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人類命運改變時第二更,求訂閱

很多時候,突然的靈光一現,會改變一切。

發明往往都如此,只不過李毅安的發明,並不一定是靈光一現,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是巨人的肩膀,肯定是能夠改變的一切的。

氧氣鍊鋼,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不值一提的發明,但是在歷史上,52年,在奧地利誕生了第一座原始的頂吹氧氣轉爐,然後在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內,頂吹氧氣轉爐鍊鋼法就淘汰了幾乎所有的平爐鍊鋼工藝。

也正是這個發明,讓鋼鐵變得更加的廉價。而且它還會在各行各業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及應用。

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會改變世界。

但是真正改變世界的是什麼呢?

47年的人們,壓根就不知道,人們還在用傳統的思緒去看待所有的一切鋼鐵就是國家。

這句話在47年之前,這麼說,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事實上,在歐洲的重建過程中以及蘇東集團與西方集團的對抗之中,後者都把以鋼鐵為核心的“黑色工業”,放到了一個關係國家命運的高度。

每當提到工業建設的時候,人們總是會說我們生產了多少鋼鐵,多少煤炭,多少汽車,多少機械

總之,這個時代的強國就是如此的簡單隻需要堆積,再堆積就行。

只需要建立一座重工業工廠,然後不斷的堆積,複製就可以了。只要數量達到了,國家也就強大了。

其實,婆羅洲也是如此,從鋼鐵公司的一期工程,到二期,再到三期,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一切都是那麼的容易。

只需要國家進行投資,然後建立企業,然後生產,然後繼續複製,然後,就可以成為一個強國。

甚至,有時候都不需要考慮技術層次的問題。

畢竟,在很多時候,人們看到的是加法就是你有多少鋼鐵、多少工廠,有多少產能,只要你的工廠多,煙囪多,然後你肯定就是大贏家。

這可是有例子的,比如在戰爭期間作為盟國兵工廠的美國。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

以至於在47年的世界,人們都以為,世界還和兩年前一樣,可是他們並不知道,世界其實已經被改變了。

與蒸汽機帶來的工業革命,讓它一經問世時,就讓世人震的震撼於機器的力量所帶來的變革不同的是。

在它問世的時候,世人甚至,都沒有註定到它。

它就是省點電而已。

它就是電晶體,在它問世之初。

也就是這樣,沒有任何人能夠意識到,小小的電晶體,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因為,電晶體,就只是一個電子元器件而已,它和電子管有什麼區別?

幾乎所有人都這麼以為。

馬塔雷發明的電晶體,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僅耗電量非常低,而且壽命也很長啊!”

在得到“transistron”的測試結果後,楚澤有些不太淡定了,其實在過去的一年半里,除了像海綿一樣吸引著英美同行的理論成果外,他一在完善著對計算機的設計。

“雖然相比電磁繼電器式計算機,採用電子管可以進一步提高其效能,但是電子管的壽命低,故障率高,從工程學上來說,隨著電子管的數量堆積,它的故障率也是在不斷增加的,根據計算,如果採用4000個電子管,每天至少會發生幾十次以上。”

雖然還沒有實際製造計算機,但是憑藉過硬的工程經驗,楚澤得出了電子管計算機可靠性差的結其,其實,這恰恰是電子管計算機最大的不足的體積大、執行不穩定、極其耗電。ENIAC每天都要燒壞幾個電子管,需要維護人員從18000個電子管中定位到故障點,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修理。

在得出這個結論後,楚澤就開始想辦法設計亢餘以保證其在發生故障時,計算機仍然能正常工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物理期刊上提到的“transistron”,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第一時間以南洋大學物理系的名義,向太平大學購買了100支“transistron”,也就是電晶體。

試驗的結果讓楚澤在震驚之餘,立即推翻了之前的設計,決心重新設計計算機。

“我們要用它製造計算機!”

舉起手中的“transistron”,楚澤有些興奮的說道.

“它才是計算機的未來!”

“老師,這樣行嗎”

老師的決定讓江炳義嚇了一跳。

作為專案組的元老成員,說是學生,可在唐山時,他卻是專科學校的教授,與其它的學生相比,他顯得加加謹慎。

“很多人都在等待著我們的成果呢。”

江炳義的擔心,讓楚澤一愣,他扭頭看著張天奇,一直以來對外聯絡都是由其負責。

“學校裡並沒有督促我們,老師。”

他的回答,讓楚澤深吸口氣說道。

“好了,我已經決定了,如果需要解釋的話,我會向校方解釋,現在我們需要的是大約1000支“transistron”,和太平試驗室協商一下,看看他們最短在什麼時候能夠供應上,然後,先生們”

現在他甚至慶幸之前沒有把經費變成電子管。

環視著周圍,楚澤說道。

“現在,我們要開始自己的工作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像當時在家裡手搓Z1、Z2計算機時一樣,楚澤把試驗室變成了他的家,困了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休息一會,至於專案組江炳義、張天奇等人也都是如此,不過他們就是睡在摺疊行軍床上而已。

從推翻舊設計圖到設計全新的圖紙,是一個過程,而且還需要對“transistron”進行測試,就這樣,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這間試驗室裡的十幾個一直在那裡忙碌著,測試、繪製圖紙,推翻圖紙,直到最後定型。

直到聖誕節前夕,圖紙終於定型了,與此同時,太平大學那邊也交付了1000支“transistron”這是他們接到的最大的一筆訂單。

在接下的幾天中,試驗室裡裡的人們依然忙活著,幾乎達到了不眠不體的地步,但是他們的努力是值得,就在47年的歲末,世界上第一臺電晶體電子計算機,終於誕生了!

傍晚,楚澤說道。

“計算時間,12月30日,晚8時12分,Z5開始輸入指令。”

江炳義隨即將一條35打孔紙片塞入機器,計算是透過打孔紙片讀取指令,用電動打字機或打孔紙帶把結果輸出到紙面上。

全部使用電晶體制成的Z5計算機,它裝有800只電晶體,在執行時噪音顯得很輕微,耗電量簡直不值一提,只有區區300瓦功率,佔地也僅有不到立方米。

不過只是眨眼的功夫,就得到了計算結果,應該說不需要眨眼,因為他的加法計算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0000次以上,以至於在結果出來的時候,人們簡單不敢相信這個結果,畢竟,楚澤發明的Z4,每秒僅僅可以進行10次加法運算,換句話來說,它的運算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一萬倍。

這樣的結果又怎麼可能不讓人震驚!

在接下來的時間,他們不斷的進行測試,從最簡單的加法計算到非常複雜的計算,整整一夜的時間,他們就這樣不停的測試著,測試著這臺機器的極限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歸心何處

異類的白鴉

夢,生存

夜行者

九幽之王

沙字

星河浣劍錄

路邊的野貓

九桑劫

千荼歲

星際時代:給文明一點崩壞震撼

吾妻三月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