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拜師大典

四月初六。

早上風很大,是南邊刮來的海風,王平在雞鳴時分就起了床,打完一套長春功便站在後山一處懸崖邊上,眺望山腳下若影若現的村莊。

前段時間玉成道人親自帶著王平下山,與家中長輩親朋告了別,今天他將正式拜入道門。

早課前,王平穿上昨天下午蘇墩送上來的道袍來到大殿,大殿前站著許多人,大多都是十歲左右的童子。

小院裡人也挺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幾位身穿官袍的大人,王平還看到自家家族祠堂的幾位長者,他的父母或許是因為農忙,也或許是因為愧疚,沒有來參加今天的典禮。

早課還是和以往一樣,不過早課之後玉成道人沒有像以往那樣講道,而是將祖師爺牌位請到大殿,然後所有弟子包括玉成真人和外面的童子,都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

接著,玉成道人拿出提前寫好的表文宣讀…

按照事先說好的流程,現在該輪到王平上場,他先是和自家祠堂幾位長者喧唱告別詞,然後在一些人或是羨慕或是嫉妒的目光中,走到祖師爺牌位前站定,手掐千木觀特有的法決維持五六息後恭恭敬敬的跪下。

這次是叩首禮,三跪九叩之後向玉成道人遞上拜師帖,又對著玉成道人三跪三叩,剛好在這時玉成道人的表文也念完了。

王平接過李安天端過來的茶,遞給收起表文的玉成道人。

玉成道人接過茶喝了一口,然後上前認真的給王平束髮禮冠,搞定之後又給王平起了一個‘長清’的道號。

這還沒有完,每個門派都有規矩,道門也有道門的規矩,接下來玉成道人將所有的戒律都念誦了一遍,最後問王平:“可持否?”

“可持!”

王平毫不猶豫的回答。

到這才真正的結束,王平在李安天的示意下站到玉成道人的身後,接下來還有昨天選定的九個童子的入門儀式。

九個童子裡其中有三位根骨還算可以的被玉成道人收下,其他六人入的是李安天、劉自修以及毛玉龍三人的門牆。

其餘沒被選上的童子也不會蠢到現在就離開,他們將作為千木觀的記名弟子留在觀內修練,就是不知道有幾人可以堅持下來。

巳時。

觀禮的賓客陸陸續續的散去。

玉成道人先是將王平打發到後山練心,然後把李安天、劉自修以及毛玉龍叫到大殿。

“將賀禮值錢的全部摺合成白銀,這部分錢拿出一半來重修道觀。”玉成道人說話的時候看著劉自修,“自修,這件事情你來辦。”

“好的,師父!”

“藥田是觀裡主要的收入來源,安天,以後就交給你打理,每天下午的義診也一樣,還有山上荒廢的良田也可以利用起來,要麼租給山下的村民,要麼我們自己種點什麼。”

“是,師父!”

“新弟子的教導,暫時先交給玉龍你了。”

“是!”

“還有傳道的事情…”

“掛單道士的事情…”

玉成真人一連吩咐好多件事,三位弟子都一一記下。

時間匆匆,一年春秋轉眼即逝。

千木觀在這一年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廢棄的兩個偏殿經過翻修重新投入使用,一處更名為內殿,一處更名為外門,內殿住的是內門弟子,外門住的是記名弟子。

一年來外門的記名弟子有人離開,也有人進來,還有不少遊方道士來觀裡掛單。

後山小院王平和玉成道人的住所,相比於一年前要大上一圈,多出來一個小型練武場,李安天、劉自修以及毛玉龍也都在千木山上選了一處開闊的地方,建起自己的小道場。

寶源七年,五月初三。

王平早上起來像往常一樣練功、打坐,玉成道人也像往日一樣坐在石桌前照看熬煮雞湯的火候。

到飯點的時候,王康有些緊張的推開院子的大門,對玉成道人行禮。

感覺到腳步聲變化的王平睜開雙眼,疑惑的看向王康,問道:“蘇師弟呢?”

他的心境在這一刻有微妙的變化,人也從入定中醒來。

王康連忙回答道:“他度過了劫,昨天下午跟著他爹離開了,他走的時候還說,過段時間會送來一缸米酒。”

“也好!”

王平再次閉上眼,卻怎麼都無法入定。

玉成道人看著王平的樣子對王康揮了揮手,後者快步離開後,玉成道人輕笑道:“今天先這樣吧,我們吃飯。”

“好!”

王平掃了眼面板資料,練氣篇的進度已經達到(76/100),這套功法沒有取巧一說,只能是水到渠成。

吃完飯玉成道人說道:“人的悲歡離合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有些事不必過於思考。”

“我明白!”

“伱能明白就好,你的練氣已經進入到最關鍵的階段,這一年來你每天週而復始,心境無波無瀾,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人,我接下來的一個月裡要出一趟遠門,給你尋一個好東西,這一個月你,每天只需要練氣一個周天就行,其他時間隨便做點什麼都可以。”

“我能試著練習王康師弟學的劍法嗎?”王平問。

“可以!”

玉成道人說罷就站起身往屋裡走去,片刻後換了一身趕路用的淡藍色道袍走出來,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小院。

王平恭恭敬敬的對玉成道人的背影躬身一拜,畢竟這次玉成道人是為他修煉的事情而奔波,隨後他走到玉成道人的屋子裡,翻出一本民俗故事,躺到外面老槐樹旁邊的一塊青石上翻閱。

午時。

劉自修帶著兩個童子來到庭院前。

“師父讓我挑一些佛家經典送來,說你這一個月要看。”劉自修指著他身後兩個童子揹著的竹簍說。

王平微微皺眉,他最不喜歡佛家的書籍,因為裡面好多都是空話,關鍵的地方還總是給你打謎語,似乎害怕你能讀懂一樣。

劉自修看著王平皺眉,笑道:“佛家有大智慧,只不過大多數人修的是小聰明,各派各教也是相互矛盾,有的寄託在來世,有的則在努力塑造金身以求超脫,我們不修他們的道,卻可以藉助他們的大智慧。”

“多謝師兄提醒!”

劉自修笑著指揮兩個童子把竹簍放下,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憶夢迴淪

隋黎願雪

重生擁有帝騎

貔貅貂

客此

絺澤

天淨

修國

後餘生

蛙蛙em

我曾見了花滿城

九歲絮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