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平要術

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言,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張載《橫渠四句》

話說山巔寺外,十里廟旁,號稱“三國毒士”的賈詡賈文和終與陳龍一唔。賈詡眼光毒辣,明哲保身,非是一般謀主可比,陳龍的話也是點到即止,對賈詡這樣的名垂千古的人物,第一不想殺,第二不想舍,第三不想強。對賈詡這樣的萬事留有餘地之人,只有他自己徹底看清陳龍,才可能徹底歸心,才可能死心塌地。

兩人心意相通,似乎都對對方加深了了解,當下不再說起張繡之事,賈詡面容略顯開朗,沉聲笑道:“第一次和陳洲牧獨自談天,在下榮幸之至,所謂禮多人不怪,我這裡也為洲牧準備了一件禮物,萬望笑納。”

陳龍訝道:“文和的禮物,自然是好的,在下榮幸之至,卻不知是和寶貝?”

賈詡微笑走近陳龍道:“洲牧隨我來。”說著沿著小徑向回走去,即將入林之時,喊了聲:“樹上的朋友,出來吧!”

陳龍心中更是驚異,沒想到賈詡早就看穿了呂常所在,難道賈詡也是武功卓越之人?至少這一份感知四周活物的內功,已經和自己不遑多讓。呂常的功夫自己深知,若他刻意隱蹤匿跡,就算自己也要費一番功夫尋找。

樹林中噗拉拉一陣紛亂,左右兩邊竟然各跳出一個人來。兩人同時跳出,都是一驚,顯然並沒有發現對方蹤跡。

賈詡也嚇了一跳,沒想到這一聲樹上的朋友,竟然蹦出來兩個人。陳龍在後哈哈笑道:“沒想到文和還安排了這等高手相助,卻不知這位朋友是何人?”

賈詡有些尷尬,隨即釋然笑道:“南鄉候也有安排,咱倆可謂心有靈犀,說也別說誰啦!”一張瘦臉首次露出笑容,指著那陌生的黑衣人介紹道:“南鄉候,這位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貼身的侍衛,姓伍名孚字德瑜,最擅長隱跡潛蹤。這位壯士是?”

賈文和突然改口陳龍叫南鄉候,自然是提點伍孚陳龍在朝堂的地位,同時提醒陳龍不要忘了自己大漢朝臣子的身份。只因為這位伍孚,不是尋常的武士,而是大漢朝先任的越騎校尉,曾經一怒刺董的逃亡刺客。

陳龍依稀記得這個名字,一邊介紹呂常,一邊光腦中已經顯示出完整的伍孚資料。伍孚,字德瑜,東漢末年汝南人,從小就胸懷大志,注重節操修養,為人光明磊落,後來做了郡守門下書佐。得到名師教授,習得一手劍法絕藝在身。後來大將軍何進聽說了他的賢名,徵辟為東曹屬,再升遷為侍中、河南尹、越騎校尉。

待到形勢急轉直下,由於董卓專權作亂,殘害忠良,伍孚著朝服、懷佩刀求見董卓,決心親手刺殺國賊。伍孚假裝彙報工作,把話說完之後就向董卓告辭。董卓自以為伍孚傾心歸順,起身送他到閣門口,親切地用手撫摸著他的脊背。伍孚趁機抽出利刃向董卓刺去,不料董卓兩臂力大無窮,死死抓住伍孚手腕,使他無法施展武藝。董卓奮力反抗之時,門口站崗的呂奉先已經帶人進來捉拿,意欲就地殺了伍孚,並大罵道:“你想造反呀!”伍孚大聲說:“我恨不得把你這個奸賊在大街鬧市之中碎屍萬段,以向天地神靈謝罪!”話還沒說完就被揮為兩段。

看了伍孚生平,陳龍心中感佩,心想這個人居然沒死,看來歷史有所變化,不由問道:“德瑜何以逃生?”一句話問的伍孚麵皮一驚,沒想到自己的字號陳龍還記得。賈詡連忙道:“德瑜不必心驚,南鄉候是董卓的死對頭,董卓之死,也是南鄉候一手促成。”

伍孚這才鬆了口氣,拱手啞聲道:“那呂布武藝高強,在下當時被董卓抓住持刀手腕,呂奉先已經從大殿外持方天畫戟當空砍來,在下情急之中,只得撤步躲閃,右臂被迫伸直,被戟刃揮為兩段。”說著伸出右手,果然是一隻木手。

陳龍見那隻假手製作粗糙,走神的心想也許黃月英能給你做個好的。見伍孚陷入回憶,臉上流露出驚慌恐怖的神情,不由又陷入了他的故事。

“我憑著斷臂居然脫身,竟然絲毫不感覺疼痛,也顧不上鮮血噴灑,只知憑藉畢生所學,直向董卓後堂殺去。混亂中竟真的被我逃出生天,黑夜中暈迷在洛陽街巷深處。直到從暈迷中醒來,才知被文和兄長所救。”賈文和微笑道:“我當時剛好在洛陽,還好董卓沒有全城搜捕,只是找了個替罪羊,殺一儆百。不過文龍知道德瑜的名號,似乎對此事知之甚詳,著實讓我費解,難道你是神仙?”

陳龍笑道:“就算我就是神仙,也沒見文和兄哭著喊著跟我啊。”對伍孚拱手道:“大漢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伍校尉是真丈夫啊。”瞥眼見伍孚右肋下繫著一柄連鞘的長劍,忽然醒覺伍孚應該練了一手左手劍。

伍孚從回憶中醒來,隨著賈詡等人走到藏書閣前。賈詡開啟閣門上的鐵鎖,比了個請的手勢。

閣內只有寥寥幾張桌椅,四周全是一卷一卷的竹簡藏書,賈詡道:“這裡只有竹簡和清水,就不請文龍喝茶了。難得你我相遇,我這裡有一卷圖書,甚是得來不易,就送給文龍做個見面禮。”

說著從身邊書架隨手拿起一冊竹簡,扔在桌上。陳龍鄭重拿起來,舉目看時,只見封面上寫著五個篆字《太平清領書》。

陳龍心中,湧起滔天巨浪。這本當世稱為奇書的太平清領書,又名《太平經》,或者《太平要術》,而在這本書失蹤之前,應該在張角的手裡才對,這次出現在宛城十里廟的藏書閣,不知賈詡是怎麼得到的。

《三國演義》所說的《太平要術》,傳說中的鉅鹿郡起義首領張角入山採藥,遇“南華老仙”,授之《太平要術》,遂開始“散施符水”唸咒治病,還能“呼風喚雨”,自稱“太平道人”,“大賢良師”,創太平道,又名“黃老道”,信徒發展為數十萬人。利用東漢讖緯盛行的社會風氣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之言,與此同時還有益州五斗米道張修也率眾起義。

正史中的《太平要術》,系東漢黃老道重要經典。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大部分散失在歷史的煙塵裡。此經假託神人或稱天師與六方真人問答,演說黃老道教義和方術。其內容十分龐雜,大抵以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五行為宗旨,廣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占驗之術。其說雖受漢代讖緯神學影響,宣揚災異祥瑞,善惡報應觀念,“多巫覡雜語”,但亦自成體系,以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達於天下太平為主旨。有代表下層民眾反對統治者恃強凌弱,主張自食其力,周窮救急的思想。故為張角等早期黃老道領袖所利用,組織發動農民起義。後來起義失敗,張角被殺後,《太平要術》也不知所向。後世道教各派教義,亦受此書影響。

陳龍將竹簡合攏,揣入懷中,賈詡神色平靜道:“嘗聞南鄉候理念是天下太平,百姓樂業,這本書就交給南鄉候了。”

陳龍知道這本書更像是個象徵,就像袁術手中的玉璽一樣燙手。正要告辭離去,那伍孚忽然靠近問道:“文龍,聽說你同意保留皇權象徵,可否親口證實?”

陳龍想起自己對陳寔的承諾,點頭道:“保留皇權象徵,但權力收歸政治協商會議所有。”伍孚聽明白了前半句,深深盯著陳龍道:“文龍,希望你不要成為第二個董卓。”臨別之際,賈詡又道:“千萬別小看張繡的狂沙烈火槍。”

離開十里廟回城,陳龍心情沉重,賈詡和伍孚的組合,天下不知還有多少對,讓這些人都信任他陳龍的理想,還是任重而道遠。

直到見到童飛飛,陳龍的心情才好起來,卻不見鄒氏。童飛飛道:“鄒大姐被張繡親自召回了,說是決戰前鄒氏需要閉門靜養。”

陳龍又多了一層擔心,鄒氏被收為人質,難說禍福吉凶。為今之計,只有拋開一切雜念,贏下兩日後的超級決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考結束後我得到了人生回溯系統

道柏仙痕

重返1993

藍少爺

直播:與熱巴一起荒島求生

鄉村豬

一心想躺平非要我出名

軒轅燁燁

時光之海的秘密

嚮往美好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