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聚沙成塔第二更,求訂閱

雖然一下子湧入了一萬五千多移民。

但是東寧這邊早就有了準備,畢竟,對於大規模移民的到來,南洋早就輕車熟路了。那些簽署僱傭合同的勞工,直接乘車被送去城外的勞工營地,在那裡接受培訓。

至於剩下的七千多人,願意租房則有房產中介們負責接待,想要住店的,會有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到什麼地方住旅館。

儘管海關大樓內外顯得很是擁擠,但是在貨幣兌換點,卻沒有幾個人,對於這些早就習慣了在黑市兌換貨幣的滬城人來說,他們才不會在這兌換官價呢。

因為過來的人太多,沒有挑選的餘地,劉中洲一家人租的房子只是間三室一廳的公寓。

雖然如此,可對於初到異鄉的他們來說,已經很滿意了。

在三個孩子找自己房間時,中介從包裡拿著厚厚一疊紙。

“這是戶籍登記表格,劉教授和家既然要在東寧久留,照這裡的規矩是要報個臨時戶籍的。這是官方的規定,沒有臨時戶籍,就沒有配給冊,沒有配給冊就買不到米麵油鹽。”

中介的話讓劉中洲詫異道。

在中介離開後,關上房門,劉教授一家人,才進臥室,拉上窗簾,拆開衣服,將系在腰間布帶取下來,裡面無一例外都裝著金條。

“謝謝警官,有勞兩位警官了。”

所以,在回答時,他們一家人自然是小心翼翼的如實回答。

儘管如此多的問題令人反感,但是警官的臉上卻有著不容辯駁的神情,因為之前中介已經告訴過他們:複核戶籍的時候絕不能拒絕回答,否則報不上覆核,拿不到臨時身份證,在南洋就無法生存。

有的人需要找的是工作,而有的人並沒有這個需要,相比於工作,他們在尋找的是投資的機會。

雖說戶籍登記表上已經十分詳盡,可是這兩名警官依然不厭其煩的問了許多問題,包括他們從哪裡來,家裡還有什麼人沒來,在唐山時從事什麼工作。家裡有沒有親戚從政,有沒有親戚從軍。總之事無鉅細,全都一一問個明白。

“還好,還算順利,這兩天就去把戶口上了,然後,再去找個工作。”

將登記表遞給劉教授後,中介又特意給了他們十張配給券,在今明兩天內,這十張配給券就是他們一家人的伙食。

“劉教授,南洋是富,可是每個月都有上百萬人過來,如果不實施食物配給制,難免會有奸商哄抬物價,實施食物配給,還是為了保證大家的利益。”

第二天,一直等到傍晚,才有警官上門來核實材料。戶口紙都已經填好,照例由警察來逐一核對登記――因為他們現在沒有固定住所,所以落得是以出租公寓為地址臨時戶籍。

差不多問了半個小時,在他們互相確認簽字之後,問話的警官才給他們填發了臨時身份證。

將金條收好之後,劉中洲才對家人們說道。

報了戶籍,領了身份證。警官們便告辭了。劉教授恭恭敬敬的送他們出去,回來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

解釋著,中介又說道,

“明天派出所的警官再來會來這裡給諸位複核登記,請你們務必都在家裡等著,不要出門。免得誤了公事,到時候多有不便。”

“這是臨時身份紙,有效期只有15天,你們要在15天內到派出所去辦理正式身份證,去之前要去照相館拍照,知道嗎?”

“南洋不是很富庶嗎?怎麼實行配給制啊?”

“好了,往後這就是咱們的家了,明天登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一些,知道嗎?”

過去的幾年間,唐山那邊戰火紛飛,面對激烈的戰火,許多地方上有財有勢的財主,紛紛逃往城市,而伴隨著戰事的發展,就連一般的中小地主在鄉間也是無法立足。

於是他們也紛紛逃往城市。於是不少人家便變賣家產,居家遷徙到武昌、金陵以及滬城等地來躲避戰火。但是很快,面對時局的變化,他們又坐上了船,與大陸相隔數千裡的南洋,成為了老財們最後的躲避戰火之地。

南洋的富庶、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傳聞,早就經過報紙、雜誌以及電影在大陸上傳了好幾年,過去來的都是青壯窮人,那些有錢人有誰願意拋家舍業來南洋呢?

對於南洋,他們頂多也就是在電影裡雜誌中和報紙上稍有了解,或者就是用了些南洋貨,所以對南洋的瞭解稍微多知道一些。

所以,現在當他們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時,花高價買船票跑到南洋的富人老財出也不在少數,甚至現在穗城那邊往長安的飛機,每天都往來十幾個班次。飛機上坐著的都是粵省甚至湘省等地的富商老財。

現在中興、永定和東寧三地,雖然對於南洋本島來說,相對偏遠了一些,但卻也聚集了不少來自滬城以及蘇南等地的富商、財主。

他們願意移民到南洋,民政部門並不反對,畢竟南洋原來對移民一貫是歡迎的。何況這些富商、地主的手裡都握著大量的資金,現如今在南洋安家落戶,不僅能夠刺激消費,而且還能夠帶動東部三區的經濟發展。

畢竟,東部三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而這些人的到來,確實帶來了大筆的資金。

因為東寧聚集著不少懷揣著大筆資金的富人,於是東寧“實業總會”便應運而生了,開設這家商會的目標,就是為了引導這些富商投資實業,其實,也就是向人們提供投資資訊的地方。

一開始這些富商和在滬城時一樣,只是投資公債,不過很快也有一些人開始投資實業,畢竟,他們之中的不少人,本身就開辦工廠、公司,或者有這方面的管理經驗。再加上南洋鼓勵實業,投資實業不僅可以獲得廉租廠房,而且還有貸款優惠,甚至就連購買機器,也可以分期付款,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實業,迅速成為了本地的熱門。

和許多初來乍到的富人一樣,周昌仁也來到了實業總會,實業總會位於東寧省通產廳的二樓,雖然才是上午十點,可是這裡卻已經聚集了一群人,操著滬城、寧波以及蘇南口音的人們,他們或是看著“投資手冊”,或是在那裡高談闊論:“紗廠”,“服裝廠”,“玩具廠”、“電子廠”之類的話聲接連不斷的傳來。

“今年美國棉花豐收,為了刺激棉花出口,美國政府向南洋提供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用於購買美棉和機器裝置,現在正是投資紡織廠的大好時機”

人們在那裡高談闊論著著,聲浪震得人耳聾,中間更夾著或是贊同,或是反對的聲音。

周昌仁前腳剛一進入大廳,就立即有人上前拱手道。

“哎呀,周老闆是什麼時候來的。”

“喲,真的是周老闆!”

不一會,他身邊就聚集了一群人,被圍於中間的周昌仁,一邊和他們招呼著,一邊說道。

“剛到,剛到,前些天乘“昌達號”剛到的東寧。”

“那周老闆是打算在東寧長住?還是”

面對故友的詢問,周昌仁無奈道。

“徐老闆,您笑話我不是,現如今東寧與長安之間班輪還沒開通,只有往來貨船,班機也只有軍機,周某初來乍到的,又怎麼能去得了長安,”

他這麼一說,周圍的人無不是一陣贊同,也有人忍不住抱怨著南洋官廳打得一手好算盤,把他們往東寧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一扔,然後,不管咱們樂不樂意,都得掏銀子幫他們搞建設。

當然也有人在一旁反對說他那點銀子,人家壓根就瞧不上。

不過也有人跟著說什麼有人可不就瞧的上嘛。

眼見眾人馬上就要吵了起來,周昌仁連忙說道。

“既來之則安之,諸位怎麼想,周某是不知道,可我已經打定主意,要這住了,況且這東寧,也不差啊,雖然比不上長安,可你沒瞧見東寧鋼鐵公司嘛,投資整整億元,規劃產量500萬噸,再加上其它的幾十個大專案,將來東寧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啊。而且這裡距離美國更近,將來對美出口,從運費上來說,那也是非常划算的。”

雖然剛來這裡不到一個月,可對東寧的將來,周昌仁有他自己的看法,他這麼一說,周圍的人細細一想,似乎還有那麼幾分道理。無不是紛紛說道。

“周老闆不愧是周老闆,一語點醒夢中人啊,不知,周老闆打算投資什麼行當?”

面對眾人的詢問,周昌仁笑呵呵的說到。

“這個暫時還在觀望中,不過東寧這邊,正在實施大建設,想來無論投資什麼樣行當,都必定是大有前途!”

嘴上這麼說著,周昌仁看著大廳裡的百餘位或是頗有名聲,或是頗有財力的朋友、同鄉是,他的心裡忍不住也冒出了那個念頭南洋該不會真的是要用他們的錢來個聚沙成塔,好建設東寧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三次世界大戰爭

一道蒼老的太公望

拉妮的王

第七號修復者

嗯?怎麼變成了貓娘?!

容與愉於

神明誕生之時

錦衣夜行燕貳

穿書:瀟瀟暮雨子規啼

出雲hanna

半妖公主太無情

酒酒恦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