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張耳不滿和秦嘉的謀劃

始皇帝36年9月初。

秦上將軍蒙恬率領20萬北疆軍東出雁門郡,一路勢如破竹的奪取了代郡11縣。

新任燕王陳餘聽從心腹謀士之言,依託燕地城池拼死抵抗,但仍然改變不了節節敗退的局面。

始皇帝36年9月10日

陳餘兵敗被蒙恬圍困在燕國都城薊,他只能派出使者向在趙國掌權國相張耳求救。

陳餘派遣的使者叫蒯通,是他的第一心腹謀士,甚至可以說沒有蒯通就沒有陳餘這個燕王之位。

當時陳餘授命於張耳北上攻略燕地,蒯通就是這個時候來投靠陳餘,蒯通學的是縱橫之術,他眼光老到,善為長短之說,投靠陳餘之後,幫助陳餘遊說當時的范陽縣令徐公,為其分析當前形勢,解說利害關係,最終說服徐公投降,為陳餘進攻燕國打下了根基之地。

而後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燕國各地縣令反秦,讓陳餘傳檄千里,不戰而下三十餘城,可見其言之利。

最後更是鼓動燕地各路豪強貴族擁立陳餘為燕王,可以說陳餘這個燕王就是蒯通說出來的。

所以陳餘異常信任蒯通,把他當成自己的第一謀士,在如此危機時刻,陳餘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蒯通幫助自己解決危機。

趙國,邯鄲。

張耳在得到陳餘的求援信件,他是不想去救援的,第一當然是此時救援陳餘危險,他擔心秦人來一個圍魏救趙,把他主力吸引離開趙國,秦軍卻突然從太行山上殺出來,攻破邯鄲城,可不要他沒有救出陳餘,趙國反而被秦軍滅了。

趙國雖然軍事力量強大,但他的戰略位置太差了,直面秦軍,同時張耳還沒有掌握太行山四周的戰略要地,整個趙國都處於秦人的兵峰之下,這也是張耳派出自己小弟去攻略燕國的原因,想要給自己找一個盟友,同時擴大戰略空間。

第二就是張耳此時對陳餘這個小弟不滿,他這個做大哥的還是隻是趙國的丞相,你這個小弟卻當上了燕國的國王,這有把他這個大哥放在心上嗎!

你哪怕只當一個燕國的丞相,我這個大哥也會感到欣慰,但你現在爬到我頭上去了,伱這讓大哥以後如何與你相處,對你磕頭行禮稱燕王?

張耳此時的心態就是既怕兄弟過的不好,又怕兄弟開路虎。

蒯通一看到張耳悲泣道:“張相國,秦將蒙恬率領20萬大軍圍攻燕國都城,主公派遣我前來請求你的援助,他說您是他大哥,比親兄弟還親,您現在是主公現在唯一的依靠了。

張耳聽到這話臉色好一些,最起碼還知道自己是大哥,但他還是冷哼道:“蒯通,據說陳餘成為燕王是你在忙前忙後,可謂是第一功臣,你知道我為何對陳餘不滿嗎?我派他去攻略燕國,是想要讓復興燕國共抗暴秦,但他卻背離了我的意願,在燕國稱王,這不是陷我與不義,讓天下人以為我張耳是貪圖燕國的土地,這才派兵去攻略燕國的,他讓我感到非常失望.”

蒯通暗道不好,但卻馬上說道:“張相國,這一切都是小人的錯,主公本是想要按照張相國的策略,在燕國宗親為燕王。

但無奈暴君嬴政殘忍酷殺,當年太子丹使荊軻刺秦,嬴政深為嫉恨,在攻滅燕國之後,屠戮了整個燕國王室和宗親,焚燒了燕國所有典籍和記錄宗親的族譜,而這些年來燕國宗親又擔心秦國的追殺改名換姓,早已經不記得自己的宗族來歷了。

燕國的豪強貴族已經找不到一個宗親之後了,大家無奈只能找一個在燕地德高望重之人成為燕王,而當時主公收復燕國,燕國上下感激無比,這才擁立了主公為王。

但即便是這樣主公依舊記得國相之言,多處推脫燕王之位,只是燕國豪傑百姓不同意,主公這才不得已成為燕國,但主公仍然記得國相的之言,常常悔恨.”

張耳這個時候臉色才好一些。

蒯通看到張耳臉色不像剛剛那樣難看,內心暗喜繼續說道:“國相,唇亡齒寒,現在我們面臨的是秦國的入侵,如果不團結起來,燕國將會淪陷,下一步蒙恬的兵鋒必定會指向趙國,現在救燕就是救趙.”

張耳:“好了,不用說了,陳餘是我兄弟,我自不會看到他被秦人絞殺,我這就去準備大軍支援燕國.”

蒯通:“張相您不愧是跟隨過信陵君的英雄豪傑,義薄雲天,可昭日月.”

張耳內心再怎麼不滿,但也只是發洩一番,讓陳餘知道他這個大哥很生氣,但小弟還是要救援的,他已經得罪了義軍了,要是陳餘這個小弟再被人滅了,他在趙國就真一個盟友都沒有,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了,蒙恬滅了陳餘只怕會直接把矛頭指向他。

當即領兵5萬北上準備救援陳餘。

——

始皇帝36年9月中,泗水郡,彭城。

在北方戰火連天的時候,彭城卻是金秋九月,一望無垠的田野上,黃金色的粟浪隨風飄,大豐收的景象讓人搖極其舒心。

秦嘉和武臣並馬而行,兩人的親衛緊隨其後。

秦嘉笑道:“想來兄長也知道了,我們的上柱國將軍一戰攻克了秦軍4郡,再次殲滅了十餘萬秦軍,天下震動,現在楚國大半的國土已經被上柱國將軍收復了,我等要再爭下去,只怕這泗水郡沒有我們兄弟的立足之地了.”

徐凡吞併楚地四郡對秦嘉他們的震動才是最大的,在他們的記憶當中,徐凡的勢力發展極其緩慢,兩年下來也不過是佔據了2郡之地,但不到一個月時間,徐凡的地盤擴大了三倍,佔據楚國最富饒的5郡和整個韓國,一個龐然大物就這樣忽然出現了,這種巨大的反差甚至讓秦嘉都反應不過來。

倒是武臣能夠適應,因為他有這樣的經歷,當初他只帶領3000士兵進攻碭郡,用來不到3個月時間佔據了碭郡20餘城,大軍擴張到6萬多,整個碭郡英雄豪傑紛紛投靠自己。

當時也以為自己是天命所歸,按這速度下去,一年滅秦,三年一統天下,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才會自認武信君,膨脹到和李由的5萬精銳野戰,而也就是和李由這一戰潰敗打醒了他,明白自己不是天命所歸,只是站在風口上而已。

雖然他對徐凡膨脹的實力不感到意外,但卻不代表他願意看到這種情況。

從武臣亂入到泗水郡開始,一個小小的泗水郡變成了三國爭霸了,秦嘉早已經把泗水郡看成自己的地盤了,面對武臣的行為,當即警告他滾出自己的地盤。

但武臣哪裡會怕秦嘉,當即回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秦嘉哪裡能忍,當即帶領自己的小弟打算教訓武臣一頓,雙方在下相縣火拼一場。

武成雖然被李由打的大敗,但不得不說睢陽保衛戰磨礪了武臣軍隊的戰鬥力,而秦嘉卻一直在和泗水郡兵打爛仗,手下也是山頭林立,戰鬥力根本不如武臣計程車兵。

結果是秦嘉敗下陣來,武臣趁機佔據了泗水郡北部碭郡三縣作為自己的地盤,好在雙方都清楚,秦軍才是大敵,不消滅秦軍他們都難以生存。

而且徐凡就在身邊,他們擔心繼續內鬥下去,會被徐凡找到藉口把他們的地盤吞併,鬥爭才沒有擴大。

兩人約定共同以秦軍為敵人,誰攻佔的地盤就歸誰,這樣才讓兩人同心合力共同消滅了泗水郡秦軍。

泗水郡被他們兩人佔據,其中秦嘉佔據大半個泗水郡,而武成佔據小半個泗水郡和薛郡三縣。

這種結果兩人誰都不滿意,打算火拼一場決定誰是泗水郡之主。

但就在這個時候陳郡傳來徐凡攻佔楚地四郡,一個龐然大物出現在他們身邊了,面對徐凡的壓力,武成和秦嘉兩人意識到,再繼續火拼下去,他們註定會被徐凡吞併,於是決定放棄前嫌,握手言和結盟共同應對眼前的局勢。

武臣手中有2萬士兵,秦嘉手中有3萬士兵,即便兩人聯盟,他們的實力依舊是秦末義軍當中比較弱的勢力,最重要的是泗水郡亂戰了兩年時間,青壯大量逃離,泗水郡的戰爭潛能已經被消耗光了,甚至因為缺少糧草,他們手中的這點兵力都難以維持了。

武臣皺著眉頭道:“現在形勢不由人,我們的出路到底在什麼地方?”

武臣看向東面遲疑道:“即便我們攻佔了東海郡,實力依舊弱小,更不要說東海郡北面是秦國的15萬大軍,他們已經滅了田榮,隨時有可能傾瀉而下,而南面是將門之後的項梁,西面則是日漸強大的上柱國將軍,東面則是大海,那完全是一塊絕路.”

東海郡雖然有幾萬義軍,但因為沒有一個核心勢力,整個東海郡遍地都是義軍勢力,他們攻佔縣邑,消滅秦吏,但普遍只有幾百上千人,唯一強一點的陳嬰部卻一直沒有向外擴張的意思,所以武臣並不擔心能不能攻克東海郡,只是東海郡戰略太差了,就是一條絕路。

武臣的臉上露出了深重的憂色,從他被李由重創之後,他的生存危機就沒有解除,到處都是強敵,他根本找不到一條出路,這半年多來他的實力增長極其緩慢。

而與之對應的是上柱國將軍的實力卻在蒸蒸日上,實力越來越強悍。

現在即便是他和秦嘉聯盟只怕也不算上柱國將軍一合之敵。

秦嘉看出武臣的憂慮笑道:“兄長,局勢還沒有到你想象的那樣嚴重,上柱國雖然實力強大,但他為人迂腐,這幾年可曾看到他進攻過我們義軍,可曾吞併過一支義軍,即便是近在眼前的魏咎,上將軍都沒有吞併,可見他的迂腐,只要我們兄弟還在反秦的道路上,上柱國將軍就不會吞併我們.”

秦嘉拍拍自己的臉笑道:“上柱國是讀書人,要臉的.”

秦嘉就認為徐凡太迂腐了,要是他站在徐凡的那個位置上,就會想辦法吞併四周的小勢力,到處攻城掠地,而不是支援他們這些弱小的義軍去擴張。

魏咎周市他們受到秦軍重創之後,徐凡救援他們也就算了,當時魏咎周市他們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徐凡想要吞併他們可謂是輕而易舉,而且別人也說不上閒話。

結果徐凡就這樣看著魏咎周市他們重新訓練軍隊,一個個又把魏國的城池收復了,在秦嘉看來就是迂腐的表現。

武臣卻依舊憂慮道:“你可不要忘記上柱國攻克的郢都,是楚國的故都,要是上柱國將軍在郢都稱楚王,要求我等歸服,只怕即便我等不願意,但我等的手下也會迫不及待的歸服上柱國將軍.”

武臣可知道自己的兄弟邵騷一直想重新歸於上柱國的麾下。

從上次上柱國圍魏救趙救他們之後,邵騷就成為上柱國的迷弟,經常叫他重歸於上柱國麾下,說什麼這比他們單幹好,跟著上柱國將軍未來不會缺公侯之位。

但我武臣豈是公侯之位就能滿足的,我想要的是稱王。

秦嘉聽到武臣的話當即臉色大變,徐凡現在都沒有稱王,都讓他已經忘記這事情了,但徐凡真在郢都稱楚王,就有藉口吞併他們的地盤和軍隊了,只怕他手下的那些部下也願意投靠徐凡。

沒辦法,對比太強烈了,他們單幹了2年,雖然佔據了半郡之地,但已經被打窮了,他們都快窮的吃不起飯了,而不遠處的陳郡卻是蒸蒸日上,秦嘉的小弟可不認為他們不能打,只是跟的首領差距太大,他們現在是不介意換一個首領的。

所以秦嘉的危機感很強,他們本就是從陳郡出來的,而且陳郡也一直在支援他們,大部分人又都是沾親帶故的,他們歸到徐凡麾下並不會拒絕,只是差一個藉口,而徐凡要是真稱楚王,這就是最好的藉口了,誰讓泗水郡曾經是楚國的地盤。

秦嘉馬上說道:“有道是先下手為強,我等不能就這樣乾等著,不能讓徐凡提前稱王,我們要先弄一個楚王出來,我等就有藉口反抗徐凡的吞併了,兄長你有經驗,泗水遍地是宗親,只要我們找到一個楚國後裔,推他做楚王,徐帆就沒有吞併我們的名義了.”

武臣吃驚的看著秦嘉道:“上柱國即便吞併我們,也會給我們一個將軍之位,你看那吳廣,田藏被秦軍打的一敗塗地,但投靠上柱國之後依舊受到重用,但你要是奪了上柱國的楚王之位,那就是在自尋死路,現在整個楚地還有比上柱國將軍更加有資格稱王的.”

即便武臣不想當徐凡的小弟,但他也想留條後路,在他看來楚王已經是徐凡的囊中之物了,他們這樣做就是徹底與徐凡為敵。

秦嘉咬牙切齒道:“怎麼會沒有資格,他徐凡,姓徐,而楚王姓熊,之後有羋,屈,昭,景家都比徐凡資格稱王,我們只要找到其中一家,擁立為楚王,這比徐凡更加有資格,即便徐凡稱王了,但只要不是楚王,他就沒有理由來吞併我們.”

武臣臉色猶豫,還是十分擔心,這種徹底得罪上柱國將軍的事情,做了之後就沒有回頭路了。

以後徐凡不但不是他們的盟友,反而是對他們殺著後快的敵人了。

要面對一個如此強大的敵人,武臣還是有點擔心自己的小命的,20萬秦軍都被徐凡滅了,他幾條命給徐凡滅的。

秦嘉看出武臣的猶豫繼續說道:“兄長就甘心淪為徐凡的小弟?兄長要真有這想法,何不現在就投靠上柱國,以上柱國豪爽大方來看,公侯之位想來是不會少了兄長的.”

武臣想了想自己這段時間九死一生的經歷,他咬牙切齒道:“他徐凡能稱王,我武臣為什麼不能.”

秦嘉想了想道:“現在楚地除了徐凡之外,大的勢力就是我們兄弟,東海郡的陳嬰,會稽郡的項梁,要是我們幾個勢力結盟,我們三方勢力聯合起來佔據三郡之地,再以楚王的名義,大肆封將,收編各地豪傑兵力,我們的聯盟就可以擁兵10餘萬,成為一股可以改變天下局勢的力量,到時候不管是秦軍,還是徐凡想要對付我們都要三思而後行.”

“而這樣一來我們的困境就算是打通了,實力強大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看著徐凡和秦軍大戰,我們再趁機擴張實力。

始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兄長還不清楚,霸道之極,任何得罪了他的人,他都是殺之而後快,徐凡滅了秦國20萬大軍,他根本不可能忍的了這口氣,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打起來的.”

這句話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武臣咬牙道:“為兄幹了!”

而後他問道:“我們兄弟推誰做楚王?”

“小弟偶然認識了宗親之後,名為景駒,他是楚國宗親之後,在本地是德高望重之人,可以為楚王.”

武臣想了想問道:“不會有什麼後患吧?”

當初他推魏咎上位是想要做傀儡的,但卻沒有想到魏咎居然聯合了碭郡出身的周市,擺脫了傀儡的處境,這也是他離開碭郡,卻不能把軍隊全部帶走的原因,因為魏咎已經籠絡了不少魏人將領。

秦嘉道:“景駒本身沒有多少勢力,只要我們兄弟安插好人手,他是翻不了天的.”

武臣點頭道:“這事情要和項梁和陳嬰說一下,他們兩人要是認同了,這楚王才算是立下來了.”

秦嘉卻搖頭道:“不能說,甚至立楚王這事情還要快,要結盟之前就定下來,這樣我們才好掌握主動權,要不然項梁是項燕之後,陳嬰也曾經是秦吏,他們的威望比我們高,會推選出他們想要的楚王,到時候我們兄弟不就為項梁他們做嫁衣了.”

秦嘉臉色凝重道:“我們兄弟拼搏了兩年多,但卻是實力最差的一方,要是現在不掌握楚王,聯盟之後主事之人大機率是項梁,我們兩兄弟就要靠邊站了,而掌握住楚王,我們兄弟就掌握了主動權了。

就可以以楚王的名義擴張勢力.”

武臣一想也對,他們建立這個聯盟就是要掌握主動權,要還成為了項梁的小弟,那還不如直接投靠徐凡,畢竟徐凡這人還是顧念舊情。

兩人商量好之後,一面派遣使者去東海郡和會稽郡商議結盟事宜,一面派人去找景駒,準備稱王儀式。

——

會稽郡,郡守府。

項梁看著一張楚國的地圖長吁短嘆,將門出身的項梁為人謹慎,這也是他在徐凡起義之後,還要觀望的原因,等徐凡兩戰殲滅8萬秦軍,他才認為時機成熟了,立刻殺了殷通佔據會稽郡。

而他也比其他義軍勢力不同,其他義軍勢力打到那算那,根本不會重視發展地盤,而項梁是少數和徐凡一樣,認為鞏固根基更加重要的反秦勢力。

他佔據整個會稽郡之後,沒有馬上帶領士兵出擊,而是在這半年多時間,招募士兵,訓練士卒,鞏固本土,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在會稽郡的州縣當中,自己的子侄安插進軍隊當中。

當他覺得整個會稽郡已經被掌握囊中的時候,項梁才正式開啟討伐秦國之路。

他本打算兵分兩路,一路東征佔領九江郡,一路北上佔領東海郡。

但這時他就遇到一個尷尬的事情,有一個和他一樣有遠見的人,卻比他早一年反秦,也多了一年發展的時間,他想要擴大地盤的時候,那個有遠見的人也開始擴張地盤,雙方的撞到一起了。

項梁剛把軍隊集結,九江郡就被季布帶領5萬大軍攻克,東海郡南部又被擁兵2萬陳嬰佔據,項梁一下子會卡的不上不下非常難受。

而最讓他難以接受的事情老家的背叛,幾個月前,項梁佔據會稽郡,立刻就傳信到項縣,讓項彪派遣項家子侄幫他做事,在他看來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卻出現了意外,老家的人不願意幫他。

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修真世界當反派

執筆情深

韶華易逝人常在

明天中獎五百萬

光影路殤

桐藝爍

重生之當頂流女一穿成選秀小透明

妍臺

穿越七零,嬌妻有點悍

水月城的忌速火

離別開出花

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