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輸出教育第一更,求訂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無論是任何建設,都離不開人才。

而世間最難的,最漫長的就是人才的培養,儘管南洋靠著從德國、義大利甚至還有日本挖來的人才,實現國家科技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但是任何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這些外來的助力,早晚有一天會離開,會老去。

所以,早在5年前,也就是剛“返回”婆羅洲的第一時間,李毅安就規劃建設了南洋大學,至於教授基本上都是從德國招募的。

大學建了,教授有了。

學生從哪裡來,當然是從唐山招生了,南洋大學的第一批學生7835人,除了少部分特遣隊員和南洋僑民之外,生源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唐山。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儘管古晉王家大學、永寧、永安、太平以及中興、東寧等大學的先後開辦,但是在生源上並沒有遭遇任何問題,畢竟,唐山的中學生還是非常充足的。

“當時,我們的生源主要來自唐山,雖然抗戰影響到方方面面,但是教育卻得到大發展,三六年在校中學生為48萬餘人,但因當局和教育同仁的努力,至抗戰結束,在校中學生數量不降反增至120餘萬。高等教育在校學生數,也是不降反升,從戰前的4萬餘人,增至四五年的8萬餘人,而這還僅僅只是大後方,如果再加上光復地區,中學生和大學生的生源還是非常充足的”

在永寧大學的校園裡,一邊陪著大統領漫步,蔣夢麟一邊稟報著眼下他最為關心的另一件事。

“所以,當時我們並不擔心生源問題,唯獨擔心學校的硬體問題。”

作為永寧大學的校長,蔣夢麟是三年前隨宋先生一同辭職,然後受其的邀請來的南洋,參與了永寧大學的建立,當時他最擔心的並不是教授,而是包括宿舍、教學樓尤其是教育裝置在內的硬體。

不過僅僅過了幾個月,他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大學的建設速度很快不說,就連教學裝置也都是世界一流的,絕大多數都是從美國定購的最新型的教學器材。

也正因如此,他才雄心萬丈的想要創辦南洋第一學府想要和南洋大學競爭一下,靠著唐山的名望,在招生他有著天然的優勢,於是乎,在短短三年內,永寧大學在南洋就成為了不遜南洋大學的存在,至於研究生院,更是雲集著四千餘名來自唐山的優秀學子。

可也就是在這時候,唐山劇變讓他的雄心壯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生源沒了。

也正因如此,在大統領到來之後,蔣夢麟特意提到了生源問題。

“現在,南洋雖然有幾十萬中學生,但是今年只有不到萬高中畢業,明年只有萬,後年只有萬人,要等到五五年,才能重新突破10萬人,這勢必會影響到各個大學的生源,所以如果不解決生源問題,我擔心我們的高等教育是難以為繼的,雖然這幾年生育率可觀,可是總不能等到十幾年後吧。”

聽他提到生源問題,李毅安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說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這幾年都是靠臨時學校來補充生源,可是臨時學校裡的學生一共就那麼多人,等級到他們畢業了,生源也就斷了。”

李毅安口中“臨時學校”是從唐山招來的“流亡學生”,他們既有小學生,也有初中生,還有高中生,都是因為唐山局勢的變化,從各地往南方、江南逃亡的學生,足足有幾十萬人之多,他們到了南方後遇到很多生活以及教學上的問題,於是南洋就派人遊說他們來南洋,後來就有了大批的師生來到了南洋。

在他們抵達南陽之後,就被安置在各地的臨時學校之中,在那裡繼續接受教育。

“國王學校呢?國王學校應該還有一些生源。”

李毅安特意提到了國王學校,當年國王學校在招生時,就把那些學生中的小學生以及初中生招入學校,現在他們中的一些人也已經讀高中了,不過他們並不在教育部的統計範圍內。

這也是國王學校最為特殊的地方,獨立在國家的教育體制之外,當然那裡所實施的教育方式也是階段不同的。

“回頭我讓國王學校和教育部門對接一下,統計一下這幾年有多少高中生。”

李毅安說道。

“閣下,國王學校說到底,和大學也是一樣的,也是無根之萍,沒有唐山的補充,畢業一批少一批。”

蔣夢麟毫不客氣的指出了國王學校也不是治病的根本,畢竟國王學校的生源和大學一樣都是來自唐山。

現在唐山那邊的來源已經斷絕了,大學的生源有問題,國王學校也好不到哪裡去。

接著說道。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非得擴大生源問題不可。”

“蔣校長,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招留學生吧。”

蔣夢麟直接了當的說道。

“東南亞華僑差不多一千餘萬,再加灣島、港島,招留學生應該能解決一部分問題,能多招一千人,就多招一千人,如果有必要的話,我認為應該僑校實施補充,鼓勵舉辦僑民中學,就像,教育部把三寶顏和泗水的學校納入管理範圍一樣,我覺得,只要當地條件允許,我們就把僑校辦起來,納入到教育部的管理範圍,派遣教員,提供教材,充分利用起僑胞的資源,甚至還可以在美國、古巴設立僑校,總之一句話,充分利用各地僑胞人口資源。”

與另一個時空到了灣島後,從事農業復興,進而主張限制人口不足,到了南洋後,一開始蔣夢麟還不明白南洋為什麼鼓勵生育,但是透過過去三年的觀察與瞭解,他意識到南洋鼓勵生育的根本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即便是現在,人口已經突破3700萬的時候,伴隨著產業的興盛,勞動力仍然是緊張的,以至於實業界都在報紙上呼籲進一步加大引進外來勞動力的力度,以緩解南洋勞動力緊張的局面。

這也讓他的人口觀點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口多並不一定是負擔,只要有產業吸納過剩的勞動力,看似眾多的人口就有可能變成紅利。也正因如此,他甚至反思了自己的人口觀,並且寫信給舊事同僚,一同探討這些問題。

而現在,南洋大學生源緊張的局面,本質上還是因為人口不足。畢竟,當年,南洋大學的招生是面對整個唐山的。現在既然唐山那邊的門打不開了,那就在海外僑胞中想辦法吧!

“支援僑民教育”

思索片刻,李毅安說道。

“嗯,支援僑民教育,確實非常有必要,無論是擴大生源的角色,還是保持我們的民族傳統,弘揚民族文化的傳承上,都是很有必要,嗯”

頓了一下,李毅安又說道。

“回頭由教育部制定一個章程,先在南洋建立僑校,推行僑胞的華文教育,不過”

扭頭看著蔣夢麟,李毅安說道。

“現在和過去不同,僑校教育恐怕會有阻力的,尤其是隨著殖民時代的結束,本土化將會是殖民地未來的大方向,除非”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寶可夢小精靈之超級小精靈助手

就生吃西紅柿

快穿之我是數學渣滓卻攻略瞭解析

小派x

冥王大人

妍與熙

玄臨九天

隨風吟

王爺,別來無恙啊

喜歡秤星樹的南千秋

重生開局:她覺醒了天蓮聖體

寒江獨釣雪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