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很委屈,可為了不惹麻煩,最終還是乖乖掏錢給了那老太太。

老太太數了數銅錢,隨後對周啟道:“別怪我沒提醒你,如果再犯……”

不等老太太說完,周啟就不耐煩的揮手打斷:“翻倍罰錢是麼?咱家知道了!”

老太太樂了。

“要單單是罰錢,我也不會提醒你了。”

“今天縣太爺會去城西潘家吃喜酒,搞不好什麼時候就會從這經過。”

老太太伸手指向那幾根木樁道:“要是讓縣太爺看見你隨地吐痰,肯定得把你扒光了綁在那柱子上曬兩天。”

周啟下意識轉頭看向那兩個赤身果體,好似猴子一樣被人圍觀的傢伙。

就算是死,從這跳下去。

咱家也不能叫人綁在這地方圍觀。

最終,老太太是拿著罰款心滿意足的走了,周啟卻恨得咬牙切齒。

“老爺,您都看見了吧。”

“這臥龍縣令實在不成體統。”

“強令百姓做這做哪,還要將百姓綁在柱子上,讓百姓當眾承擔羞辱。”

周啟憤憤不平的說道:“若天下官員皆如他一般,百姓還過不過日子了?”

“若無規矩,何成方圓?”

李安民揹著手道:“若無這些規矩,臥龍縣又怎能有今日的風光?”

“對了,那剛才她是不是說縣令要去城西吃喜酒?”

“是!”

周啟點點頭。

“親聞不如親見,你去尋幾樣禮品來,咱們也去給人家捧捧場。”

李安民不急不緩的說道:“順便看看那臥龍縣令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

臥龍縣,潘宅。

今日的潘宅,熱鬧非凡。

門庭張燈結綵,宅內更是紅袖滿樓。

而在府宅的大門旁邊,還立著一塊牌匾。

【恭迎縣太爺蒞臨犬子婚宴!】

李安民抬頭望了望,心裡忽的一陣說不出的感覺。

“故弄玄虛,招搖過市。”

周啟憤憤道:“此人不過就是來參加個婚宴,竟還逼得主人家掛牌子迎接,簡直不成體統。”

李安民也覺得有些不妥。

官員就該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如此行徑,豈不是敗壞了大乾官員的名聲?

“咱們先進去看看。”

說著話,李安民便領著周啟一同走了過去。

潘宅的門庭處,擺著一張偌大的桌案。

賬房先生端坐其後,一一記錄著來往賓客所贈送的禮品。

周啟大搖大擺的上前。

他將手裡的兩匹絹布往桌子上一放。

周啟傲然的昂首道:“上京李老爺,絹布兩匹!”

此言一出。

周圍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有驚訝的,有詫異的,當然更多的還是不解。

見到他們的眼神。

周啟心裡更是得意。

窮鄉僻壤就是窮鄉僻壤。

只不過是送兩匹絹布,就把他們嚇成這樣。

而見那賬房先生久久都沒有要記下禮數的意思。

周啟有些不滿的皺眉道:“看咱家做什麼?記啊!”

“呃……”

賬房先生乾笑一聲。

賬房先生指了指與自己相對的方向,道:“這位貴客,你走錯地方了,你應該去那邊。”

聽聞這話。

周啟怔怔的的回頭看去。

也是這時他才發現,潘府門庭有兩個場面桌,一個在左,一個在右。

只不過因為右側沒兩幾人的緣故,直接被他給忽略掉了。

感情那也是個隨份子的地方?

正當周啟滿心不解時。

賬房先生又補充了一句:“那邊才是專門記錄小賬目禮金的地方。”

言外之意。

就是自己的禮品都不配記錄在他的這個本子上唄?

周啟覺察到他的意思後,只覺得一陣窩火。

“一匹絹布足要一百兩銀子。”

“這即便是放在京城,那都得是有血緣關係才會送的貴重禮品了。”

周啟陰沉著一張臉道:“你是欺我外地來的不懂規矩嗎?”

“貴客別動怒。”

賬房先生連忙舉起手裡的賬本。

“您不妨自己看看。”

“東城翟老爺,隨現銀五百兩,綢緞兩匹!”

“西城王老爺,隨現銀八百兩,山參兩根!”

“西城張老爺,隨現銀一千兩,陳年佳釀十壇!”

“我這賬本上的禮金數目,最低都有五百兩,您這二百兩,實在是……”

最低五百兩,還是不算人家的禮品的情況下。

若是算上禮品,早已超過了這個數字。

而與之對比之下,周啟手裡的那兩匹絹布的確有點寒酸。

也直到這個時候周啟才回過味來。

怪不得剛才那些人會用那種眼神看著他。

搞了半天,不是豔羨,不是驚訝,那是妥妥的把他當成傻缺了呀。

李安民在旁邊看著,尷尬極了。

他懶得多說廢話,徑直從袖口中摸出了兩張銀票,遞給那賬房先生。

“上京李貞。”

那個賬房先生接過銀票一看,兩張皆是一千兩。

“快來人,領貴客入宅!”

順勢他又高聲吟唱道:“上京李老爺,隨現銀兩千兩!”

伴隨話音。

立馬有小廝前來引領李安民。

而這個過程當中,李安民都沒有去看周啟一眼,彷彿根本不認識。

周啟眼神幽怨的像極了一個被渣男渣了的小女人。

就在周啟尋思著,要不要去追時。

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嘈雜之聲。

一個相貌俊朗,氣質上乘的男子,在一男一女的簇擁下走了過來。

等走到近前,周啟也將那其中一個男子給認了出來。

那不就是剛剛在城中大顯神威的石虎石蠻兒嗎?

如此一來。

被他簇擁在中間的人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

正是臥龍縣令,武華年。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異世界裡玩遊戲

電競玖歌

我的寶藏先生

欣大王

封建公主覺醒逆襲當女帝

幼回

梧桐親吻盛夏

憶江枝

春景日和

醬江講姜

飛花落楓葉

望城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