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南洋風雲第三更,求訂閱

南洋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變化之大,甚至達到匪人所思的地步,別人或許不清楚,生在泗水長於泗水林紹傑卻親眼目睹了馬辰的變化。

三年前,馬辰日軍投降時,馬辰和泗水相比,就像是一個落後小鎮子,可是現在呢?

不過僅僅只過了三年,馬辰就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高樓大廈林立、不僅有遍地的工廠,甚至還有大學,而這次林紹傑從泗水坐船馬辰,不對,應該叫永安,就是為了探望在永安大學讀書的兒子。

下船後,在林紹傑排隊等著透過海關時,他看到前面有人嚷嚷起來,只見一位穿著巴迪衫的爪哇人,有些激動的大聲嚷喊著。

雖然他說的是爪哇話,但林紹傑也仍然能聽得懂他在說什麼,大致上就拒絕他入境,哪怕是他持有荷蘭護照,也遭到了拒絕,這顯然激起了那個人的不滿,他大聲解釋著自己是商人,是來這裡做生意的。

就在這時候,他突然被警察撲倒在地,不顧他的反抗,警察一邊控制他,一邊大聲說道。

“先生,你的行為已經違反保安法,我們將會把你移交給相應機構”

很快那個人就被控制著拖了出去,至於其它人無不是變得謹慎,甚至小心起來,但林紹傑倒不覺得新鮮。

在心裡擔心之餘,林紹傑又唯有把希望寄託於南洋,畢竟,泗水有南洋的空軍基地,有他們的軍隊。

十幾分鍾後,離開海關大廳,來到路邊等公交車的時候,不遠處報亭賣報人的喊聲傳到了林紹傑的耳中。

“聯合國安理會透過決議,要求恢復爪哇共和國政府。”

其實,不僅不會不問泗水,而且還對荷印地區,南洋還有更多的要求。

去年12月份,荷蘭軍隊在東印度“烏鴉行動”。佔領了臨時首都所在地日惹市。很快其總統、副總統和除六名部長外的所有部長均被荷蘭軍隊俘虜並流放到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的邦加島。

突如其來的新聞,讓林紹傑一愣,原本正期待著與兒子見面的他,突然變得緊張了起來。

“南洋不會不問泗水的!”

“我們的機會來了!”

常年往返南洋與泗水甚至巴達維亞等地的林紹傑知道,爪哇人幾乎不可能進入南洋,哪怕就是戰爭難民也別想進入南洋,即使是他們明知道這裡宛如天堂一般,那也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荷蘭人要走了!那,那泗水怎麼辦?”

反正,很多地方都在慢慢的改變。

這一點和泗水特別市差不多,三年前,日軍投降時,南洋軍隊進入泗水,建立了泗水特別市,泗水的唐人第一次掌握了市政權力,並且擁有自己的警察部隊。在過去的三年裡,爪哇人在不斷的搬離泗水,不是因為他們想離開,而是因為稅務等各方面的原因。

“美國停止對荷蘭援助,要求其立即撤軍並將所有主權移交給爪哇。”

“烏鴉行動”看似非常成功,但是卻讓南洋看到了機會,因為荷蘭在年初就與其簽署了停火協議。

“國際輿論會被荷蘭的背信棄義所激怒了,很快,聯合國就會要求其撤離東印,美國也會如此要求,我們的機會來了”

於是,去年聖誕節前夕,李國仁經沙撈越國王特使的身份來了倫敦。

此時的倫敦,應該說,英國和過去沒有什麼區別。

即將開始的四九年,是英國人的第十個緊縮年頭。幾乎所有消費品,諸如食品、燃料、酒類、電力、衣服,都需實行嚴格的配給制,只是比戰爭期間略微寬鬆一些。某些報紙甚至刊載文章,建議採用幽默畫家提出的回收手紙的方法。

“勒緊腰帶,戰勝嚴寒!”

這是打敗希特勒之後,英國喊出的新口號。

聖誕節期間,每個五戶中僅一戶人家方可購買到一隻火雞。由於玩具價格上漲,不少孩子的鞋空空地擺放在壁爐前。在商店的貨架上和櫥窗內,經常掛著“貨物售完”的佈告牌,人們買不到土豆、木材、煤炭、香菸和燻豬肉。

面對這節日早上的悽慘狀況,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毫不客氣的指出:

“我們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因而我們必須學會如何生活。”

這就是英國戰後的英國依然是貧窮的,困難的。為了夠節省軍費,別說是陸軍,甚至就連同英國的驕傲,皇家海軍也被揮起了大刀,一艘艘軍艦被封存,數以萬計的海軍軍人失業。

總之一句話帝國的榮耀已經是昨日的光輝,別說是維持皇家海軍了,甚至就連同印度那可是大英帝國皇帝的皇冠,也將被放棄,現在印度的獨立問題,正在進行最後的討論。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國仁以國王特使的身份來到了倫敦,這座曾經的世界之都。

這天清晨,一輛黑色奧斯汀牌轎車向市中心悄然駛去。汽車經過白金漢宮,然後駛入馬爾大街。坐在後座上的李國仁,凝視著眼前一掠而過的帝國大道。此時此刻,聯絡著眼下英國的現狀,他不禁陷入對往事的遐想:曾幾何時,大不列顛在這裡慶祝其輝煌勝利。半個世紀前,維多利亞女王處於鼎盛時期,乘坐金碧輝煌的四輪馬車,穿過這條大道,前去參加慶祝其結婚五十週年舉行的盛大典禮。

那個時候的大英帝國是何等的強大,不,甚至就是十年前之前,大英帝國依然是不容挑戰的,李國仁清楚的記得他剛來倫敦時的這裡給他的印象,以及接下來的幾年間,英國是如何在整個歐洲都淪陷時,依然頑強的堅持著。

“誰能想到,帝國的衰退會如此之快呢?”

終於這輛黑色奧斯汀脾轎車悄現出現在馬爾大街上汽車在唐寧街十號門前停下。不言而喻,這裡曾是世界上被記者拍照得最多的大門。長達六年的戰爭之中,世界各國新聞界往往將這所官邸與人們所熟悉的形象聯絡起來:他頭戴黑色禮帽,嘴上叼著一支粗大雪茄,一手拿著手杖,另一手高高舉起,作出表示勝利的“V”的字樣。

溫斯頓丘吉爾早在戰爭還未結束時,就已撤離這座寓所,他在這裡曾進行兩次重大戰役,一場為戰勝希特勒,另一場旨在保衛大英帝國。

前者他獲得了勝利,而後者現在,看著工黨內閣像敗家子似的,準備扔掉印度,他會做何感想?

“估計正罵著那些傢伙是崽賣爺田不心痛吧!”

心裡這麼念叼著,李國仁笑了笑,他壓根就不關心印度。即便是再怎麼去關心印度,也不過就是鹹吃蘿蔔淡操心而已,沒有必要的事情。

之所以來到這裡,是為了另一件事。與南洋息息相關的事情。

下了汽車後,那算世界聞明的黑色木門,李國仁的腳步特意頓一下。

曾幾何時他也曾來到過這裡,不過那時候他只有資格站在樓下。

而現在他即將走進這裡,去和英國首相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

命運有時候真的很神奇啊。

內心感慨著,李國仁隨即就走進了唐寧街十號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籠中雀林間鳥

白雲流水

無限流:副本BOSS是我老婆

夏紓安

抑鬱啊

萱澈

蓮花樓之韻蓮共夷

果汁優奶

除了小師妹滿門皆是戀愛腦

白風青露

和政的故事

阾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