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楊英龍今天罕見的出現在了新王宮的議事堂,新王宮的議事堂修的富麗堂皇,除了實在搞不到的金磚之外,幾乎快要趕上皇宮裡的宮殿了!

正座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龍椅”只不過是用金絲楠木製成的,上面披著白虎皮,看起來威武極了!

在座位的後面掛著一副楊英龍親手寫的一副對聯:“養馬城中,百萬雄師擎日月;海龍屯上,半朝天子鎮乾坤!”

“半朝天子”正是楊英龍對自己的評價,在海龍屯內,楊英龍越發的囂張跋扈,甚至開始自稱千歲!只要是沒人的時候,便叫海龍屯上下稱呼自己位千歲天王!

而此時這位千歲卻震驚的起身看著面前自己在四川布政使司的眼線:“你說什麼?新任四川巡撫上任了?”

那個眼線苦笑著點了點頭道:“回千歲,正是如此,那位巡撫老爺一上任,便將我等軟禁在布政使司衙門內,以至於小的直到現在才得到功夫出來給您報個信兒!”

楊英龍臉色略微的有些難看:“李化龍呢?那個老王八蛋現在在哪?”

那個眼線苦笑一聲道:“李大人早就在新巡撫上任的時候就走了.”

楊英龍一臉驚怒的道:“走了?!”

那人點了點頭道:“新巡撫秘密到達布政使司衙門之後,和李大人在密室內聊了很久,第二天一早,李大人就喬裝離開了四川布政使司衙門,估計是回京述職去了…………”

楊英龍大叫一聲,暴怒的將手中的鐵如意砸在了地上,居然將地磚生生砸了個粉碎:“匹夫!這個老匹夫!老王八蛋!收了老子的錢居然坑我!這麼重要的訊息居然不告訴我就走!王八蛋!”

楊英龍暴怒的打砸著,嚇得眾人皆是低下了頭,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楊英龍暴怒之下用自己撒氣…………

楊英龍發了一通脾氣之後也是無力的坐了回去喘著粗氣,他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在無能狂怒罷了,畢竟李化龍這個老王八蛋是堂堂的朝廷二品大員自己並不能把他怎麼樣!

更何況人家現在沒準兒都跑到神京城附近了!他就更沒什麼本事了!只要出了雲貴川這三個行省,就算是到了重慶境內,其實楊英龍就已經是無能為力了…………

所以為什麼楊英龍心裡清楚他不是朝廷的對手,他自己也對自己有個清楚的定位,他只想在播州做土皇帝,他也只能在播州做土皇帝!

可是很顯然的,現在那些人根本就連這個機會都不給他!楊英龍焦躁的坐在座位上,那人這才壯起膽子對楊英龍道:“天王,您要早做準備,或許這段時間新任巡撫就會對您下手…………”

那人話音未落,便聽外面下人急匆匆的進來通報道:“千歲,外面四川巡撫的人求見,要您立刻前往成都待勘!”

楊英龍頓時勃然大怒,起身道:“待勘?勘個屁!告訴他老子沒空!讓他給老子滾蛋!”

那個下人見狀急忙的去了,楊英龍雙手負後急匆匆的在大殿內繞來繞去,隨後一揮手道:“去!叫孫先生立刻來見我!”

“是!”

孫時泰就是楊英龍的軍師,有很多戰略上的主意都是他給楊英龍出的,據說原來是是給大官做幕僚的,管不住下半身得罪了人,被弄到西南來了,楊英龍也是偶然發現了這個人才。

孫時泰聽說楊英龍要見他,便也是急匆匆的趕來了,一見楊英龍的樣子便有些發愣,原來楊英龍雖然也是脾性暴躁,但是也是有些雄猜之志的,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焦躁過!

楊英龍一看孫時泰到了,便急忙的道:“孫先生來了?坐.”

孫時泰聽話的坐下了:“千歲召見我所為何事?”

楊英龍氣憤的將事情敘述了一遍,孫時泰暗自拈鬚思索著,楊英龍大怒道:“這個時候叫我去,必是要置我於死地!”

孫時泰笑著道:“千歲所言甚是,據在下所知,這個新任巡撫王吉光也是個所謂新黨一員,心中只怕是也心心念唸的想著改土歸流,那麼您在他的眼中,肯定就是眼中釘肉中刺了!”

孫時泰思索著道:“這下川貴合流,兩邊怕是都欲置千歲於死地,此時的四川布政使司衙門就是一場鴻門宴,千歲好進,怕是出來難啊!”

楊英龍冷哼一聲道:“我就是料到如此,這成都府我是絕對不會去的!但是…………”

楊英龍嘆了口氣道:“我發愁就是愁在這個地方,到底是胳膊拗不過大腿!我雖在西南之地不懼,只恐朝廷受奸人矇蔽,要發兵剿我,屆時豈不是…………此時該當如何是好,還請先生為我解惑!”

他拒不接受當地官員的勘議,這絕對是犯上的,他的身份又是土司,朝廷豈有不做出動作的道理?楊英龍擔憂便在此處,他只想安安穩穩的當他的土皇帝,要是真的把朝廷惹急眼了非要弄死他,其實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孫時泰苦笑道:“我知道千歲的意思,但是千歲這麼想,恐怕是一葉障目了!”

楊英龍聞言急忙道:“先生何以教我?”

孫時泰清了清嗓子,上前道:“千歲這個時候越對他們軟弱,他們只會更加的變本加厲!因為千歲和他們是有根本利益上的衝突的!”

楊英龍微微皺眉不語,緩緩的走著,孫時泰也跟在他身旁道:“因為千歲的身份實在是太敏感了,所以他們不會因為千歲軟弱,就會有所收斂,相反,千歲越是妥協,他們只怕是越會以為千歲軟弱可欺!一步退步步退!恐怕千歲還沒有來得及還手,就已經被他們給吃幹抹淨了!”

楊英龍聞言微微吸了口氣對孫時泰道:“那麼先生以為我現在該怎麼辦?”

孫時泰雙目一閃,陰毒的笑道:“千歲,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展現咱們的實力!讓他們看到咱們播州楊氏能在西南做出什麼!讓他們看到咱們在西南的力量!看到惹急了咱們會是什麼下場!”

楊英龍摩挲著下巴沉吟著道:“你的意思是?”

孫時泰雙眼微眯輕聲道:“千歲,不是還有幾家五司七姓的人還在嗎?這個時候不用這個雞警一下那個猴,更待何時?”

楊英龍回過頭看著孫時泰道:“殺乾淨?”

孫時泰沉聲一字一句的道:“殺乾淨!”

王吉光和葉夢熊坐在四川布政使司衙門坐了一整天也沒等到楊英龍,二人正是納悶兒之時,王吉光派去請楊英龍的人急匆匆的走進來:“不好了大人!播州楊英龍方才有屠殺了一家五司七姓之中的一家!”

“什麼!”

兩個人同時震驚的起身看著來人,王吉光沉聲道:“怎麼回事?”

那人便躬身道:“屬下也不知道,屬下去請他來勘議,誰知道連見都沒見到他!他只是叫下人告訴我他沒空!但是緊接著他便帶著人從海龍屯出來,屬下跟在他後面,親眼看到他又殺了五司七姓之中的袁氏一家!”

王吉光和葉夢熊臉色陰沉,葉夢熊一錘桌子沉聲道:“賊子囂張跋扈!這是在向我們示威!”

王吉光聽著,臉色不由得變得更加陰沉了!葉夢熊微微皺眉上前道:“泉皋兄,咱們現在怎麼辦?”

說實話,楊英龍要是真這麼耍賴皮,他倆還真沒啥法子對付他!人家就是不來勘議,你能怎麼辦?

只能有一個辦法…………

王吉光雙眼閃爍著寒芒道:“既然他要示威,咱們豈有不回應的道理?他要示威,咱們也跟他好好的示回威!看看誰先被嚇死!”

葉夢熊看著王吉光堅定的神色,不免一愣…………

當晚,一匹八百里加急星夜馬從四川布政使司狂奔而出,所去的方向正是京城!

永熙帝看著手中王吉光和葉夢熊的合奏奏摺,而一旁被召集來的官員們手上也都是有著相同的奏摺翻本。

上官儀、楊繼盛、談經、幾乎所有的中樞高官都在這裡,包括新任兵部尚書賈雨村…………

而賈雨村出現在這裡也是很簡單,因為王吉光在奏摺中極力陳詞了楊英龍種種囂張跋扈不服王道的事蹟,最後請求永熙帝賜予他便宜行事之權!也就是,調動四川行都司兵馬的權利!

茲事體大,永熙的便將他們都叫來了,畢竟涉及到要給一個封疆大吏這麼高兵權的事情,肯定是要仔細斟酌斟酌的。

永熙帝看完之後便問賈雨村四川行都司的兵員情況,賈雨村一一的都說了,雖然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麼高階的會議,但是卻並沒有多怯場,而且賈雨村作為兵部尚書,肯定是把天下兵馬都瞭解的透透的才敢如此!

永熙帝聽了便問眾人有什麼意見,許國率先出來表態支援對楊英龍進行圍剿,畢竟事涉朝廷威嚴,楊英龍屢屢不敬的行為一直都是在挑戰朝廷的底線!若是不狠狠的給他一個教訓,只怕更是囂張跋扈變本加厲!

對於此舊黨官員自然是不服氣的,其實他們也支援給楊英龍一個教訓,但是這個時候未免就有些不合適了…………

此時淇國公擒獲剿滅川陝白蓮的訊息還沒傳到京中,所以他們也不得不考慮這個時候是否適合開闢第二個戰場!

同時在兩個地方打仗,這對此時的大燕來說其實是個不小的挑戰,所以戶部主事談經可以說是這些人當中反對的聲音最大的!

這種級別的會議上,大家肯定是不會有什麼黨派門別之分的,所言所想都是為了大燕,所以其實不少新黨官員也是不怎麼支援這個時候用兵的,再用兵,是真的窮的皇上的底褲都得拿出去賣了…………

永熙帝看眾臣工的反對聲音那麼大,不由得思索了一會兒,隨後問上官儀此事該如何處置,上官儀站了出來道:“臣以為西南之事,早就應該有了決斷,若不用兵,恐怕終究是無法真正的永遠掌控西南,故而臣以為,無論如何拖延,到最後,如果大燕對西南還有想法的話,那麼恐怕只有用兵一條道可以走.”

聽他如此說,陳興不由得站出來道:“如果按照首輔大人的這個說法,難道我們就要冒著國庫空虛,去打仗嗎?到最後就算打下了西南,國庫也沒錢了,要西南又有何用?”

這話簡直說到了談經的心坎兒裡去了!連忙站出來表示支援,誰知道楊繼盛居然也跟著站出來表示支援上官儀的看法!

這下眾人皆是沉默了,你們倆大佬都這麼認為,我們哪還敢說話了?

不過楊繼盛並不贊同這個時候就拿下西南,或許可以先試探一番,至於日後果真要對西南動兵的話也好不手忙腳亂。

永熙帝聽楊繼盛這麼說,不免暗自點頭,隨後便宣佈同意對播州楊氏用兵,但是隻允許王吉光調動兩萬人!

訊息傳了過來,王吉光雖然有些失望永熙帝沒有給他協調一省的兵力,但是兩萬人他也十分滿意了,要是真的調動得當,兩萬人未必不能給楊英龍一點顏色看看!

所以興奮的王吉光當即下令調動兩萬人在成都府外集結,見了幾位指揮使之後,王吉光制定了大致的作戰計劃,兩萬人便分成三路向著楊英龍的海龍屯而去!

北路由郭成領兵五千多人,從綦江、安穩、松坎一路進兵,南路由王之翰領兵一萬一千人,從黃平、湄潭一路進兵,西路由副總兵曹希彬領兵五千多人,從永寧、緝麻山一路進兵,三路大軍計劃合圍楊應龍!

但是王吉光不知道的是,楊英龍亦是早早的便知道了這個訊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太子,狗都不當

躺屍送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