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蘭芳國來人

馮國輝為農業發展制定的章程涉及方方面面,其他人想到一些好點子也及時的補充,逐漸完善了整個計劃。

現階段

只能在巖望城以西的十多個華人移民新村實施,隨著今後遷居此地的華人移民越來越多,有可能形成上百個村鎮。

而在傳統的土著部落中,推行相關的舉措較為困難,遇到的阻力也大,只能留在今後慢慢解決。

鄭秀才坐在下手的左側第1位,彙報了當前市政管理概況,他說道;

“……

現在已經是8月末,眼瞅著秋季到就要進入收割季,當前作物的長勢非常好,必然又是一個豐收季。

大帥英明,這次給全城的居民以工代賑的好機會,底層民眾家家戶戶都收穫了一些糧食,也收穫了民心。

藉著全城翻修下水溝渠工程的機會,我們可以將歷年的陳糧拿出來,賑濟民眾,又大幅度的騰空了庫存。

這為今年的新糧入庫做好準備,也完成了全城改造換新的大工程,可謂一舉兩得。

比如巖望城,田家鎮等等。

這樣的管理思路,非常值得市政管理委員會的眾位同仁深思並借鑑,並引為經典教案,用在其他類似的市政改造方案中。

此番城建費用的賬目將公示,真正體現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服務市民精神,併為南洋公司之貢獻樹碑立傳,立於市政委員會大門之側……”

鄭秀才的發言,眾人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在大堂上議了一會事兒,馮國輝吩咐下去擺上宴席,他今天要和市政委員以及南洋公司的一眾掌櫃骨幹們痛飲一番,盡興方歸。

這個城市是大家的,而不是哪一家哪一個公司,透過建設創造了美好乾淨的市容市貌,沒有道理讓誰一家去承擔?

馮國輝主導了這項市政工程,一方面將爛陀山礦場囤積的大量粉煤灰,石子,煤渣清理的七七八八,另一方面又銷售出去了大量的磚石,建材,同時還贏得了好名聲。

工期建設迄今7周時間,總計投入了萬個日工,翻建共計公里長城市溝渠,建設177座匯水涵洞,375座窖井,16處分流洩水口。

市政委員會計劃在建成後,向全城3517名商戶籌款城建稅,計劃籌款12萬銀幣,以資補充市政資金缺口。

二者合計,約萬銀幣。

加上大量需求的煤炭,大米、蔗糖等農作物,非常適宜於鐵軌運輸,充分發揮畜力的作用。

這一舉數得,讓他內心也頗為得意。

此次由泗水城市政管理委員會全力推動的城市下水溝渠建設和路面硬化工程,在眾位同仁的努力下,取得了堪稱驚豔的效果。

這將極大的增強爛陀山礦場至泗水城的貨物週轉能力,而且鋼鐵廠出產的大型工字鋼樑,鋼板,鋼條都是重貨。

只需要兩頭大騾子拖拽,就可以拖拽5~6節礦車,載運能力達到十四五噸。

另為此投入洋灰,道磚,片石數百萬計,計銀價萬銀幣。

餘下部分,由我南洋公司一力承擔。

為此投入了萬磅陳糧,萬磅木薯,合銀計41620餘銀幣。

等到泗水城加徵的城建稅陸續入賬,他計劃下一步將泗水城至巖望城的道路拓寬並砂石化,將泗水城至爛陀山礦場的道路拓寬並砂石化。

這樣一來

並且利用鋼鐵廠出產的工字鋼軌,鋪設泗水城至爛陀山廣場的14公里長鐵軌線,並延伸至喬家煤礦和新港口。

這引起了眾人的連聲叫好,氣氛更顯得熱烈起來。

自從南洋軍成立以後,大帥的威嚴日盛,眾人都藏著點小心思,想有機會和大帥多親近親近。

在等著後堂開席的這段時間,眾人說說笑笑,有人提到了位於加里曼丹島的蘭芳國,這引起了馮國輝的注意。

早在上個世紀

當時就有不少兩廣人和客家人前往南洋謀生,由於兩廣人擅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土著酋長的敬重。

那個時候,由於不少白人殖民者前往當地騷擾,有英國人,法國人,也有荷蘭人,很多屬於開拓殖民地的草創階段。

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兩廣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鏢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

清朝乾隆年間

廣東嘉應人吳元盛因為謀劃起義事洩,因而逃亡到婆羅洲,在當地建立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該公司首領。

後來,其下屬羅芳伯的聲望逐漸超過吳元盛,反而成為吳元盛的上司,羅芳伯遂成立“蘭芳公司”。

所謂的蘭芳公司,就是南方公司的意思。

而吳元盛也好,羅芳伯也好,其根腳都是屬於天地會的地區首領,因為陰謀反叛遭到清廷的圍剿,被迫流落南洋。

這就是所謂“謀劃起義事洩”的由來。

這些天地會餘孽逃到南洋後,以其彪悍的戰鬥力獨樹一幟,就連白人殖民者也在他們的手中連連吃癟,打出了偌大名聲。

在加里曼丹島,當地的土著酋長都要求蘭芳公司保護他們。

羅芳伯就於1777年在坤甸成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並擔任共和國元首,總攬國家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

而各土著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

早期未加入的部族看到蘭芳共和國的成功,可以免受白人殖民者的騷擾,亦紛紛加入成為成員部族。

這段歷史,聽起來是不是與南洋公司的經歷很像?

加里曼丹群島是世界的第三大群島,總面積達萬平方公里,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

島嶼腹地植被茂密,河流眾多,環境極其複雜,這後世也是人類難以企及的“綠色荒漠”地區,不適宜人類生存。

只有在島嶼一圈的沿海岸地區,才有人類生活的蹤跡。

尤其是島嶼的北部馬來西亞地區,汶萊以及西北部的蘭芳國,人口較為密集繁榮,開發歷史悠久,形成了獨特的熱帶土著島國文化。

如今的加里曼丹島一分為三,其北部屬於英屬海峽殖民地的東馬來亞地區,汶萊及其他幾個土著王國。

東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和西加里曼丹省屬於荷屬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約佔據整個島嶼的23。

這部分荷屬殖民地雖然面積大,但開發歷史短,人口少,尤以當地土著為主。

在加里曼丹島的西北端,則屬於蘭芳大統制共和國的屬地,約佔整個島嶼面積的18。

蘭芳國雖然地方不大,但是人口可不少,總計約有170餘萬人口,接近東爪哇地區的三倍之多。

荷屬加里曼丹殖民地的地盤雖然大,但人口只有63萬~65萬之間,分散在長達1760餘公里的環島海岸線上,顯得人煙稀少。

蘭芳國舉辦漢文學校,聘請儒士執教,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重點。

在司法方面

蘭芳國以天地會綱領為基礎,修訂比較系統完整的綱領,大致是殺人償命,輕罪鞭笞,口角者則備紅布致歉之類,江湖氣息較為濃厚。

談及蘭芳國此事的是胡家二爺胡震霆,他看到馮國輝關注的目光投過來,便主動站起身來,抱拳行了一禮。

說道;“稟大帥知曉,這蘭芳國來人也是常年跑船的黃氏家族,與我胡家曾經多有接觸,做過幾次豬仔和煙土生意。

此次不遠千里泛舟而來,主要是聽說我泗水大量出產優質鐵器,這正是蘭芳國極為匱乏的貨品,願意高價大量收購。

這些蘭芳客人胃口很大,只要鐵器質量優良,能夠大量出貨,願出市價的一倍半。

曾言;有多少,吃多少。

這倒也不是虛言,據胡某所知;

蘭芳國境內多有金礦山,其發家的東萬律南北幾十公里產金地,吸引了當地10多萬華人和數10萬土著,只不過鐵器稀缺。

而且蘭芳國正在向周邊大幅開荒,除了刀耕、火燒以外,缺少大量的精良農具。

所以,願意高價求購.”

“這樣啊,那就讓南洋貿易公司具體去接洽吧,送上門的生意不能不做。

170多萬人也是個大市場,今後可以長期做下去.”

馮國輝點頭表示應允,沒有親自出面的意思。

農具廠生產的優質歐式鐵犁頭,尖嘴鎬,鐵鍬,鐵釘耙,鐵鍋,鐵鏟,鐵錘,鐵鋸,鐵斧這些產品,在滿足本地需求的同時,正在源源不斷的外銷。

諾大的鋼鐵廠巨大產量,可不是東爪哇區區五六十萬人能夠消費的,還需要更大的市場。

如今在呂宋群島和海峽殖民地之外,又多了一個蘭芳國,這是件好事。

但也僅此而已

蘭芳國經過七十多年的演變,在華人內卷中反而更為激進,站隊在荷蘭人一邊打壓華裔對手,本身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1850年,加里曼丹島另一個華人公司大港公司與荷蘭人武裝對抗的時候,蘭芳站在了荷蘭人一邊。

當時一部分敗退的大港公司的華人逃往蘭芳的領地,被蘭芳的甲太劉阿生帶著600多壯丁堵截,繳了大港人的武器,並將首領擒獲送交荷蘭人。

據說,這是因為以前與大港結下的怨仇。

此前大港公司曾與另一個華人公司三條溝公司衝突,蘭芳的人救下80名三條溝人並將他們接到船上,不料船後來漂到大港的地盤,全部人都被殺了。

反正不管到哪裡,華人內卷是始終不能忽視的大問題。

但你內卷歸內卷,站隊到荷蘭白人的一邊,那就是屁股坐歪了,立場不對。

南方的大統制是劉阿生,大名叫做劉壽山,此人現在也是40多歲年輕力壯的時候,但馮國輝就瞧不起他。

沒別的,看到白人殖民者腰就躬下去了,終究不是個硬漢子。

二十多年後,蘭芳國也是在他的手中滅亡,被他畢恭畢敬的荷蘭白人殖民者端掉了老窩和基業,從此灰飛煙滅成為歷史。

這樣的角色,怎麼值得尊重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我的戀愛物語只有偷稅

斷橋殘雪離人愁

快穿之綠茶她千嬌百媚

尚北北北

穿書當社畜,拒絕一切套路

拾叄的拾肆

瓢蟲雷迪之魚貓戀l

冰鹿咩

凹凸之接下來怎麼走

無語的二丫

關於我轉生成利歐路這件事

白澤你又拖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