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柏林危機第二更,求訂閱

柏林,這是一座已經被摧底毀的城市,儘管戰爭已經結束了三年,但是在柏林的街頭,到處都是戰爭的創傷。斷壁殘垣之間,只殘留著一些佈滿彈痕的建築,沒有工作的人,在這裡苟延殘喘。

三百五十多萬柏林人,就這麼生活在這片廢墟之中,沒有收入、沒有工作的人們,靠著微薄的儲蓄或者典當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維持生計。

在這個時候,女人出賣自己的身體也不可恥,每到暮色降臨的時候,街邊總會站著一些塗著口紅的女人,招攬著過往的男人,看似歡笑的背後可能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養育。

當然這是女人的最後一步,但為了生活,並不可恥,就像投身於盟軍的懷抱中一樣,三年前他們還是互相撕殺的敵人,而現在,為了生活不知多少德國女人委身盟軍官兵,成為他們的情人。

對著鏡子仔細的化了妝,瑪麗深吸一口氣,儘管化了妝可鏡中的她,仍顯得很憔悴這是因為飢餓。

幾十分鐘後,她離開了家,步行來到幾公里外的一棟大樓,這座曾屬於官方的大樓,已經被外國公司收購,只花了可笑的幾萬美元。

但現在這裡正在招聘員工,和很多女人一樣,瑪麗也希望能夠得到一份工作,那怕只是倒咖啡也行。

面試的人很多,女人們都穿著她們最漂亮的裙子,化著最精緻的妝容,甚至還不少人都穿絲襪,看著她們,瑪麗不禁有些緊張,能得到這份工作嗎?

不知道等了多久,走廊裡的人越來越少,終於輪到瑪麗的時候,面試官問道。

“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先生,我叫瑪麗.施耐德,我曾經在一家公司工作過,做過打字員,我需要這份工作,先生。”

“這麼多人,那我為什麼要僱傭你?”

趙旭東問道,剛剛被任命柏林分公司經理的他,打量著眼前這個女人,這是一個很漂亮的女人,問道。

“我們只有47個崗位,但是卻有超過500個來面試,我為什麼要僱傭你。”

面對詢問,瑪麗想了想,直接說道。

“我很餓,先生,我昨天只吃了一根胡蘿蔔,前天也是,大前天也是,我已經有四天沒有吃過麵包了,先生,我真的很餓,只要伱僱傭我,我會竭盡全力工作的!”

這時她的肚子也跟著叫了起來,聽著女人肚子的“咕咕”聲,趙旭東看了她一眼,說道。

“好吧,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謝謝你,先生,先生,你一定不會後悔的。”

在瑪麗道謝後,剛準備離開時,趙旭東說道。

“瑪麗小姐接著。”

居然是塊三明治!

“謝謝你先生。”

面對瑪麗的道謝,趙旭東說道。

“我不希望你在工作前就餓倒在公司裡。”

飢餓,是柏林的常態,只是,這樣的一片廢墟之中,又有什麼樣的商機呢?

凝視著窗外的這片廢墟,看著宛如廢墟一般的勃蘭登堡門,趙旭東不禁有些茫然。

但工作就是工作,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儘管德國的局勢因為英美法佔領區合併而日益緊張,但是對於商人來說,無論局勢如何變化,似乎都沒有多少影響。

不過,該來的總會來的。進入6月之後,德國的局勢越來越緊張,先是美英法三國宣佈由6月21日起西佔區實行單方的新貨幣改革,然後俄國佔領軍長官索洛科夫斯基釋出“告德國民眾書”,書中稱英美法三國欲分解德國。在西佔區發行新馬克的第二天,6月22日,蘇佔區也實行貨幣改革。

儘管局勢驟然緊張起來,但是在趙旭東看來,這卻是一件好事。

“穩定的貨幣是經濟穩定的根本前提,新馬克的發行,有助於德國經濟的復甦,也有助於公司在本地拓展業務。”

23日,作為大柏林區代表的趙旭東給波羅的分公司總部,發去電報的時候,他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正處於什麼樣的旋渦之中。

次日清晨,當趙旭東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突如其來的電話鈴聲,將他從睡夢中驚醒。電話是副經理海克斯開啟的,他的聲音顯得很激動。

“趙經理,你在家嗎?快往窗外看。”

“什麼?”

“俄國人,俄國人他們封鎖了柏林!”

拖著電話走到窗邊,往外看去,遠處的街道上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了檢查站,荷槍實彈的俄國士兵在檢查站檢查著過往的行人。

很多人都被阻攔在檢查站的另一邊。還不等他開口,電話裡就傳來了副經理的喊聲。

“看到了嗎?現在所的水路、鐵路,都被俄國人切斷了,經理,我們現在變成俄國人的人質了!”

6月24日,俄國全面切斷西佔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只保留從西德往柏林三條空中走廊通道。

一架從夏威夷機場起飛的C95客機,正飛行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朝著美國本土駛去。C95的原型是薩沃亞馬爾凱蒂飛機公司製造的四發飛機,在公司整體搬遷到南洋後,工程師們便開始對飛機進行了大幅度的重新設計更強勁的發動機、強度更高的鋁合金。經過重新設計完善後,其效能介於道格拉斯的DC5和DC6之間,只不過它的航程更遠。

作為南洋航空工業公司的開山之作,其剛一定型隨即收到了婆羅洲航空公司的訂單,開始進入婆羅洲內部以及國際民航航線。

這架代號為“空軍一號”的C95,正是李毅安的專機,在柏林的局勢日益緊張的時候,他便開啟了又一次的美國之旅。

在飛機從夏威夷起飛後,李毅安就獨自一人坐在右後側的一張單人椅裡,然後專心致志地翻閱著檔案,處理著公務。

偶爾的,他還是會把視線投向海面,透過機翼下方的雲層,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去美國?

原因無外兩點第一,杜魯門正在進行他的連任選舉,做為朋友,尤其是心靈導師,李毅安有必要給予其支援,尤其是在外界不看好他的情況下。

至於第二,則是因為柏林危機,柏林危機是冷戰全面打響的標誌,同樣也是李毅安期待已久的機會,只要抓住這個機會,婆羅洲就可以一飛沖天,不僅可以乘勢向東擴張,而且還可以在即將打響的冷戰之中,獲得極其豐厚的回報。

其實,婆羅洲已經從冷戰中獲益了去年,在比利帕農榮領導的民黨廢除暹羅王國,成立共和國後,東南亞局勢驟然急變。面對這一局面,杜魯門政府宣佈大規模援助南洋,向南洋提供了一系列經濟和軍事援助,幫助其興建公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提供軍事裝備增強南洋的防務力量。

雖然從中獲益頗豐,但是援助嘛誰都不會嫌多的,所以,這次去美國,同樣也是為了爭取進一步的援助,畢竟,相比於美國給予土耳其和希臘的援助,南洋只獲得了一個零頭。

“冷戰的對抗越尖銳,才越有機會撈好處啊!”

靠著椅背,李毅安輕笑道。

“就是不知道,現在的局勢演變的怎麼樣,要是還沒尖銳起來,那就先在西海岸等上幾天”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柯學之月亮的秘密

黎夏願星

殭屍校園?

閃耀夢H

女主線上爆破

馬甲三連

暗區變現實

我是人舅

玖玖祈梅

叄櫟祈梅

叼起雪豹的尾巴

竹枳不是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