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李承乾竟然同意裁軍?

此言一出,不僅僅是李世民愣住了。

連一旁的魏徵都愣住了。

這什麼情況?

今天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的?

李承乾竟然同意了自己的政見?

這可是太難見到了呀。

而李世民則是黑著臉道:“理由!”

“兒臣也覺得,魏大人說的有道理。”

“如今,大唐四海界定,四方皆以安穩,沒有必要在養著這麼多的軍隊了。”

正當魏徵想要跟著補充幾句的時候。

李承乾便繼續道:“而且兒臣覺得,府兵制也不應該繼續存在了。”

嘶!

此言一出,滿場都是倒吸冷氣的聲音。

他們著實是沒想到,這話能是從李承乾的口中說出來的。

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承乾身上。

李恪忍不住開口道:“皇兄,您這話說的,可就有些太過了吧?”

“府兵制可是都用了數百年了。”

“而且也是經過驗證的軍農合一的最佳制度。”

“若是現在取消,那社會豈不是都要跟著動盪起來。”

他說的也沒錯。

府兵制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存在了數百年了。

若是現在突然取消,肯定會引來許多不必要的動盪。

就比如民間的那些百姓,肯定會因此就感覺到不安。

畢竟沒了軍隊保護,那百姓還何談安居樂業?

可李承乾會說出這麼無腦的話嗎?

李世民在聽聞他那話之後,就知道他肯定馬上會說什麼。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李承乾沒有搭理李恪。

他只是自顧自的說道:“府兵制耗費的是全國的民力,這對於休養生息不利,而且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比如,李四的兒子死在了戰場上,而張三的兒子卻從戰場上活著回來。”

“兩家的兒子,都是一起去參軍的,那李四在見到張三兒子的時候,難免就會聯想到自己的兒子。”

“若是到時候他的次子長大了,國家再讓他的兒子去參軍,李四的心裡肯定會生出一些別的想法。”

“畢竟,能好好活著,誰也不想死。”

李承乾開口道:“所以兒臣覺得,現下應該這樣的取消府兵制,從而發展一種全新的制度。”

“比如呢?”

李世民開口問道。

李承乾抬頭看向李世民道:“比如,募兵制。”

“募兵制?”

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見這個說法。

他直看向李承乾,問道:“這是個什麼制度?”

“募兵制其實早就有了。”

“只不過一直都無人實行。”

“最早的募兵制,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只是那時候還不叫募兵制,而是叫武卒制。”

“而武卒制的創始人,便是被稱之為軍神的吳起。”

李承乾會開口道:“透過這種制度,吳起把魏國的軍隊改造成“居有禮,動有威,進不可擋,退不可追”的無敵勁旅。”

“後吳起逃離魏國,到了楚國也沿用這一制度,使楚國由弱轉強。”

聽聞這番話。

李世民也是連連點頭。

他道:“可是,這不見得就會適用於現在的大唐啊。”

“適不適合,只有用過了才知道。”

“而且募兵制,最起碼要府兵制適合現在的大唐。”

李承乾笑著說:“畢竟,大唐現在越來越繁榮,百姓也越來越富有。”

“未來能為了減少田產賦稅,就選擇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戰場之上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少。”

“但若是那時,大唐突然爆發戰爭怎麼辦?”

“難不成,要讓大唐學習那些個流氓朝代,跑去民間抓壯丁?”

李承乾道:“這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大唐的軍制改革,乃是勢在必行的事兒。”

聽聞這番話。

李世民也是陷入了沉思。

而滿場大臣更是如此。

不知過了多久,李勣率先開口道:“那秦王殿下覺得,我們大唐的軍制,該如何進行改革?”

“首先,要將民和兵完全分開。”

“民,就是民,兵就是兵,不得混為一談。”

“其次要將參軍,作為一種職業,也就是所謂的職業士兵。”

“例子,如父皇的神武軍。”

李承乾道:“神武軍中便全部都是職業兵,他們都是分等級,領取專屬與自己等級才有的俸祿。”

“可是,這樣一來不就會大範圍增加國庫的支出嗎?”

“就按照現在神武軍的標準而言,神武軍最基層軍卒,每年要領糧一石,布三匹,銅板三貫。”

長孫無忌緩緩開口道:“若是按照這個數字來定軍餉的話,那你可有想過,我國的國庫能撐幾年?”

這也是絕大多數人心中的疑慮。

畢竟這事兒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出來就行的。

後續可還要按照這個政策去執行呢。

“舅舅。”

“現在的大唐,可不是十年前的大唐了。”

“十年前,我大唐窮的叮噹響,我一個月的零花錢,不過就幾百枚銅板。”

“而諸位的官袍,一年怕是都穿不了一件新的吧?”

“可現在的大唐呢?”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道:“不說別的,我身上的官袍,一年最起碼要新作三五套。”

“這倒也是。”

長孫無忌輕笑道:“大唐的確是一年比一年好了,而我大唐國庫的稅收,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可不……”

“而十年前,我大唐的國庫稅收,便能供養大唐中央軍十萬。”

“如今,我說大唐的稅收能供養中央軍五十萬,有人會說什麼嗎?”

李承乾環伺眾人。

滿場大臣,沒人說話,都在等著李承乾接下來會怎麼說。

“所以,兒臣建議。”

“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

“用職業士兵取替民兵,但動作不可太快。”

“五年之內讓民兵成為輔佐,讓職業兵成為主流,這是可行的。”

李承乾面朝李世民道:“若是父皇還不信,那兒臣願意用隴右道,作為募兵制先驅,為全國做一個榜樣出來。”

聽聞這話,李世民點了點頭。

他道:“不是朕不信你,實屬這事兒是關乎於國家命運的大事,朕不能憑藉你的三言兩語,就做出決斷。”

“所以,朕覺得,還是先用隴右道,作為先驅者去嘗試募兵制是否可行。”

李世民這也是穩妥起見。

畢竟,他也不是很看好募兵制的。

而李承乾倒也沒多說什麼。

他雖然有時候喜歡玩嘴皮子,但他更擅長的還是實際去做事。

畢竟只有這樣,他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且還能讓其他人無法反駁……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穹鐵道,駛向遠方

魚人幻夢

這個大佬黑化億點點

白白呆子

天機夢影

喜歡水仙花的武門

萬物皆是麻醉劑

孫工

綺夢疑雲

星辰lay

二次元愛上現充大小姐

永遠銘記流汗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