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宋清源新貌寶船在清源港重新靠岸,見識過樑家軍風采的一行人,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當初南征南越的時候,要是派出這支部隊,南越李朝那幫人早就回家去玩泥巴了,還有他們什麼事?

不要說什麼李常傑,就是慕容潮也經不起兩三炮。。

以前他們把儂智高當成大敵,現在想想才知道,儂智高也算不得什麼。。

天下竟然有人能把軍隊打造成這般鋼鐵洪流,武裝到了極致,這不是梁家的資源多,這是生生用錢打造出來的帝國啊!

吳用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梁川看著蠢笨,可是拿起刀劍在場戰上就如同戰神附體一般,不管是自己打仗,還是指揮全軍,他都有一種隨心應手的感覺,原來人家就是吃這碗飯的。。

蘇渭找他單獨聊過,兩人從家世經歷到志向前程無所不聊,最後兩人竟然聊出個相見恨晚!

可能心中藏著猛虎的人會對梁川這樣的人投緣進而死心踏地!蘇渭對於自己心跡從來不藏著一絲一毫,對於有心栽培的人,他更是毫無保留!

他直接就跟吳用說道,先把梁家的情況看一遍,心中有數之後,吳用可以再作決定。

這個決定不言而喻,就是跟著梁川,百死不改其志!

吳用心中大概也知道了,儂家兄弟是絕對不會改變自己的心志,自己上島的那時起,身上也烙下了梁家人的印記,這輩子除非變成死人,否則不可能改變自己了。。

梁川踩著街上的青石板,那種厚重而溫潤的感覺讓人覺得份外踏實。

這種石材大部分是取材自豐州的深山,那裡盛產優質的原石,再經過工匠的打胚,放到地上就是這一千年時光當中最好的建材。可以任人千年踩踏不破不裂,而且隨著歲月的更迭,只會越來越圓潤。

三年的時間,清源已經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當初藉著重建的機會,威遠樓把清源城內的主要幹道全部拓寬,沿街店面與坊市後的居民區全部納入官府的規劃當中。

民間的百姓要重新蓋房可以,必須先向官府申報請示,建築的格局不與整座清源城的格局相沖突,更不可能隨心所欲想而妄而。

這樣的結果就是,大亂之後清源縣城不僅沒有從此沉淪一厥不振,反而藉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有了自己的框架,這個框架還是仿照長安朱雀汴京天街的大格局,建立起來的東方新型大城市!

清源一戰,讓世人看到了清源港清源人對於倭人的態度!這座城市有信心有能力保護城裡的百姓與商人,雖然被破壞的程度也非常嚴重,但是倭人在這裡沒有討到任何的好處,大戰之後,威遠樓更是從朝廷要來了無數的錢糧兵力,把這座城市重新給恢復了生機與活力!

清源港在蘇渭的指點之下,配合著威遠樓,在原來就極低廉的服務費的情況之下,再次降低服務費,讓商人們快速回過元氣,把清源港的生機找尋回來!

民間的力量生生不息,烈火之後帶來的是生機與活力,老百姓與商人不怕戰亂,甚至戰亂還是他們所求,因為一旦有亂,各種商機機遇就來了,他們趁亂也能大賺一把!不靠戰爭,就是這大亂之後的大治,他們也收穫了無數的財富!

清源港一戰,清源城裡家家白頭,戶戶輓聯,成了無數人心中永遠的痛。

如今故地重遊,當年戰爭的痕跡依昔可尋,不少的殘垣斷壁因為家人都在戰火中逝去,無人打理任憑風吹雨打。

梁川帶著新來的幾個兄弟走在清源的大街上,這給他們帶來的震撼不是一般的大!

他們活的那個溪東峒,就算是峒長家的宅子在這裡可能還沒有人家的。。來得敞亮!

屋子竟然能建到兩三層樓那麼

高,上面可以飲茶吃飯,有貨,把個空閒的地方坐下來,就能開張做生意,有人早跟他們說,清源遍地是黃金,當初他們還不能理解與相信這話的意思,現在他們總算是懂了!

可不就是遍地是黃金,這樣做生意,錢就跟撿撿似的,隨便進一點什麼小貨件,轉手到了行腳販子走裡,轉賣到周邊各地的鄉下,都是搶手的緊俏貨!

清源城最大的優點就是包容性!

這裡不再仿造長安城的專門坊市,而是學汴京的開放,隨處可以建商業樓房,只要你的朝向與方位不亂來就成,意思非常簡單,在清源就算你在哪一條小巷子裡想做生意也沒人阻攔,隨便你,生意這門道就全靠個人主意!

這樣一來,清源城內的的生機更被大大地啟用,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在東西街這主幹大道上建自己的店鋪,大部分的商人還是除在原始創業階段,資金是他們最大的障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威遠樓甚至出臺許多惠民政策!

最直接的政策,就是把錢放貸給民間的百姓!

要知道民間的高利貸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楊霸先當年在興化乾的就是放利賭博的勾當。利錢借出去都是八九分的高額利息,要是沒有一點差不多的手段,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收回來!

威遠樓的利息已經算是非常的良心,他們對老百姓放出去的利息只有五分四厘。

這相對於民間的高利貸對於商人的壓榨已經整整低了快一半,幾乎摧垮了整個民間的放利行業,許多欺行霸市趁火打劫的女幹商不見了,行業也得到了很好的整頓!

如果說當初清源港主動降價吸引了商人重樣的到來,那威遠樓的低息政策可以說是救了無數的本地商人!這種低成本讓無數人可以在短時間幾渡過最困難的時間,重新把事業搞起來!

商人可以去賴別人的錢,對於官府的錢,他們從來不敢去抵賴!

透過一樣政策,威遠樓在困難時期也不需要徵收民間的稅,只需要這種商業手段,他們就同樣收到了朝廷需要的錢糧!

清源人有一種特質,生意彷彿就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向海而生,與海為鄰,出海謀富貴!借錢這種事,要是放在別的地方,可能會視為一種負擔,讓子孫揹債要是讓人戳脊梁骨的!

但是這片土地不一樣,清源人膽子是向天公借的,他們敢把祖產抵押了,然後一把梭哈押到認定的事業上面,不成功絕不回頭,憑著這種可怕而執著的毅力創造出一片輝煌的成就!

千年前他們敢為人先,千年後他們同樣不甘人後,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奇蹟。

朝廷的五分利,他們搶著去借到手,然後馬上投到自己的產業當中,許多人就是靠著這樣的大好政策,不僅東山再起,甚至搞得聲色比火災之前還要更加浩大!

蘇渭看到了這樣的商機,同樣把自己手中的錢拿了出來,他利用萬達商會的名義,推出了一種更加低的貸款,只要三厘,但是前提要用自己的土地來抵押。。

當時眾人以為會被罵,沒想到這種手段一經推出,這些在戰爭中受損的商人瘋了一樣,連威遠樓的五分利也不要了,把自己的家財全部推到檯面上,想從萬達商會這裡把錢弄走。。

這可是三分利,等於跟白送差不多!

許多人在清源做了半輩子的生意,就算是有人情世故的成份在裡面,也沒有人放過這麼低的利息!八九分利在民間著急的時候也往往借不到,還要再往上走,伴隨著還有許多苛刻的條件!

大家以為這一刀是直接截了威遠樓的糊,搶了威遠樓的生意,可是現在人家梁家人背後都知道有夏竦夏相公的背景,就算人家

當家的梁川不在了,跟夏家的關係還是無比親密,誰敢出來說個不是?威遠樓都不敢放屁,默許了萬達商會的作為,其他人更是認為,人家有這個實力在做這件事!

在清源,港口與萬達商會是最大的地頭蛇!

城裡的各方勢力都吃他們的好處,連官府也不例外,威遠樓的重建萬達商會同樣出了不少錢!

蘇渭不怕這些欠錢的大爺跑了,他們手上的地契全部在商會手頭押著,還有威遠樓的背書,一隻要他們時間一到無法還錢,連錢帶地都被商會過戶走!

說實話,萬達商會這一手低息放貸,整個清源民間的商人沒有人會拿自己的信譽與招牌來開玩笑,任何生意都要與萬達商會背後的港口打交道,就算再去別的地方借,他們拼了命也要先還上人家的三分利!..

有些人甚至想出了借商會的三分利然後去轉貸,不過後來讓商會知道了,蘇渭動用了成管大隊的民間力量來打擊這種不法行為,風氣才稍微收斂了許多。。

梁家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只有他們賺別人的錢,在清源這一畝三分地上,從來還沒人敢這麼大膽,打主意打到他們家頭上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拍賣風雲錄

一場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