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川如同瘋了一般,整日與打鐵的工匠窩在冶煉爐邊上,一呆都是大半天,製造兵器的時候大家還能理解,可是製作那工字鋼軌的時候,大家便看不懂,梁川這是什麼操作!

一條接一條的鋼軌被鑄造出來,對於鐵範的改進在不斷地進步,這種工藝就是補缺補漏,第一次出品的肯定會差上許多,後來的就陸續越發規範,標準也日益符合梁川的要求。

接下來就是測試生產了來的鋼軌的質量!

梁川讓人把鋼軌橫跨起來,上面不停地施放重物,一丈多長的鋼軌橫臥在深坑之上,上面是百斤的青石不停地施壓上去,一根接一根,重量到達到千斤之後,鋼軌不為所動,然後是繼續施加壓力,直到五千多斤,也不見這些鋼軌的微微變形。

鐵鋪的所有人,加上樑川與吳用蘇渭在內,全部都鋼條的作用,用它來打武器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

青石條往上加了幾十根,整齊地碼在鋼條之上,這樣放置了一夜,鋼軌依舊沒有任何的變形與損壞。

可以了,這樣的質量目前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了!

鋼軌一根一根地陸續鑄造著,質量一直在穩步地提高,鑄成的鋼軌被人用獨輪車抬到老仙溪的河堤邊上,這裡有一條整個夷州夯得最紮實的路基,要鋪設鋼軌,這是最好的選擇。

鋼軌之下得有枕木,枕木也很容易,山上的參天大樹數量眾多,大鋸一上,整齊的枕木很快就被伐了下來,一根根枕木橫放在河堤之上,排列得整整齊齊。

這是要做什麼,大家都看不懂。

不過河堤上圍觀的人日漸多了起來。

老仙溪一步步地接受著梁川的改造,先是改河道,然後是圍河堤,一切就緒之後就開始在河堤上做文章,水車架了起來,冶煉的爐子也立了起來,現在的老仙溪,隱隱有了一種初步工業化的味道。

一股股黑煙日夜不停地向天空噴發著。

梁川看著這些黑煙其實很是擔心,這些畢竟是重汙染的產業,可是他沒有辦法,發展就必須要經歷陣痛,肯定要犧牲掉部分綠水青山。

還好現在汙水的排放並不嚴重,化工產品不多,對水質的汙染不嚴重。所有人都意識不到這方面的危害,梁川也在嚴格地控制。

鋼鐵產量帶來的好處所有人都在受益。

現在島上的農具許多都是免費發放的,還有一部分梁川只收取低廉的成本錢,農民與民夫們都知道這些農具的價值,他們的耐久性非常的好,價格還不及以往的一半,大大地減輕了他們的負擔,等於就是變相地存下來錢,增加了所有人的收益!

剛剛開始工業化的時候,島上有許多不一樣的聲音,因為對梁川作為的不解,所以他們反對。光是這幾口礦的開採,需要動用的人力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老百姓就是這樣,他們不是既得利益者時,他們便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阻力最大的來源!

梁川的付出,反應是及時的,這回報來得很快,也很有成效,煤鐵礦轉化為鋼鐵,成為了這島上最重要的製造原材料!

所有人都是受益者,精良的武器與鎧甲讓梁家軍準備再一次對所有的裝備進行升級,這一次梁川已經準備實現全軍覆蓋,連最薄弱的水軍與倭軍,也要讓他們受益。老百姓就更直接了,以前他們用不起鐵器,現在鐵器甚至比瓷器還要便宜!

現在一船一船的武器送了出去,換回來的都是數倍質量的銅錢,鐵會比銅貴嗎,並不會,但是梁川這科技的突破,就值這個價!

港口上的海船現在要是不買幾把好刀防身,都不好意思出海。夷州出品的這些鋼刀,在海水中泡過之後,生鏽的機率也小很多!這就是過硬的質量!大家值得信賴!

枕木一直從老仙溪的下游鋪了將近一里地,地面經過多次的夯實,整個河堤可以說比水泥地差不了多少,質地非常過硬。

接下來便是鋪設鋼軌的時候!

一節一節的鋼軌整齊地排列呈一字型鋪開!

這時候,鋼軌的連線又成為了一個要命的問題!

沒有螺絲!

這個工業剛起步的年代,真是要啥啥沒有!

梁川一頭火熱,被澆了一大盆的冷水!

怎麼把鋼軌連線到一起?三個核心匠人又陷入了深思!

好像要起步的時刻,又來了一個當頭棒喝!

所有的工作又停了下來,這年頭也沒有電焊也沒有螺絲,關鍵是想製作螺絲,可是他們沒辦法啊!

螺絲的工藝應該不難,就是比較細密罷了,短時間要大量生產,這才是真正的難度。

所有人坐在冶煉房裡一聲不吭。

大家搞不懂,這一根一根的鋼軌已經夠長了,為什麼還要全部連線起來!

眾人看梁川不好看,誰也不好上前去詢問,正好吃飯的時候到了眾人便一齊到邊上吃飯。

河邊冶爐的灶房也是臨時搭建的,叫了幾個老師傅每天負責三餐燒飯,蔡駝子自從河堤上的徭役結束後,便留了下來,在這河邊給人燒飯打下手,賺得倒不多,足夠自己糊個口。

海邊每天都要送來大量的鮮魚,一部分直接下鍋製成魚湯,一部分則是清理好內臟,把魚肉晾起來,做成魚脯。

可別小看了魚肉,這種高蛋白的肉類是這些重體力消耗者的能量來源,一天的勞累,總能在一碗碗裝著大塊魚肉的魚湯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許多人原來不喜歡吃魚,也不懂吃魚,可是東西好不好,吃過最清楚!魚肉還可以紅燒,每天源源不斷地從海里打撈起來,一碗米飯再加幾塊魚肉一碗魚湯,這日子可不比神仙還滋潤還快活!

‘來來來,東家先吃飯!’

也不知是誰拿出了一缸豆豉醬,大家瞬間擁了上來,吃多了清魚肉湯,加一點重口味也是不錯的選擇!

許多人以前吃得最多的就是大醬就著燒糊的鍋盔配著涼水硬啃,如今雖然魚肉不如紅肉香,不過也吃著好味兒,大家吃著吃著,都把自己的胃給慣壞了,把自己的嘴吃刁了!

蔡駝子特意打了一塊肉最多的魚塊,放到梁川的飯上,梁川看了一眼老人,還不忘關切道:‘咱們的豬場還沒有建好,我已經讓阿儂籌備後勤集團建造幾個大豬場,屆時我們就可以不用天天吃這些魚肉。’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最好還是以豬肉為主,這年代豬肉不是主流,一個是家豬的養殖量太小,二是家豬的閹割技術不到位,豬肉有一股濃厚的腥騷味,所以老百姓有錢的吃牛羊肉,窮人也不喜歡這種肉!

‘東家您受累了。。’蔡駝子一味地給梁川的碗裡添菜,惹得旁人一直拿老人開涮道:‘老頭子你倒是好眼力,巴結上咱東家了,回頭給你提個職務,當咱們這伙伕長!’

眾人哈哈大笑,梁川眼睛瞄到一旁,看到了一個廚子手裡拿著一把鐵勺,鐵勺手柄處的鐵頭冒了出來,他把鐵勺的手柄處往邊上的石頭上狠地一砸,那冒出來的鐵頭馬上被砸得平平的,死死地箍在木頭柄子上。。

這不是鉚釘嘛!

可不就是要這樣的手藝!

怎麼給忘了!

‘大家快吃,吃完上工了!’

梁川一腳往招弟屁股上招呼了過去,這個鐵匠鋪的一哥,在梁川眼裡永遠是小弟一般,看得眾人咧嘴大笑。

大家風捲殘雲,往嘴裡扒拉完食物,嘴一抹,馬上圍了過來,梁川的表情又不一樣了,肯定又有什麼想法!

果然,梁川又在圖紙上畫了幾個圖樣,那形狀有點像蘑菇,就是幾個沒有螺紋的螺絲釘!

做這種釘子比較容易,模範也好做,鐵水往裡面一灌,很快就能把成品做出來!

鋼軌那頭,連線處打了幾個洞眼,剛出爐的鐵水注到螺絲的模範當中,還沒有冷卻的時候,馬上就夾出來,穿過鋼軌的洞眼,兩根鋼軌之間用一根鐵條做支撐,梁川讓工匠拿出大錘,馬上開始敲打鉚釘的另一頭!

鐵錘的重力擊打之下,釘頭開始被砸扁,一下下地鈍了下來,與另一個頭一樣,死死地貼在鋼軌之上,這樣一固定,不僅增加了兩根鋼軌的穩定性,還讓鋼軌的連線極為堅固!

成了!

這。。都行?

這種鉚接的方式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堅固的連線方法之一,改變鋼釘的物理特性,卻不破壞它的物理效能!

梁川嘿嘿一笑道:‘還愣著幹嘛,趕緊把這些鋼軌一節一節地接起來啊!’

梁川做一了個示範,接下來的活就是依樣畫葫蘆,眾人看著梁川心中暗自佩服,還得是這個東家,腦袋裡面裝的東西就是多,這樣的方法都能想得到!

不過鋼軌是接成了,但是最後要以何種方法把這麼長的一段鋼軌利用起來,大家都是一頭霧水,前後已經接了快一里地了!

成了。。終於成了,第一段鐵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以智取勝,扶蘇為我三顧茅廬

公子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