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圍著飯桌胡吃海塞的時候,羅莉好奇的提起丁瑞銘為什麼這麼關心青銅樹上的銘文。

提到自己的專業丁瑞銘來了精神,給羅莉解釋道:

“考古,對於文物的價值並不是特別的看中,更多是關注歷史背景和其中蘊含的故事。”

“而文字是最直接的載體,所以大部分考古工作者對於黃白之物並不上心。”

“你沒發現,凡是帶著銘文的青銅器,基本上都是國之重器麼?那都是透過文字考證出歷史被井和背後的故事的。”

解釋完還惋惜的說道:“可惜你們這回遇到的物件都沒有銘文。”

胖子往自己嘴裡扔了一塊紅燒肉,含糊不清的說:

“丁專家估計是考古考的,眼神的確不怎麼滴。”

“你不是看了我們在蜃樓號沉船上拍的影片麼?那裡面到處都是銘文吧?!”

丁瑞銘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說道:

“你是不是對銘文有什麼誤會?”

“不是青銅器上刻個花紋就能叫做銘文的。一般青銅器上的銘文都是金文,也叫鐘鼎文。就像我早前辨認出來的‘蜃樓號’就屬於金文。”

“你們拍的影片裡的確出現了不少紋飾,硬要說那些東西是銘文,就有點不合適了。”

“怎麼不合適了?對了,還有顛覆性的玩意沒給你看呢。”

胖子開始跟丁瑞銘較真,不過這貨底氣之所以這麼足,主要源自於對羅莉和鼎羽的信任。磚家的話現在胖子向來都是能不信就不信。

“還有?”

“必須的,俺們主要怕你一下子接收不了這麼大的資訊量。”

“我勸你先準備點救心丸含嘴裡。反正現在也吃飽喝足了,不怕低血糖。”

“羅莉,把胖爺我開抽屜鑑寶那段給丁教授放出來瞧瞧。”

羅莉看了眼鼎羽,見鼎羽輕微的點點頭,拿出自己的平板,開啟影片遞給丁瑞銘。

看了那段在青銅保險箱裡連開幾個抽屜的影片,即使剛開春屋裡溫度並不高,丁瑞銘還是被驚的滿頭大汗。

不停的點著平板電腦,重放、暫停、放大影象。

胖子抱著雙臂,得意洋洋的問:“咋樣?驚到了吧?!”

丁瑞銘放下平板,跟鼎羽要了一支菸,下意識的壓低聲音問:

“那沉船裡到底有多少寶貝?你們不會把這些物件也帶回來了吧?!”

鼎羽搖搖頭道:“輕重緩急我還是拎得清的,掉腦袋的玩意咱不碰。”

“再說除了那玉雕勉強能猜出是什麼,其餘的東西我是真分辨不出來是什麼貨色。”

“還好,還好!”丁瑞銘抹了把汗。

看丁瑞銘有點激動又有點緊張的樣子,胖子提醒道:

“丁教授,都是自己人,甭擺專家的譜了,趕緊開講座給我們這幫沒文化的科普一下,”

丁瑞銘又拿起平板指著暫停的螢幕,問鼎羽:

“你知道這是什麼?”

胖子嘴快的回答道:“還能是啥?和氏璧唄!”

丁瑞銘佩服的衝鼎羽點了個贊,道:

“《錄異記》裡面有記載:‘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

“有一種理論推測,傳說和氏璧被雕成傳國玉璽,並不是用了全部的和氏璧,而是切掉其中的一部分,剩餘的部分不知所蹤。”

“單從影片裡都能看出這奇形玉雕擺件無論從材質和工藝上都有不凡之處,結合這種理論推測,加上這物件的發現場所和背景。”

“我個人認為,這玉雕有可能和氏璧雕琢傳國玉璽剩餘的材料改造出來的。”

“丁哥,丁爺,你說的這些羽哥已經給我們分析過了,剩下的玩意呢?”

胖子聽丁瑞銘掉書袋子有點煩人,催促道。

“那大寶劍是什麼劍?是不是十大名劍之一?是不是上古神劍軒轅劍?”

丁鐺被胖子給逗得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胖哥,你也太搞笑了,上古神劍都跑出來了。”

胖子理所當然的回答:

“和氏璧都冒出來了,沒準傳國玉璽就在哪個抽屜裡藏著呢。”

“你們想啊,這青銅保險櫃就像一個蛋一樣,沒準預示著專門孵化上古神器呢?”

“萬一還有東皇鍾、盤古斧、煉妖壺啥的,再出來一個軒轅神劍有問題嗎?”

“沒問題,沒問題。不過我不認為秦始皇會讓徐福帶著傳國玉璽出海。”丁鐺嘴上雖然這麼回答,可眼睛裡的笑意還是忍不住。

丁瑞銘也別胖子清奇的腦回路搞的很無語,只好將影片跳到大寶劍那一段,暫停後放大指給胖子說:

“看見劍身上的這兩個字了嗎?雖然不是傳說中的那把軒轅劍,但也是十大名劍之一——純鈞劍。”

“純鈞劍?十大名劍裡有這劍?沒聽說過,值錢不?”

所有人:“……”

羅莉氣的伸出魔爪,直奔胖子腰上肉最多的地方而去。

“哎,哎,怎麼說的好好地又開始動手了呢!我這不是看丁專家說的太嚴肅了,緩和一下氣氛麼。”

“相傳純鈞劍是一把尊貴無雙之劍,鑄劍宗師歐冶子鑄造的越五劍之一,也是最後一把劍,完成這把劍以後,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後來越王勾踐派人去找薛燭……”

看胖子欲言又止的表情丁瑞銘就知道這貨不是想問勾踐是誰,就是想問薛燭是誰,立馬改口道:

“算了,我說的這些網上都能查到,有空自己去查查就知道了。”

生怕胖子追問,繼續說道:

“那個拳頭大的小鼎,我也沒看出來是什麼鼎。光看影片,連鼎上的紋飾都看不清,更沒法取樣化驗。”

“不過歷史上尤其是先秦時期,能值得這樣收藏的鼎一共也沒幾個。不管是神話傳說,還是野史正史,實在沒有能跟拳頭大的鼎對上號的。”

“難道是‘九鼎’之一?傳說秦滅周確實是把‘九鼎’納入囊中,可‘九鼎’怎麼會只有拳頭大呢?而且還這樣儲存起來,被徐福帶到了海上?這不科學啊?!”

丁瑞銘一邊撓頭一邊喃喃自語。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迷霧之城,迷霧追蹤者

聽雨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