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大漢的昭昭天命和馬邑之謀

大漢四年五月二十三日,雁門郡,平城。

“鐵狼娘,這是你兒子用他的津貼給你買的衣服.”

一個漢軍軍官拿著衣服說道。

“大虎娘,這是你兒子用津貼買的布匹.”

“不是還沒有打仗,就有賞賜了?”鐵狼娘奇怪道。

草原的騎兵當然不會有俸祿這種東西,搶到了就有戰利品,搶不到那就什麼東西都沒有,所以她才會這麼奇怪,戰爭還沒開始怎麼就有戰利品。

“你兒子現在的漢軍,我大漢的軍隊都是有津貼的,我大漢可不是匈奴那樣的野人,什麼東西都沒有,只能靠搶.”

漢軍軍官自豪道。

漢軍的福利待遇一向是第一等的,即便是秦國都比不了。

更加不要說是匈奴人了。

而後漢軍軍官不斷念著名字,一個個白羊部士兵的親人驚喜的接過漢軍軍官給的東西。

“這位大人你跟我兒子說一下,讓他跟著單于好好幹,一定不能辜負單于的重用.”

在這些白羊部士兵親人看來,漢人給了這麼多東西,他們的兒子肯定受到賞識和重用了。

以後自己的兒子說不定會飛黃騰達,說不定可以成為一個小部落首領。

軍官沒好氣道:“是天子,單于是匈奴人的說法,現在你們已經是大漢的子民了,不能再說單于了,以後要記得要說天子.”

為了安置這幾萬白羊部落,大漢可是非常了非常大的代價,每的部落就會用水泥磚頭給他們版築一個定居點,這種定居點四面有2丈高的城牆護衛,在草原來說非常安全,只要不是遇到萬人騎兵,一般的部落都不能欺負他們。

酈商皺著眉頭道:“陛下游牧才是這些胡人的習性,他們養牲口也必須要放牧,就是強行改變他們的習性只怕很難,對朝廷來說甚至得不償失.”

而農耕文明即便再興盛也不能佔領草原,因為這超出了農耕文明的能力,草原舊的霸主落幕就會有新的霸主取代他,匈奴沒落出現鮮卑,鮮卑沒落出現突厥,突厥沒落出現契丹族等等。

“是是是,一定要跟著天子好好幹.”

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有教化情節,吳太伯,姜太公,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尤其是徐凡成為了天子之後,他更是屢次述說自己對姜太公這些人的尊重,說他們將原本的夷狄之地,變成了諸夏之土,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大漢的文臣武將對教化更加重視了。

這也是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糾纏兩千年的原因,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造就了這兩個種族,不想辦法消滅遊牧這種經濟活動就不可能消滅遊牧民族。

而徐凡帶著雁門郡太守酈商,都尉樊噲,郡監軍陳晨三人在不遠處觀察著這個白羊部的安置點。

但只要這些牧民定居了,居住在城池當中,圈養自己的牲口,放牧和種田就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了,當經濟活動一樣了,大漢才能真正徹底佔據草原,在源頭上消滅遊牧民族。

酈商這個時候才明白了徐凡的野心,天子不但要消滅匈奴人,更是要消滅他們上千年來的敵人。

裡面更是專門幫助這些牧民修建了房屋,安置牲口的牛棚,打了

井,做了一些簡單的公共基礎設施,並且把平城四周的草場也按照每戶牧民劃分了,大致上是一戶牧民可以得到上萬畝的草場,配合上青儲飼料即便不遊牧,牧民也可以生活下來,平均算下來大漢在這每個牧民上花了差不多上萬錢。

酈商道:“有朝廷的支援,臣就有信心了.”

“你們一定要做好移風易俗事情,第一點就是要改變他們遊牧的習性,把他們固定在草場上,任何敢越界從新遊牧的部落和牧民,你們都要從重處罰.”

徐凡堅定對酈商三人說道。

徐凡道:“再難也要做,只要定居下來,伱哪怕是在放牧也是我們漢人,但只要他們遊牧,哪怕這個人是漢人,他也會快速變成胡人,這就是朝廷花如此大的代價讓他們定居下來的原因,這是朝廷最核心的政策.”

胡人和漢人不是有血統決定的,而是由他們的生產習慣和經濟活動決定了,歷史上胡人進入了中原會很快同化成為漢人,漢人進入大漠也會快速變成胡人。

徐凡道:“所以你們一定要推廣青儲飼料配合圈養牛羊,這方面朝廷也會幫你們,你們雁門郡養出來的牛羊可以去中原販賣。

只用軍事能力來對付草原,這場戰爭就會像歷史重演,農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相爭幾千年沒完沒了

徐凡道:“你們這個試點非常重要,定居下來的牧民就和我們漢人沒什麼兩樣了,在平城實驗成功之後,我大漢的邊郡都要按照你們這個模式來吸收大漠的胡人.”

朕這幾年會讓朝廷出臺政策,在天下大力推廣牛耕,馬耕,讓你們的牲口不缺少市場,這些牧民只要能賺到錢根本不會在意生活方式的轉變,能居住在城市裡,怎麼也比居住在條件簡陋的荒野當中要好,嚮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天性,只要定居和圈養模式開始,遊牧的喜歡就會快速挖掘,這是先進生產力對落後生產力的代代替.”

所以徐凡對這些實驗的據點都極其重視,只要成功了就可以在整個草原普及這種模式,大漢就可以這樣一步步吞併草原上的地盤,

想到此酈商激動道:“臣定不讓陛下失望.”

“到時候我大漢就可以用這種模式一點吞併草原,大漢會分封諸侯鎮壓草原,當整個廣袤的草原都是我大漢的諸侯國之後,胡人這個我們農耕文明上千年的敵人將會徹底消失.”

而且大漢的分封諸侯的政策和教化也是繫結的,我大漢自然不會說是入侵野人的地盤,而是要教化他們,沐浴在大漢的文明之光當中,不少儒生已經開始宣傳,天子分封諸侯,諸侯教化野人,這是大漢的責任,更是大漢的昭昭天命。

而大漢的文臣武將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在有意無意的推動這些儒生的聲音,雖然他們現在的功勞還不足以在塞外建立諸侯國,但他們還會繼續立功,等他們做功勞足夠了,他們也想要建立屬於自己的諸侯國。

所以大漢的分封制度不能只給開國功臣,還要形成制度,讓他們這些後來者也有機會建立諸侯國,而儒生這套昭昭天命的說法,就太適合這些武將的利益了。

酈商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他加入大漢太晚,立下的功勞不足,但要是天子這個試點真成功了,天下幾千年來最大的敵人,胡人被大漢消滅,首功自然是天子,但他作為第一個推廣這樣政策的人,必定名留青史。

以天子的大方,封他一個國公,讓他建立諸侯國定不是難事。

樊噲看到激動的酈商翻白眼,天子隨便說幾句話,你就激動的找不到東西南北了,都忘記了來這裡的目的了。

樊噲道:“陛下您身份尊貴還是不要長時間滯留在平城,這裡太不安全了,匈奴人的軍隊隨時都有可能殺到平城.”

陳晨也跟著苦笑道:“丞相已經在斥責我們沒有規勸陛下了,還警告我們,說陛下您有個意外的話,我等全都要陪葬.”

酈商這個時候才想起來,他們這平城是為了勸說天子離開這裡。

對於徐凡去前線,周章本是勸阻過的,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但徐凡卻說,只有在前線才能瞭解匈奴人的動向。

當時徐凡帶領的是大漢最新裝備鐵甲的騎兵。

周章想來,有這支大軍保護,匈奴人不可能是戰勝漢軍,就沒有繼續阻止了。

但他萬萬沒想到,天子會只帶領5000騎兵,駐紮在平城,要知道那已經是長城之外了。

雖然大秦修建過一些長城,但卻並不能往前保護這片地區,胡人的騎兵還是可以從缺口當中殺進來。

這就讓大漢朝廷的三公九卿極其惶恐了,在屢次勸說徐凡退回來不聽的情況下,周章只能命令酈商三人一定要把天子帶回來。

酈商也馬上說道:“陛下這次真的要退了,我們在草原上的探子得到情報,大量的匈奴人在王庭集結,他們可能會大舉南下。

但按照匈奴人的習性,他們大舉南下的時間一般都是秋收之後,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才有糧食可以搶,而且為了多搶糧食,匈奴人一般會多支大軍南下入侵我大漢邊郡,就像去年一樣,匈奴人同時入侵我大漢北方的邊郡,像這樣大規模集結極其不正常,匈奴人大機率是知道陛下在平城,想要抓住陛下.”

陳晨道:“平城已經不安全了,陛下還是帶領軍隊趕快返回雁門關吧.”

徐凡顯然沉思,他也認可酈商的話,冒頓忽然集結軍隊大機率是為了他了,他還真有點警惕,平城不遠有一座小山包叫白登山,這個時代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座小山包的名字,但對徐凡來說,這個小山包可是大名鼎鼎。

有劉邦的前車之鑑,徐凡當然要警惕自己也步入劉邦的下場了。

“拿地圖來.”

徐凡的親衛馬上拿出一張北方地圖。

徐凡看了半天后說道:“匈奴人集結對我大漢來說未必不是好事情.”

“我們漢軍的主力都是步兵,帶領幾十萬步兵殺人草原,匈奴人只要和我們打游擊,我們漢軍就會進退不得。

所以我大漢不怕和匈奴人主力決戰,哪怕拼的1:1的傷亡,我大漢有2,000萬人口損失得起,匈奴不過百萬人,損失了十幾萬青壯就得休養生息20年,他們耗不起。

就怕匈奴人和我們打游擊,讓我大漢幾十萬大軍找不到目標,在大草原上消耗,即便以我大漢的國力,也維持不住幾十萬大軍在草原。

但要是幾十萬萬匈奴人殺進雁門郡,馬邑到平城這帶是一個盆地,我們大漢四周郡的軍隊只要佔據四周險要之地,匈奴這幾十萬大軍就插翅難飛,不說全部殲滅匈奴人即便是重創的匈奴人,就可以為我大漢打出十幾年的和平時期。

酈商惶恐道:“陛下萬萬不可,和您的千金之軀相比,匈奴人幾十萬大軍根本算不得什麼,您要是還在平城,您還是先殺了臣吧.”

徐凡想了想道:“朕可以暗中潛回雁門關,朕的大纛留在馬邑,讓匈奴人以為朕還在馬邑,吸引他們匈奴人的主力,為朝廷大軍集結留下時間.”

而後徐凡看向三人道:“給你們在馬邑留下1萬士兵,能不能守住三個月時間?”

酈商道:“陛下放心,不要說三個月,就是三年末將也可以守,只要您回到雁門關內即可.”

徐凡大聲道:“傳令給雲中郡太守,太原郡太守,代王,上谷王,鎮北將軍府,讓他們集結大軍,隨時做好出戰的準備,當匈奴人出擊,立刻增援雁門郡,朕要在馬邑重創匈奴人.”

“諾!”

而後徐凡帶領心腹向雁門關撤退,而酈商他們則集結雁門郡上萬士兵駐紮在馬邑,徐凡留下的兩隻騎兵駐紮在城外,並且徐凡的天子大纛一直插在馬邑的城牆上,隱藏徐凡回去的訊息,準備著和匈奴人決一死戰。

匈奴王庭

“冒頓單于,請下令,給漢人一個深刻教訓吧.”

匈奴的單于庭內,白羊王幾乎是怒吼說出這句話。

此時匈奴人王庭當中已經集結了,白羊、婁煩、昆邪、休屠,折蘭等大部族,可以說匈奴人的十幾萬主力已經全部集結在王庭當中了。

冒頓單于道:“漢人的皇帝現在在什麼地方?”

臧衍道:“根據我們在漢國的探子來報,漢帝退到馬邑了駐紮,據說馬邑城中有上萬大漢的精銳保護漢帝,城外還有上萬騎兵.”

冒頓皺著眉頭道:“漢帝已經察覺我們的舉動了?”

十幾萬大軍的集結。

這樣的事情是很難隱瞞的,漢帝察覺,冒頓不奇怪,只是他奇怪漢帝滯留在馬邑做什麼?不應該逃回中原?

臧衍冷笑道:“漢帝必定是知道了我軍的集結,但就像臣對您說是一樣,漢帝太驕傲了,即便他發現了單于您在集結整個匈奴人大軍,但他依舊認為自己手中兩萬士兵就主公抵擋匈奴十幾萬騎兵。

“漢帝狂妄,單于末將請命為先鋒替單于您斬殺漢帝.”

折蘭王氣憤道。

但冒頓卻道:“漢帝有驕傲的資本,你折蘭部未必是漢帝的對手.”

冒頓看向臧衍道:“依你之見,我匈奴應該如何抓住漢帝.”

臧衍興奮道:“要是漢帝退到雁門關以南,以雁門關的銅牆鐵壁,我匈奴騎兵很難逾越!”

馬邑雖然是一座堅城,但比起雁門關卻遠遠不如,單于要是能集中匈奴主力,先擊潰城外的騎兵,再不計傷亡攻城,哪怕拼光十萬匈奴騎兵,只要抓住漢帝也是值得的。

臧衍這話讓所有匈奴人大部落首領氣憤無比,什麼叫拼光十萬匈奴騎兵,這是想要把他們的部眾全部拼光嗎。

折蘭王氣的站起來,一鞭子抽在臧衍身上道:“拼光匈奴十萬騎兵,你知道十萬騎兵對我匈奴來說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我大匈奴快要消亡了.”

“單于此時必定是大漢的奸細,臣請單于斬殺漢人奸細.”

其他大部落首領也紛紛說道:“臣請單于斬殺漢人奸細.”

臧衍剛剛的話被匈奴所有的大部落首領都得罪光了。

冒頓道:“參軍是無心之失,爾等不用放在心上,我匈奴的勇士每一個都是寶貴的,本單于不會讓他們白白死去.”

冒頓知道臧衍和漢帝有殺父之仇,他不可能是大漢的奸細的,他剛剛說這話,只不過是想殺死漢帝而已。

現在匈奴對付大漢,需要臧衍這瞭解大漢內情的人。

冒頓看向臧衍問道:“我匈奴騎兵不擅攻城,漢帝真有你說的本事,只怕很難攻克馬邑.”

匈奴人和秦趙拉鋸上百年,雙方可以說是知根知底。

匈奴人因為文明等級低,他們甚至連雲梯都不懂製造,攻城能力幾乎為零,當然他們也不在意,畢竟匈奴人入侵中原,不是為了爭霸中原,而是為了劫掠物資,他們也不想打城池,而是喜歡劫掠四方的村鎮。

但邊郡的百姓也適應了匈奴人的劫掠,他們會修築城牆,塢堡。

當匈奴人入侵,邊郡百姓會以極其快的速度躲進城池和塢堡當中,然後,匈奴人就只能看著城池塢堡望而興嘆,或者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攻破塢堡城池。

所以匈奴人不是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情況,是不會進攻大的城池和塢堡的,沒有這個需求,自然就沒有點出攻城的科技樹。

所有草原帝國,匈奴帝國應該是攻城能力最差的。

冒頓繼續說道:“而且漢帝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雄才大略,他滯留馬邑就是一個陷阱了。

我匈奴主流要是滯留馬邑,漢軍主力從其他方向包圍上來,馬邑附近有高山險阻,我匈奴的大軍就危險了。

而且我匈奴兵力一旦集中到了馬邑附近。

王庭就沒有足夠的兵力護衛,雲中郡的漢軍要是殺到王庭,我匈奴該怎麼辦?

昆邪王和休屠王聽到這話,兩人更是怒視臧衍,因為他們兩個的部落就是在雲中郡北方。

漢軍殺過來,他們就首當其衝。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期晚了

竹凌碎

葉辰,被趕出家門的成長史

一隻勤勞的喵星人

火影:重生為宇智波佐助

綾鈴零伶

都市龍神系統

吃貨咯

從2007

曉蟠桃

貓兒乖

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