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助農和扶蘇的朋友

大漢五年九月二十六日,長安城,趙裡。

胡亥還在聯絡紡織廠,但趙裡的農戶們卻已經開始按照胡亥的規劃建設廠房。

而就在這個時候,鄉里傳來訊息說今日有戲曲團去趙裡,讓他們做好迎接的準備。

趙裡的百姓大喜,能有免費的戲曲可以聽,那是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有徐凡的支援,關中的戲曲團發展的極快,有官方的,有民間的,有那種價格高昂,布幕臺道具都極其真實的正規戲曲團,也有那種三兩個人的草臺戲曲團。

秋收之後,關中的村裡普遍有兩個錢,會請民間的戲曲團來樂呵樂呵,但這些都是要花自己錢的。

朝廷的戲劇團不但正規,而且不花錢,趙裡的百姓自然是重視。

他們當即準備好戲臺,十里八鄉的村民也紛紛彙集到趙裡,佔好位置準備看戲。

戲曲團的人來到趙裡,就受到了所村民的熱烈歡迎,不少人村民都打聽道:“團長,這次帶過來的戲曲是《天仙配》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

其他村民的神情和江濤一樣,整個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家有一個幾萬家禽的養殖場,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江濤道:“看你也像個老實的人,怎麼編輯故事來如此不靠譜,幾萬家禽,老夫從小到大就沒看過有這麼多家禽過。

而且一天還能下上萬顆雞蛋,你這不是把全天下的雞蛋都集中在他一家啦。

吳越笑道:“各位父老不要急,你們的問題某一個個回答.”

里正江濤道:“沒聽老話說嗎,家有萬金,帶毛不算,你看那個叫雲燁的,一場雞瘟差點家破人亡,他家大業大,還能扛得住,我等升斗小民真發生一次這樣的事情,只怕會是家破人亡.”

江濤聽到這話瞭然點頭道:“原來這是天子家的養殖場,難怪會有這麼多的家禽了.”

大部分百姓是不相信火炕孵化法的,他們只看過雞鴨來孵化小雞小鴨,本能的就覺得火炕孵化異想天開。

果然戲曲的內容和扶蘇想的差不多,講的就是一個農家子弟散養家禽,靠著這手本事發家致富,而後他不忘初心,帶領鄉人一起發家,一個養殖場有幾萬只家禽,而後受到天子重用,成為了貴族。

這其中關鍵技術都講的非常清楚,什麼火炕孵化法,以蚯蚓做飼料增肥,還有預防家禽瘟疫等各個方面都有介紹,中間還插著了幾幕遇到的困難,挫折,劇情也算是跌宕起伏,套路是完全照搬走進科學的。

“我喜歡聽《天仙配》,要唱《天仙配》!”不少村民大叫道。

這個時候舞臺上出現一個邋遢的中年人,他笑道:“趙裡的父老好,本人吳越,是《家禽大王》的編劇,剛剛聽到很多父老討論《家禽大王》的劇情,在下親自說明情況,父老有什麼疑惑的地方可以親自說出來.”

“首先火炕孵化法是真的,這是天子想出來的方法,我們農家十幾位師兄弟實踐,已經成功了,用這樣的孵化法,我們一次能孵化出500個雞子.”

扶蘇對這樣的劇情不感興趣,但村民們卻看到津津有味,這就是在講他們自己的故事啊,不少村民都在暢想自己家有幾萬只雞鴨鵝,那會是什麼樣的生活?

“真有這麼多家禽在手,我一天三餐,天天吃雞鴨鵝.”

一個村民感嘆道。

只有吳越在苦笑了,百姓不願意思考,他們習慣於把一切推給一個權威,然後交給那個權威幫他們思考。

團長蔣麗對這些情況也習以為然道:“這次帶過來的是新曲目,天子讓我們編排的《致富經》上的戲曲加《家禽大王》”

還有那個火抗孵化法,神話故事都沒編得這麼離譜過,沒有雞鴨來孵化,這蛋怎麼可能自己會孵出來?”

“你這是像過皇帝一樣的生活!”一個村民鄙視道:“我就不像你這麼貪心了,留著雞鴨鵝下蛋不好嗎,一天下上萬個雞蛋,我吃兩個就足夠了,剩下的賣錢不更好.”

“現在天子在上林苑建立了一個大型家禽廠,就是用這種孵化方法,孵化出近10萬隻雞鴨鵝,現在上林苑家禽場,每日可以產上萬雞鴨鵝蛋。

所以雲燁這個人是假的,但這個家禽場卻是真的.”

“火炕孵化這到底靠不靠譜,這孵化不都是要靠雞鴨,什麼時候聽過有火炕孵化?”

“《家禽大王》?”扶蘇聽到這個曲目如此粗鄙,就明白了,這應該是朝廷推廣農家的曲目了。

“是啊,這戲曲看的跟神話故事一樣,一個養雞的還能成貴族當大官,那我們這些種田的是不是也能成貴族,當大官.”

但養殖用天子的話來說,是要講科學的,不思考就不會進步,遇到問題就不會解決,教育百姓果然是任重而道遠啊。

吳越繼續道:“現在朝廷有一個政策,6只雞子,2只鴨子賣1錢,一隻鵝子賣2錢的價格販賣你們,一戶可得30只雞子,10只鴨子,2只鵝子,有這需求的可以來我這裡報名,三日後就會送來這些家禽,一手交貨一手交錢.”

“如此便宜?”吳越給的價格只有市價的一半,這個時候連扶蘇都相信漢帝是真弄出火炕孵化法了。

“老朽要定一些家禽.”

江濤馬上說道。

今年糧食價格低,他本就有想要多養一些家禽,一來消耗一些糧食,二來家禽的價格也更高,對江濤來說更加划算。

現在有便宜一倍的家禽苗,

他當然報名了,反正這些加起來也不過是24錢,這點小錢趙裡的村民還是拿得出來的。

“我們也要定.”

其他村民也踴躍報名。

其實已經有很多村民多養了雞鴨,現在聽到有更便宜的雞鴨苗,他們當然想要。

一個小小的趙裡就定下了三千多的雞子,上千鴨子,和兩百多鵝子。

江濤更是說道:“為什麼只有這麼點,老夫想要養更多雞鴨鵝,你給老夫定個十倍家禽數量.”

十倍也不過240錢,這點錢財江濤還是拿的出來的。

吳越苦笑道:“老人家,這些天子給整個關中百姓的福利,十萬家禽看上去多,但也只夠幾千戶分的。

您要的多了其他人就沒有分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家禽不是越多越好,養的越多越容易得雞瘟,我現在朝廷是沒有辦法治療雞瘟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預防.”

江濤緊張道:“怎麼預防?”

吳越道:“散養,只要數量不是太多,就不容易發生雞瘟,即便是發生了損失,也在您家裡承受範圍之內,要是這一次是死了幾百只雞鴨鵝,只怕老人家伱也承受不住啊.”

江濤一想也是,養的多了,出現雞瘟,他可承受不住。

吳越繼續說道:“您要想養多,也不是不行,晚輩這裡有一本《養殖大全》是我們農家記錄養殖技術的書籍,您照著這的養可以減少很多困難.”

江濤道:“這書多少錢?”

“100錢”

江濤皺著眉頭,卻沒有再說話了,幾十只家禽子也不過24錢,一本書卻要100錢,他是不願意出的。

吳越道:“老人家如果您只想養幾十只雞鴨的話,賺點家庭的開銷,憑經驗是足夠的.”

“您要養足夠多數量的家禽,就必須要看這上面的學問,這本《養殖大全》是我們農家三十幾個弟子積累經驗寫出來,只要一百錢是絕對划算的.”

只可惜吳越的這番話算是對牛彈琴了,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家禽苗,江濤是欣喜若狂,但對於薄薄的《家禽大全》,江濤卻覺得吳越在欺騙自己。

扶蘇拿出一吊錢道:“在下能要現在購買這本書嗎?”

吳越笑道:“當然可以了.”

說完就把書籍給他,看扶蘇是一個讀書人說道:“這本書籍最珍貴的學問就是火炕孵化法了,你要是學好了,5年之內成為一方豪商不成問題.”

而後他看向四周的村民搖搖頭道:“他們都不識寶,只覺得這些家禽苗金貴,卻不知道這戲曲內學問才是最珍貴的.”

“陛下知道天下的百姓不通文字,採用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把學問教導給他們,但他們卻一點都不珍惜啊,看了也就是看.”

扶蘇道:“即便此時不理解,日後他們終將會理解,這個天下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差,他們是能感受到的,學問終究是有個接受的過程,只要百姓記住了,終有一天這些學問是會大放光彩的,兄臺無需著急.”

被扶蘇開導之後,吳越心情好多了,他笑道:“我農家研究養殖也就是3-4年的事情,算不得經驗豐富,兄臺也可以自己專研,要是有所得,我等可以相互交流.”

扶蘇點點頭。

當晚,吳越把自己記錄好的訂單交給一個手下,這個手下再跑到上林苑去準備家禽。

像吳越這樣的戲曲團,在關中有8支,他們唱完戲曲之後就會像吳越一樣,推廣上林苑的家禽子,靠著低廉的價格,還有徐凡這幾年積累下來的威望,關中百姓購買家禽子非常踴躍,像這樣的場景在整個關中到處都。

關中,上林苑。

“嘰嘰嘰嘰”的聲音異常嘈雜,在一個火炕上有幾百只毛茸茸的小東西。

商農欣喜笑道:“有了溫度計之後,火炕孵化法的成功率從原本的六成多,增加到現在的九成五了,這個方法推廣之後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吃肉了,我大漢距離大同世界又近了一步.”

兩年前徐凡就把火炕孵化法告訴了商農,商農也實驗成功了,但這個方法價值不高,想要掌握孵化的溫度太難了,溫度高了會容易燙熟雞蛋溫度低了孵化不了,更加不要說溫度還要保持幾十天時間。

即便是農家弟子仔細照看,成功率也是非常低,所以在陳郡就沒有普及開了,一半的家禽苗失敗率對百姓是難以承受的,他們情願用家禽來孵化。

而當徐凡弄出玻璃之後,溫度計就只是技藝問題了,在大漢這個時代,科技的很多材料,理論,但技藝這個時代的工匠和兩千年後的八級工是沒有區別的。

徐凡對著工匠說了溫度計的製作方法,很快一個簡單的水銀溫度計就被製造出來了,上面沒有太多的刻度,只有一個適合孵化的刻度,但這已經足夠了,火炕加上溫度計,孵化的效率頓時暴漲。

徐凡在上林苑的養殖場弄了不到半年時間,家禽數量就從上千百飆升到數以10萬計。

現在第一批家禽已經開始產蛋了,每天多的時候能收穫上萬枚雞蛋,少的時候也有幾千枚。

徐凡道:“孵化用的火炕要多建造一些,不要怕浪費,整個關中有上百萬戶農戶,一戶需要30只雞苗,這就是3,000萬的需求,我們的孵化場還遠遠不能滿足整個關中的需求.”

徐凡是把上林苑當成關中的家禽基地,現在這個基地每天能出的家禽苗有五百左右,這個數字對一個養殖場來說已經非常高了,但對於整個關中來說,確實不值一提了。

從徐凡開始販賣家禽苗開始,不到一個月時間,上林苑的幾萬家禽苗就被販賣一空。

所以徐凡想要繼續擴大孵化的規模,最好每日可以孵化幾千家禽苗。

商農道:“陛下的恩德不可只惠及關中一地,中原河北,江淮之地的百姓也應該感受到陛下的恩典.”

徐凡道:“這就要看你農家的本事了,光這個基地就用了300農家子弟,上千幫工,你能找到有足夠多經驗的農家子弟,朕當然願意在天下推廣.”

這下商農都不說話了,想要培養一個合格的農家子弟,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是不夠的。

而後徐凡可能道:“關鍵是要他們自己學呀,朕已經透過戲曲,把火炕孵化法,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天下的百姓,但卻沒有幾個百姓願意學,從趙高那邊傳來的訊息,這一個月溫度計的出貨量還沒突破百支。

百姓不願意學,朕又有什麼辦法.”

想要學會火炕孵化法,溫度計是最核心的器械,徐凡為了助農,已經把溫度計的價格打到了300錢一支,這已經是成本價了,但沒有人買,徐凡也是如此奈何。

兩人嘆息一陣之後,徐凡反而安慰商農道:“慢慢來吧,只要有成功的例子,百姓們是願意跟著學.”

對於大漢百姓的學習能力,徐凡是非常自信,當年富士山蘋果,是以奢侈品的身份來的,最後變成了白菜價。

後面還有家電行業,不到10年也被打成白菜,光伏行業,手機行業都是這樣。

大漢五年十月二日,長安城,趙裡。

一隻十幾人的馬隊,從馳道快速來到趙裡之外。

趙裡的田地大部分都被收割完了,一大群剛剛朝廷下發的雞鴨苗,在田地當中覓食,幾頭老牛悠閒的坐在一旁反芻的青草,不遠處還能傳出童子讀書的聲音,一片舒適的桃源之景。

為首的人笑道:“還是關中的變化大,我們上郡只有一些茅草屋,即便是在治所也看不到幾棟磚瓦房,趙裡一個小小的鄉村,卻有一半的房屋是磚瓦房,這一個鄉村都比我們城市富裕.”

“郡守,現在上郡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再發展幾年,我們上郡未必不能成為天府之國.”

後面計程車兵道。

曹性笑道:“這就在說大話,我們上郡有幾里水渠,關中卻遍佈水渠,一個小小的鄉村都有一個水渠,以朝廷對關中的投入我們上郡怎麼比.”

說完曹性帶著他們一群人進入了趙裡。

“這位客人找誰?”王文警惕的看著曹性他們。

曹性笑道:“某是扶蘇的朋友,來這裡是找他的.”

王文道:“趙夫子在小學,我可以帶你去找他.”

曹性笑道:“多謝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扶蘇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一群童子跟在後面搖頭晃腦的讀著。

曹性聽到這些讀書的聲音,並沒有進入學堂,而是讓人牽著馬在外面等候。

扶蘇發覺外面的情況對學生道:“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了.”

學生們起來對扶蘇行禮道:“夫子再見.”

而後一個個嬉笑打鬧的離開了課堂。

扶蘇除了看到曹性行禮道:“卻不知道郡守到訪,真是有失遠迎.”

曹性笑道:“你們兩兄弟可是有點不厚道,我當初把胡亥放了,一點沒為難你們兩兄弟,結果你們卻把這點事情宣揚的天下皆知,這一次上計,只怕某的情況難了,這可都是拜你們兄弟所賜.”

曹性的確有想教訓扶蘇兩兄弟的意思。

此次上計之後,大漢的郡守都要調動,已經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各地的太守們自然不會事到臨頭才接受任命,他們想盡辦法打聽朝廷內部對他們的評價,還有調動的地方。

曹性是陳郡元老,自然也有自己的渠道瞭解朝廷的任命。

他扣壓商旅的事情,雖然本意是好的,後果也不算惡劣,但陛下仍給了他粗暴執法的評價。

此次上計之後要留下來學習。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拯救炮灰系統【快穿】

橙小啵

道師蕭晚道

我愛吃吐司

風雪來時處,魂歸輪迴裡

一個又又

溫柔校草愛上我

涼城小一

當玄學大佬成為豪門棄女

酥黃獨

夏冬春魂穿如懿:驍勇整頓後宮局

小蘿蔔泥糖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