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宣傳的力量第三更,求訂閱

巴斯托涅仍然在堅守!

12月7日,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巴斯托涅這個比利時小鎮,突然登上了美國的報紙頭條。

從紐約時報到華盛頓郵報再到波士頓先驅報,從東海岸直到西海岸,幾乎所有的大報社都在頭版報道了巴斯托涅之戰。

廣播電臺裡同樣也在講述著這場戰役。

不是阿登戰役!

而是“巴斯托涅戰役!”

這是一場史詩性的戰役!

擁有五個師的德國裝甲軍正在進入巴斯托涅,而在那裡僅僅只有幾千“美軍”,他們的手中只有步槍、迫擊炮,而德國人卻是整整一個裝甲軍。

此時在美國幾乎所有城市的街頭巷尾,所有人都在談論著這場戰役,談論著這場戰役中英勇“美軍”。

6000VS70000!

輕步兵VS裝甲兵!

只要一想,就他媽的刺激。

而這次,艾克做出的決定或許是符合軍事上的需要,但是從政治上來說引發的後果是難以預料的。

什麼是啞巴吃黃連?

現在的五角大樓就是這樣。

翻看著手中的資料,羅斯福繼續說道。

意志VS鋼鐵!

“是的,總統先生,現在全美國,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巴斯托涅,所以我已經命令艾克,必須儘快打破德國人對巴斯托涅的包圍。”

在他那篇史詩性的新聞報道中,德軍是何等的強大,巴斯托涅的美軍是何等的弱小。他用華麗的文字的描述了什麼是螳臂當車,是什麼是以卵擊石。

“我們必須要向英國解釋,婆羅洲警備隊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這可真是一個麻煩事,丘吉爾那個傢伙,肯定會大作文章的。”

聽馬歇爾提到艾克,羅斯福長嘆道。

“我們甚至都沒有辦法向外界解釋,巴斯托涅的守軍,只是群穿著美國軍裝的中國人”

6000VS70000!

“現在全美國都在關注巴斯托涅,甚至我,作為總統,也要向他們致電鼓勵,艾克用他們守住了巴斯托涅,而李,那傢伙卻把巴斯托涅變成了象徵,就像阿拉莫一樣,現在的問題,其實已經不再救援巴斯托涅的問題,而是”

同樣錢還可以讓那些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大咖們,用飽含熱情的文字去描寫巴斯托涅之戰。

每天,美國的報紙與廣播,都會在頭版插入“巴斯托涅之戰第X日”來提醒美國人巴斯托涅的英雄們,仍然在堅守著,他們仍然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對抗著德國人的坦克、飛機以及重炮。

最終輿論的壓力傳遞到了五角大樓,當然,也傳遞給了白宮。

“解釋?”

但,絕大多數時候,錢是萬能的。

在他的描述裡,德國的第47裝甲軍簡直就是撒旦在世界上的代言人,在戰爭之初,他們作為入侵俄國的急先鋒,一路直指莫斯科,儘管德軍一次次的失敗,但是第47裝甲軍總能力挽狂瀾,總能擊退俄軍逃出生天,這支裝甲軍簡直就是東線的“不死軍團”,是在任何時候,都會讓朱可夫、崔可夫等俄國元帥們心生畏懼的德軍精銳。

面對總統的指責,讓馬歇爾急忙為自己的心腹解釋道。

羅斯福反問道。

可是這些手持步槍的步兵不僅沒有失敗,還成功的堅守了這座城市!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在美國的報紙上,壓根就沒有巴斯托涅的新聞,甚至就連德國人反攻,也只是出現在報紙的角落裡。

“總統先生,艾克必須要考慮整個戰局,如果他不使用這支力量,我們很有可能輸掉這場戰爭,這才是艾克最關心的事情。”

索爾茲伯裡終於成功的讓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話,他又一次書寫一篇精彩至極的文字向美國報界展現了他的歸來。

在橢圓形辦公室裡,馬歇爾這位在幾個月前的醜聞勉強保住了參謀長一職的五星上將,語氣中充滿了無奈,他真的很惆悵啊。

在他的筆下,巴斯托涅是一個遍地英雄地方,為了能夠讓文字更加精彩,他更為誇大了德軍的兵力第47裝甲軍,成為了一齊編滿員的,裝備著大量讓人望而生畏的虎王以及黑豹坦克。甚至就連其士兵也都是從東線調過來的身經百戰的精銳。

相比於總統擔心政治上的後果,馬歇爾更關注的是軍事問題。

對於這個道理嘛,羅斯福自然是非常瞭解的,他幾乎從來不會去幹涉前線將軍們的決定,但是做為一個政客,他必須要考慮到那些將軍們做出的決定所引發的政治後果。

“總統先生,我想最終問題總會得到完美的解決,畢竟,丘吉爾先生,很清楚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打破對巴斯托涅的包圍!這才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

在他的描述下,巴斯托涅之戰變成了一篇史詩。

是誰在幕後推動這一切?

肯定是李毅安那傢伙了!

不過他們這會絕對沒有想到的是巴斯托涅的那支“盟軍司令部特遣隊”只是一群穿著美國軍裝的中國人。但是新聞傳播之後,一個自然而然的效果出現了。

“現在幾乎每天都會有記者追問,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打破德國人對巴斯托涅的包圍,什麼時候,那些英雄才會得到救援。”

作為美國作家協會副會長的他把他在文字上的造詣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用盡了他所有的華麗詞藻和施展出他所有的煽情功夫試圖讓人們相信,在巴斯托涅的“美軍”遇到了一個多麼強大的敵人在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的如此強大與邪惡的敵人。

“艾克壓根就不知道,他中了的那傢伙的計,那傢伙是個商人,想要從他的身上得到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

“那是艾克考慮的事情,但是,艾克他並不知道給自己惹了多大的麻煩。”

他用盡他所有可以使用的文字把第47裝甲軍塑造成為德國最強大的軍團,而巴斯托涅正是這個最危險最厲害的敵人志在必奪的地方。

不對,是隻要一想,就知道結果,這注定是一場悲劇,等待他們的註定將是死亡,是失敗。

想到戰役結束之後,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後果,羅斯福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兒。

錢可以解決許多問題,比如,可以讓包括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在內的報紙在頭版刊登巴斯托涅之戰。

雖然和李毅安沒打過幾次交道,但是政客敏銳的直覺,讓羅斯福意識到,這件事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如果沒有人在幕後操縱的話,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報社、廣播臺報道巴斯托涅之戰?

“那樣解釋的話,是不是告訴外界,因為是中國人,我們就不需要盡全力打破德國人的包圍,救援他們嗎?”

人類VS坦克!

而所有華麗的詞藻,最終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為了襯托出巴斯托涅守軍的英勇,在他的描述中,巴斯托涅英雄們,用血肉之軀阻擋德國人的坦克,他們在雪地中與精銳德軍撕殺。

這本身就充滿傳奇色彩,一夜之間,巴斯托涅成為了美國輿論的中心,美國的新聞記者們當然樂意描述自己的英雄們,於是乎,從報紙到廣播,人們聽到的是巴斯托涅,談論的是巴斯托涅。

在這些人中最為賣力的是索爾茲伯裡,這個剛剛從莫斯科回來的美聯社新聞記者,曾經去過列寧格勒採訪,相比於其它人,他對圍城戰有著更直觀的瞭解。因為新聞線索有限,為了對得起5000美元的稿費,他將許多在列寧格勒採訪時獲得的線索,嫁接到了巴斯托涅。

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美國和英國之間的關係,而這也是一直以來羅斯福竭力避免的事情。

但是現在。羅斯福也很無奈啊。

畢竟艾克做出來的決定,是符合戰爭形勢發展的最佳選擇。

需要解釋一下,巴斯托尼是為了給下一步鋪路,就是重返婆羅洲。所有的一切核心都是為了更好的回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戀與說唱

雪Athena

消失的真兇

飛 翼

寂靜之名

求理

又是一個秋季

想做懶大王

懶得起名字可能是末日

往後餘生上上籤

年代遊記

匿名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