酒,把蒙古人和羅剎人,薅個痛快。”

鄭海珠咧嘴湊趣:“對對,他去做醋王,你就不必做醋王了。”

……

傍晚的烤羊宴前,鄭海珠見到了從農場趕回來的荷卓。

暌違兩年,從蒙古汗王大妃的親信侍女,到漢家邊塞的女將官,荷卓身上原本那種孤傲森嚴的貴族作派,被迴歸質樸但更為明朗的軍旅氣質所替代。

在她幾乎可稱為簡陋的氈帳中,一眼望去,與“鮮亮”二字能沾邊的,只有兩件掛在樺木架上的袍子。

一件,是鄭海珠當初給她縫製的灰鼠皮裡襯、黃櫨色松江布袍子,另一件則看起來更漂亮,是橘紅色的狐狸皮大氅。

荷卓見鄭海珠的目光落在那件狐狸皮貨上,直言道:“滿桂打獵,陸續攢的。我照著夫人教的針法,縫的。”

鄭海珠嘴角露出幾縷姨母笑。

“陸續”兩字用得準確。

草原上的紅狐狸,體型不大,要縫成這麼大一件禦寒披風,可不得七八隻狐狸來湊。

竟然還沒什麼色差。

那得在打狐狸這件事上,花多少心思吶。

難為滿桂這個直男裡的戰鬥機了。

“荷卓,大氅披了,那啥時候披喜服呀?皇帝的賀禮,我都從京師搬來了。”

荷卓將衝好的奶茶捧給鄭海珠暖手,她的神態卻冷了幾分。

“夫人,你是明白人,我不想誆你,也誆不了。滿桂對我是不錯,但如果他連我和旁的男子多說幾句話,都要給我擺臉子,我不願意真的和他做夫妻。”

荷卓說得十分堅決。

抬眼看到鄭海珠有些定定地看著自己,荷卓以為夫人覺得她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忙又補充道:“夫人放心,我荷卓會記仇,更會感恩。夫人令我不至淪為明妃,我也定要回報夫人的。我們葉赫部,有些舊將,不願給建州部做奴才,努爾哈赤攻下雙城時,他們往西逃出,散落在蒙古的小部落裡,我願意去聯絡。”

鄭海珠溫言道:“沒錯,我盼著你與滿桂做成夫妻,的確有一份心思,是看中你的葉赫貴女身份。但你若不願與滿將軍結為連理,我定不會逼你,否則,我與那設計讓你去雙修的人渣小王子,有什麼區別?”

荷卓輕輕咬著嘴唇。

夫人敞開了說的話,撫慰了她此前的忐忑。

明白了並無新的桎梏加諸於身後,荷卓又驀地感到一絲惋惜。

她正踟躕怎麼開口時,只聽夫人的語調越發輕柔起來:“荷卓,我再多問一句,你是不是,對旁的男子,動心了?”

“沒有,”荷卓脫口而出,繼而輕喟一聲,“我知道我沒有對旁的男子動心。但我也不清楚,我對滿將軍,是不是動心了。”

“不急著去想,你先隨我,往東去一趟喀喇沁,我需要你這樣會說蒙語的葉赫族人。”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日記本上寫詩

我是方鴨

我拋棄竹馬後,他後悔了

小北北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