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李斯的殺心和項梁起義

姚賈看出始皇帝死不認錯的心理,立刻很識趣地跳出來道:“丞相此言差矣,六國餘孽要真有這本事,也不會在滅國後10年才弄出些許動亂,而且現在的叛軍,真有六國宗室的寥寥無幾,叛軍實力也並不強,陛下安排的幾路大將都能輕鬆鎮壓各路叛亂。

像王離敗亡之前鎮壓了吳廣叛亂,李將軍也摧毀了魏地的叛軍,甚至已經快要剿滅他們了,而馮將軍他們更是擊敗了30萬齊地叛亂,可見這些叛軍都是不成氣候,我大秦精銳一到就可以鎮壓他們,真正強的只是徐凡這個異類。”

姚賈是魏國人,其父是看守城門的監門卒,在當時社會根本沒有一點地位可言,在魏國也不受重用,他去了趙國,憑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他迅速成長為當時趙王周圍的紅人,大大小小的事情,姚賈基本上都在場決策。

當時,秦國已經是始皇帝掌權了,他迫不及待地要進攻並摧毀六國。趙王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姚賈被派往前去韓、魏、楚一起對抗秦。

這個時候,秦國的細作讓始皇帝從問題的根源入手,那就是離間姚賈和趙王的關係。果然,趙國很多地方開始散佈姚賈叛國的謠言,趙王憤怒地把姚賈趕出了趙國。

儘管姚賈被趕出了趙國,但這並不妨礙始皇帝欣賞姚賈的才華,所以他邀請姚賈為自己出謀劃策。被趙國趕走後,姚賈心灰意冷,但他一離開趙境,就受到來自秦國的迎接,姚賈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並決心今後全心全意地為始皇帝服務。

當秦國吞併戰役到了最初關頭,當時韓、魏兩國曾經接近消亡,齊國因其相後勝多收秦國行賄,不設攻戰之備,楚、燕、趙、魏等國想團結起來應付秦國。始皇帝聽到這個音訊後大為震動,立時命大臣協商,姚賈自願出使四國,經由姚賈用重寶和巧舌在四國間周旋,果真四都城不願發兵,而願與秦國結交。四國的最初抗秦就這樣煙消雲散。姚賈返來申報效果,始皇帝大喜,封賈食邑一千租戶稅,拜為上卿,然後,始皇帝將四國各個擊破,為統一天下立下大功。

本來姚賈應該受到始皇帝重用的,但始皇帝看著的韓非卻看不起姚賈,到始皇帝面前說姚賈的浮名。一開始進擊姚賈用秦國玉帛行賄四國君王,是“以王之權,國之宜,外自交於諸侯”接著又揭姚賈的老底,說他是“世監門子,梁之悍賊,趙之逐臣”,以為重賞這類人是不利於“厲群臣”的。

姚賈也不是正人君子,他當即聯合李斯向始皇帝進言:“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

始皇帝認可了他們的說法,下令將韓非入獄審訊。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卻又不能進見。始皇帝在韓非入獄之後後悔了,便下令人赦免韓非,然而為時已晚。

而這個時候李斯又出賣姚賈,把迫害韓非的責任全部都推到姚賈身上,於是始皇帝把姚賈貶出咸陽,在邊郡擔任郡守,直到最近才把他召回來,正是有了這段經歷,他明白誰才是真正決定自己命運的那個人,才討好始皇帝。

馮去疾聽完姚賈的話怒道:“輕鬆鎮壓叛亂,要不你姚大夫去中原建功立業如何?”

“下官不擅長兵事。”姚賈果斷拒絕。

叛軍雖然看上去不堪一擊,但他們數量多,又有六國百姓支援,想要徹底剿滅並不容易,更不要說這其中還有徐凡這根硬骨頭,他是想要回咸陽頤養天年,而不是為大秦的江山熬幹自己的血肉。

馮去疾卻繼續說道:“百越河套與中原孰重孰輕難道姚御史也看不出來,不把兩地兵力撤回,大秦如何鎮壓關東叛軍,不放棄兩地,朝廷哪裡來的軍資提供大軍,你姚御史敢保證馮劫他們十五萬大軍就可以平定整個中原的戰。”

馮去疾是大秦的丞相,瞭解此時大秦的財政極其困難,雖然在河套和百越地區的秦兵都是屯田兵,但他們的消耗依舊不小,畢竟要修城池,修房屋,開荒花費都不小,而且百越河套地區的兵力雖然主要是六國之民,但指揮的軍官將領卻是秦人,大量身經百戰的軍官荒廢在百越之地對秦國也是巨大的損失。

而且大秦的財政主要向著這兩個方向傾斜,因為有這兩個大包袱,加上始皇帝要修宮殿,皇陵,朝廷幾十萬秦吏的開銷,秦國的財政一直極其緊張。

現在還要向中原20萬大軍提供糧草軍資,此時的大秦真有點載滿貨物的駱駝了,即便放一根稻草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更不要說多了20萬大軍的開銷。

說到財政問題姚賈更不敢說話了,雖然他回到咸陽不久,但在地方上他對大秦財政問題看的更加清楚,就是因為財政短缺,地方上的秦吏才會想辦法普通的百姓貶為刑徒,因為刑徒做事情是不要俸祿的,大秦這個龐大帝國是刑徒揹著前進。但這只是飲鴆止渴,終弄出關東遍地的烽火。

現在朝廷缺錢,河套和百越地區不能開支不能減少,幾十萬秦吏的開支更加不可能減少,他又不敢讓始皇帝暫停修宮殿,皇陵,現在這個問題就無解了,連馮去疾也只敢說放棄百越和河套地區。

始皇帝開口道:“暫停皇陵和宮殿的修築,等國家寬裕了再說。”

從長生路斷之後,始皇帝就感覺自己的身體每況日下,他的懈怠之心就重起來了,大肆修築宮殿開始享樂,擴大皇陵的規模和陪葬,為自己的黃泉世界做準備,畢竟現在大秦四境無敵,而他的仙路已斷,始皇帝能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享樂和身後事了。

這次整個關東烽火連天讓他冷靜下來,他明白大秦江山不像他想象當中的那樣穩固,六國的餘孽還在暗處蠢蠢欲動,窺視他的江山,享樂和身後事可以暫時放一放。

馮去疾三人齊聲道:“陛下聖明。”

始皇帝道:“現在關東各地叛軍四起,朝廷該如何平定叛亂?”

李斯沉思道:“朝廷應當重點打擊徐凡,陳郡的徐凡臣是看不透他,帶著一群亂民居然可以屢次擊敗我大秦的精銳,聽說此人還是一個鄉下的夫子,並不是將門之後,其軍事才能像極了我大秦以前的敵人趙人李牧,要對付此人必須要有絕對的力量鎮壓他,現在徐凡佔據兩郡之地,擁兵十餘萬,我大秦就需要出20萬乃至30萬兵力鎮壓他。”

李斯知道始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當年虐待他的趙國,當年始皇帝本想拿趙國當作秦國統一天下的踏腳石,卻連續被李牧擊敗,從那之後始皇帝最痛恨的人就變成了李牧。

始皇帝聽了這話的確露出難看的神情,此時他最討厭聽到的人也的確是徐凡。現在大秦帝國所有的重大傷亡都是陳郡叛軍引起的,要是沒有徐凡,只怕這場叛亂早就被平定了。

不過比起李斯說徐凡像李牧,始皇帝心中反而覺得徐凡更像是大秦名將白起,要麼不打,要打就是打殲滅戰,只可惜徐凡不能為他所用,那麼只能摧毀他了。

馮去疾卻不同意道:“楚地徐凡雖然是我大秦的心腹大患,但陛下卻也不能放任其他地區的叛軍,不久前趙地叛亂,叛軍張耳立趙國宗親趙歇為王,此時整個中原只有燕國無王,要放任他們,六國叛軍都會做大。”

姚賈也說道:“陛下,楚地徐凡雖然勇武,但終究佔據兩郡之地,短時間內難成氣候,陛下要是派遣北疆軍由北向南橫掃關東叛軍,即便徐凡是最後平定的,但我大秦卻是以天下對付楚地一爾之地,徐凡即便是孫武復生,李牧在世,也必敗無疑。”

姚賈雖然覺得如何平叛都無所謂,但李斯提出的他就要反對。當年李斯拿他做刀的事情,他到現在都沒有忘記,他在邊郡回憶往事,發現李斯才是那個最忌憚韓非的人,他被李斯算計了承接了始皇帝所有的怒火,明明是李斯毒殺的韓非,他卻成了背鍋俠。

姚賈以計謀聞名天下反被李斯算計,這事對他來說是人生最大的汙點,自此之後李斯就成為了他人生當中最大的敵人,不把李斯干掉,他身上的汙點就不會消除。

李斯卻說道:“朝廷要是先易後難,只怕楚地徐凡會做大,和六國餘孽相比,徐凡雄才大略,不可能滿足佔據兩郡之地,他必定會向楚地其他郡擴張,楚國遺民必定會支援徐凡,到時候只怕朝廷要像當年平定楚地,招募60萬大軍,花費幾年時間才能平定楚地之亂。”

姚賈道:“朝廷可以下令,讓南陽郡,南郡,九江郡等楚地郡縣招募士兵,不求他們主動進攻叛軍,只讓他們謹守城池,限制叛軍的擴張,這點事情地方上的郡守是可以做好的。”

李斯冷笑道:“姚大夫只怕還沒有看黑冰臺傳來的楚地情報,叛軍徐凡在全殲王離部3萬人之後,立刻招降納叛,得了2萬多王離部的部下,依靠這些叛軍,徐凡在中牟全殲三川郡守5萬大軍,同時再次招降納叛4萬人,當他領兵來到滎陽城下的時候,叛軍的數量已經膨脹到8萬,這8萬人可不是放下鋤頭的農資,而是實打實的精銳。”

姚賈不敢相通道:“怎麼可能,這徐凡不怕叛軍反噬嗎?”

秦國雖然也會在佔領區招兵買馬,但最起碼也要分了土地統治幾年之後,讓當地的百姓歸心才敢讓這些百姓參軍。

但當始皇帝讓侍從把有關徐凡的情報交給姚賈,他看完之後才大驚失色。

“《楚昭女》《活著》天下居然有如此能蠱惑人心之人,難道名家之人投靠了徐凡?”

但想了想姚賈又搖搖頭道:“名家之人,雖然擅長顛倒是非黑白,但他們的言語蠱惑不了人。”

李斯對始皇帝行跪拜之禮說道“徐凡連三川郡人都可以蠱惑,何況楚人,陛下想要楚地郡守招兵買馬抵抗徐凡,只怕朝廷招募的這些兵馬會被徐凡蠱惑為他所用,反而會壯大叛軍的力量。”

“陛下以史為鑑,可以得興衰,大秦此時的境遇和周朝開國極其類似,周國以小統大,我大秦雖然不是小國,但和六國相比就是小的一方,商人不滿周人的統治,六國遺民也不滿我大秦對他們的,當年武王病逝之後天下大亂,紂王之子武庚聯合管叔,蔡叔,霍叔帶領商國遺民叛亂,幾乎摧毀周國。幸得周公旦雄才大略,這才穩定了周國的國運,而今我大秦也遇到了當年周國的劫難。

楚國曆史悠久,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做了800年的強國,所以楚人極其驕傲,並不認可我大秦的統治,楚地即便到現在,都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的傳說。

陛下,秦國的武庚就是徐凡,陛下要不重視的徐凡,他必定會成為我大秦的心腹大患。”

聽完了李斯的這番慷慨激言,始皇帝也有一些觸動,他還從未想過大秦的境遇和周朝開國很像,始皇帝顯然沉思當中,最終他決定召回蒙恬,問問他這軍方第一人的意見。

但有一點是始皇帝和這些帝國重臣沒有想到的,就是秦軍失敗對天下的影響力。

吳郡,項府。

項伯感到道:“簡直不敢想象,李由的五萬大軍居然會被徐凡全殲在中牟縣,當年父親指揮40萬楚軍,也不過殺了七萬秦軍,這還是昌平君斷絕秦軍後路的關係。”

中牟之戰傳的極其快,現在幾乎是天下皆知了,只是很多人不敢想象陳郡義軍的戰鬥力居然會如此強大,在正面作戰的情況下,五萬人殲滅五萬人,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就沒有打過如此敗仗了。

現在天下的豪傑都尊稱徐凡是天下第一的豪傑了,第一個反秦,第一個成建制殲滅秦軍,起兵以來殲滅的秦軍超過了10萬,天下所有反秦義士加起來的戰績都不如他一個人,如此功績讓反秦義士不服不行。

項羽著急道:“叔父,現在天下英雄豪傑都在反秦,我們不要猶豫了。”

項羽也渴望建立和徐凡一樣的功績,不讓徐凡專美於前。

但項梁卻臉色難看道:“秦軍雖然大敗,但對我們項氏一族來說卻未必是好事情。”

他此時也有點後悔了,後悔半年前沒有聽侄子的話起兵,他瞻前顧後的結果就是讓徐凡徹底在楚地做大了,現在楚地的百姓已經把徐凡當成救世主了。

要知道項氏一族能在楚地有現在的威望,靠的軍是項燕打贏過秦軍,後面雖然戰敗了,但天下人都知道他是非戰之罪,所以才有楚人憐之的說法,就是他父親的聲望給了項梁的底氣,讓他認為自己有時間觀察天下局勢,再決定下場。

但他也沒有想到徐凡會如此猛,兩戰下來殲滅了8萬秦軍,在楚人看來,徐凡就是加強版項燕了,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徐凡成為了楚人的救世主了,項燕在楚人心中的地位自然就下降了。

項羽不解道:“怎麼不會是好事情,我們起義之後可以聯合徐凡共同抗秦。”

倒是項伯明白這是為什麼,徐凡現在在楚地的影響力覆蓋了他們項氏一族了,項氏一族不是楚國的宗親之後,他們在楚地的聲望靠的是軍事,而現在徐凡則在軍事方面取代了項氏一族的地位,而且他們佔據的也是楚地最精華的地盤,甚至項城都在徐凡的地盤上,這就讓徐凡天然壓他們一頭。

兄長要是隻反秦倒還無所謂,但兄長是有大志之人,居於人下自然就不甘心了。

這個時候管家項富道:“家主,太守遣人找您議事。”

項梁三人對視一眼,都露出了興奮的眼神,會稽太守殷通是一個腦後有反骨之人,一年前徐凡在陽縣造反,後迅速攻佔陳郡,隨後引發田儋在齊地起義,殷通找到項梁,想要項梁這個將門之後幫助自己練兵。

項梁當時就覺得老天爺也在幫助自己,送這樣一位天使投資人給自己,自然果斷答應,這半年多的時間,項梁都會稽練兵。

“就是我稍後就去見郡守!”項梁對管家道。

而後他對項羽道:“羽兒,跟著我去見殷通,你去接管大營士兵,隨時做好接應我們的準備!”

項伯道:“諾!”

而後項梁帶著項羽去太守府面見殷通。

殷通還以為項梁是自己的心腹愛將,看到項梁就拉著他的手道:“整個中原全都造反,關東六國紛紛復國,這是上天要亡秦的時刻,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為人所制,我準備用伱和桓楚為將,發兵東海郡。”

項梁道:“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裡,只有只有我侄子項羽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殷通:“那就把你侄子項羽招來,問清楚恆楚在什麼地方。”

項羽持劍進入,在項梁的視意下,項羽拔出長劍。

殷通這個時候才察覺不對勁,慌張道道:“我是大秦郡守,你想做什麼。”

項羽根本不理他,一劍砍下殷通的人頭道:“殺的,就是你們這些秦狗。”

殷通死不瞑目,他想不通項梁怎麼敢這樣做。

項梁手裡提著殷通的頭,佩戴殷通的官印。

而殷通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

反應過來的親衛叫道:“殺了他們為郡守報仇。”

但項羽當場一劍斬殺了開口的親衛。

“殺!”項羽提前寶劍對著殷通親衛反殺過去,雙方一路從大廳殺到大殿之外,項羽一路格殺了上百人,殺的殷通的親衛膽戰心驚不敢上前。

這個時候項伯帶領士兵前來包圍了郡守府,郡守府所有人都丟棄武器投降,不敢繼續和項羽作戰。

殺了殷通之後,項梁意識到必須迅速行動,以便組織起一支強大的反秦力量。他召集了原先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詳細闡述起事反秦的道理,以激發他們的參與意願。很快整個會稽郡響應了項梁的號召,發動了起義。

項梁派遣信使去各縣,接收會稽郡下屬各縣的兵士,共得精兵八千人。他精心部署郡中的豪傑,任命他們為校尉、侯、司馬等職位,以便有效地管理和指揮軍隊。

項梁自己出任會稽太守,項羽項伯則擔任裨將,他們一起巡行佔領下屬各縣,確保統治的穩固,整個會稽郡就這樣成為了項梁的地盤。

求訂閱,求月票,求收藏<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博人與光的雙向奔赴

臭屁好聞

深處計劃

緣戀

穿越後我成了家門不幸

莫渠

不當人!惡魔哥布林!

夢月照空

幽影終章

豌豆故事集

青春之戀:不過年少輕狂

就起這個筆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