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白衣微一沉吟,才道:“你之前和我說過,在我們拿下遼西之前,大先生就已經吩咐當鋪暗中幫助我們。”

秦逍點頭道:“正是。那時候我就很奇怪,大先生為何會突然變了心思,會讓當鋪相助。”

龍銳軍還沒有拿下遼西廣寧之前,唐蓉就突然顯身,告知大先生已經吩咐當鋪,暗中相助秦逍。

事實上此後唐蓉也確實為龍銳軍提供了不少情報。

“大先生讓當鋪相助龍銳軍,也許真正幫助的不是我們,而是汪興朝。”顧白衣忽然道。

秦逍一怔,略一思索,似乎明白什麼,道:“大先生是在幫汪興朝下決心?”

“即使大先生是李氏皇族中人,而且很有實力,但汪興朝一開始卻未必相信大先生真的能幫他達成所願。”顧白衣道:“汪興朝是個謹慎的人,沉穩有餘而魄力不足。大先生要用遼東軍奪取天下,對汪興朝來說,這當然是一步險棋,一旦失敗,他所擁有的一切就蕩然無存。”唇角泛起一絲笑意,道:“汪興朝沒有賭徒的性格,他擁有的太多,所以比一般人更害怕失去。”

秦逍望著油燈,道:“所以大先生要讓汪興朝感受到朝廷的威脅。”

“不但是汪興朝,他麾下的那些將領甚至軍士,多少年來都過著安逸的生活。”顧白衣輕嘆道:“人一旦太過安逸,就會失去進取之心,只希望能在安樂窩裡一直安逸下去。即使汪興朝願意幫助大先生奪取天下,但他麾下那些驕兵悍將是否願意丟下安逸的日子去浴血廝殺?只有讓這些人感受到威脅,才能讓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富貴揮刀。”

秦逍道:“我們是奉聖人旨意出關,遼東軍一開始便以為我們是朝廷派來掣肘他們。但他們只以為我們是烏合之眾,從我們身上感受不到威脅,所以他們並不在意。”

“大先生讓當鋪相助,自然是希望我們能夠讓遼東軍感受到威脅。”顧白衣道:“如果我們攻下幾座城,打勝幾場仗,就能讓遼東軍感受到巨大的威脅。而且在遼東軍眼中,這種威脅不只是來自龍銳軍,甚至來自於朝廷。他們知道你是聖人寵愛的臣子,而且還是奉旨出關,所以自然會對朝廷生出不滿之心。”

秦逍道:“只有遼東軍感受到我們和朝廷給他們帶去的威脅,大先生才能和汪興朝達到協議,而汪興朝也才能以此說服麾下將士起兵,這便是大先生幫助我們的真正目的。”

“在大先生和汪興朝的眼中,我龍銳軍只是烏合之眾。”顧白衣笑道:“就算能佔點便宜,可是隻要遼東軍真的全力出手,必然能將我龍銳軍一舉蕩平。而且遼東軍多年無戰事,大先生要利用遼東軍奪取天下,自然不希望所用的是一群老爺兵。他是想讓我們作為工具,讓遼東軍練練手。只是大先生沒有想到,不但遼東軍沒有他想的那樣強,我龍銳軍也沒有他想的那樣弱。”

秦逍也是不禁笑道:“東北局勢的發展,完全不在大先生的設想之中。他自然是沒有想到,汪興朝那夥人已經爛到骨子裡,連戰連敗。敗勢一起,如果沒有應對之法,大先生想借用遼東軍奪取天下的圖謀也就付諸東流。所以他才會派人在草原散佈疫毒,希望以此手段讓錫勒諸部為汪興朝所用,扭轉敗局。只不過他們的圖謀破敗,東北局勢難以轉變,大先生也是無力迴天了。”

兩人都是聰明絕頂之輩,因為汪興朝臨死前的兩句話,卻已經想到了藏在背後的蹊蹺。

“汪興朝雖敗,大先生卻還沒有敗。”秦逍臉上的笑容斂去,皺眉道:“汪興朝能說出那兩句話,也就表明在他臨死之前,對大先生的實力還是十分信任,他自然是知道大先生手中還握有強大的實力。”說到這裡,卻是停下來,若有所思,片刻之後才繼續道:“如果只是依靠手中的那些當鋪,連爭奪江湖霸主的機會都不大,就不必說爭奪天下了。”

顧白衣頷首道:“不錯,所以除了當鋪,大先生手中另有更強大的力量。”

“那麼大先生現在何方?”秦逍雙眸之中寒光灼灼,“此人眼下又在幹著什麼勾當?”

顧白衣沒有回答,也是若有所思。

屋內又是沉寂了好一陣子,秦逍才開口問道:“大哥,李氏皇族的情況,你瞭解多少?”

秦逍其實對李氏皇族也是頗有些瞭解,不過知道的也只是一些主要皇族成員,皇族旁支也是不少,自然無法一一掌握。

“如果連道尊和汪興朝都覺得大先生擁有純正法統,那麼大先生肯定是出自玄宗皇帝一脈。”顧白衣道:“先皇德宗便是出自玄宗皇帝一脈。玄宗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其後之君便是先皇帝德宗。德宗皇帝在位十九年,駕崩之後,便是當今聖人登基。按照大唐法統而言,最有資格繼承大唐帝位的自然是德宗皇帝的子嗣。不過德宗皇帝只留有兩位公主,並無皇子延嗣。”

秦逍點頭道:“是。長寧公主......她有些問題,所以最合乎法統的人選,就是麝月公主。”

“從血統上來說,確實如此。”顧白衣道:“不過大唐立國二百餘載,除了當今聖人,並無女帝,在世人眼中,麝月公主的血統確實挑不出毛病,但.....她也許還算不得真正適合承襲大位之人。”

秦逍“哦”了一聲。

顧白衣道:“先不說麝月。你應該知道,玄宗皇帝有四位皇子,除了先帝德宗皇帝,還有三位皇子同樣擁有法統血脈。至少當年德宗皇帝駕崩之後,人們固然不會想到會是夏侯聖後承襲皇位,甚至許多朝中大臣都不覺得麝月適合繼位,當時最受朝臣們使用者的繼位人選,是慶王爺!”

這段往事秦逍倒是略有耳聞,點頭道:“此時我也略有所知。玄宗皇帝膝下有四位皇子,二皇子在出生之後便即夭折,所以這一脈也就不存在。剩下的三位皇子,大皇子便是後來的德宗皇帝,除他之外,另有三皇子和四皇子慶王爺。”

顧白衣道:“玄宗在世的時候,雖然立先帝為儲君,但滿朝文武都知道,這無非是因為德宗皇帝是嫡長子,並非是因為玄宗皇帝真的寵愛德宗。事實上玄宗皇帝最寵愛的皇子正是皇四子慶王爺。慶王爺是玄宗皇帝最寵愛的皇貴妃所出,尚在襁褓之時,便被賜封為王爵,食邑達五萬戶。皇三子李承泰年長慶王爺四歲,卻比慶王爺還要晚上三年才封王,而且被敕封為靖王后,食邑也不過兩萬,由此便可見玄宗皇帝對李承慶的喜愛。”

“聽說皇三子後來是因為酒色過度,英年早逝?”秦逍道。

顧白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慶王爺自出生之後,就被玄宗皇帝百般寵愛,不但早早封王賜爵,而且大興土木為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修建了浩大奢華的王府。等慶王爺年長一些,更是精心培養,無論文治還是武功,都是派出最好的師傅。這一切被滿朝文武看在眼裡,都知道除了皇太子的位子,玄宗皇帝幾乎將所有最好的都給了慶王爺。”說到這裡,嘆道:“這也正是玄宗皇帝犯下的最大錯誤,因為如此一來,就會有一幫別有居心的朝臣意欲擁戴慶王爺搶奪儲君之位,皇儲之爭也就難以避免。”

“所以當年慶王爺與先帝德宗還有過激烈的儲君之爭?”

“雖然談不上你死我活,卻也有過一段明爭暗鬥。”顧白衣道:“德宗皇帝為人沉穩寬厚,謹言慎行,每件事情都做的小心翼翼,所以沒有犯下大錯。玄宗皇帝雖然寵愛慶王爺,對朝中儲位之爭的存有責任,但他也不是糊塗人,幾次表明,德宗皇帝的儲君之位無可更改,絕不會有變動。”說到這裡,輕嘆道:“這場儲君之爭,主角是皇太子和慶王爺,皇三子李承泰幾乎是局外人。”

“朝中無人擁戴李承泰?”

“李承泰的母親既非皇后,也不是貴妃,甚至連嬪也不是,只是一名婕妤。”顧白衣道:“所以他的母系一派,自然遠不能與其他兩位皇子相比,朝臣也沒有幾人擁戴他。此外李承泰的資質平庸,無論是文略還是武功,都是稀鬆平常,一直也沒有任何亮眼的表現,這就更無可能爭奪儲君之位。所以另外兩位皇子明爭暗鬥之際,靖王爺李承泰幾乎是置身事外,不但沒有直接爭奪,也不倒向任何一方,只是沉迷與酒色之間。當時朝野都說他是荒唐王爺,好色如命,玄宗皇帝對他也是十分冷淡,只要不惹是非,也不去管他。”

秦逍道:“靖王爺沒有捲入爭鬥,沉迷酒色,也許只是避禍之道。”

“自然是有可能。”顧白衣道:“沉迷酒色躲避是非,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但不管如何,他最終也確實是死在了女人的床上。據說他後來身體每況愈下,卻還是醉心於酒色,導致精力不濟。但他身邊有人給他獻上了一些藥物,依靠藥物的效用繼續縱慾,不到三十歲,便一命嗚呼。”

秦逍之前就從影姨朱雀口中知道皇三子是因為縱慾死在女人的肚皮上,此時聽顧白衣這樣說,心下感慨,暗想靖王爺雖然沉迷酒色,但似乎也沒有幹什麼惡事,也確實不好評價,問道:“靖王爺可有後人?”

“有,他倒是留下一位世子和兩名郡主。”顧白衣道:“不過後來夏侯一族誅殺皇族,靖王爺一脈也悉數被殺,血脈徹底斷絕。”

秦逍皺起眉頭,道:“靖王一脈斷絕,所以大先生自然不可能出自靖王一脈。”

“是。”顧白衣道:“靖王一脈沒有血脈傳續下來。特別是靖王世子,被殺之時也就八九歲,活到現在,也不過三十歲上下。大先生建立當鋪十幾年,如果大先生是靖王世子,那說明他十幾歲就能主持如此大事,自然是絕無可能。靖王府被誅的罪名,是因為大郡主的夫婿捲入了反對夏侯稱帝之事,被打為叛黨,靖王世子被誣衊是大駙馬幕後主使,如此靖王府上下是被押到刑場處決。靖王世子和兩位郡主及其他家眷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刑部的人處決,這與慶王府被屠殺大不相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多子多福從寡婦村開始

五顏六色的陳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