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宋捲土重來2狄青是誰?

吳信送了一封奏疏上汴京,落的是自己的款,本來想說如果出了問題,一切就讓他自己來承擔,並不是要把狄青的成果攬到自己身上。

吃了這麼大的敗仗,是個正常人都會以為這一次死定了。按照大宋的傳統,就是檻送京師,下獄論罪。至於前線無非是臨陣換陣,一個不行就換一個,禁軍幾十萬,這個一點都不怕。

這時候但凡是出現在名單上的人,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吳信平時做人再投機,這時候也不敢隨便拉人下水,那就太下作了,如果這筆賬一個人能夠承擔的話,就讓他自己來的行了,本身也與狄青之流的人沒有關係,不能害了人家!

但是吳信在最後加了一筆,戰敗之後收攏殘部的是狄青,要是沒有狄青的話,損失還會更加慘重,狄青無過實有功!

就這一筆,成了整份報告當中的一抹亮色,所有人也注意到了狄青。

范仲淹與韓琦如何精明的人,他們與吳信早就在固原的時候打過交道,他們瞭解吳信,這一份戰況彙報絕對不可能出自吳信之手!

幾經瞭解,才知道,竟然是狄青這個名不經傳的小子寫的!

一時間,西府裡眾人開始在議論,誰是狄青!

‘狄青是龐籍的人!’

夏竦竟然比他們這些手底下幹活的人還要了解底下人的情況,所有人不由為之一怔。

只聽夏竦繼續說道:‘龐籍今天不在這裡,不過當時他為我舉薦了這個年輕人,老夫想著年輕人應該多鍛鍊便讓他跟著去了廣南。’

龐籍此時還沒有到達權傾一時的地步,他自己也是剛剛從地方上調入朝堂,按資格,他也沒辦法列席晚上西府的重要軍事會議,只能讓夏竦來介紹狄青的情況。

狄青不僅是龐籍的關係,當年更是在自己手下,是梁川的嫡系,也是這一層特殊的關係,夏竦才同意龐籍,把狄青送到前線,讓他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當年在固原,狄青級別太低了,與夏竦根本沒有接觸的機會!

‘此人是個可造之才!’范仲淹由衷地發出一聲感嘆!

要是別人說這種話,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會覺得別有用心,至少都是想提攜自己人。

但是范仲淹這人的招牌太響了。

從當年獨自一人敢硬槓劉太后,被髮配到西軍,所有人都知道了解他的為人,他為人清正秉直,不結黨不營私,說他會謀私利沒有人會相信,他認可一個人,那就是打心眼裡真心地承認!

‘我們都低估了這一次廣南廣源州儂人的造反。前期我們已經從盧之瀚那裡知道,這個儂智高一直是一個不安份的份子,從廣州發現金礦之後更是野心大增,四處招兵買馬,早就有了不軌之心!’

‘從吳信傳回來的這份報告可以看出來,廣源軍已成為了一支不可小視的部隊,他們的人數達到了六萬之巨,還有戰象等更種部隊,加上南人兇頑又有地形之利,我軍先失天時,又失地利,盲目派出三萬人,打不過儂智高,依我看並不是戰之過!’

吳信的報告在座的這些朝廷大佬都看過了,趙惟憲本來就擔心吳信受罪自己受牽連,畢竟他有一個舉薦之責,可是沒想到范仲淹這幫清流,自己看了那份報告竟然不認為吳信無能!

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宋軍自己本來就不是天下無敵,對外作戰他們也是屢戰屢敗,就算是當年夏竦自己指揮,也是敗多勝少!

要是每一個將軍吃了敗仗全部革職問罪,那大宋朝不用兩三年就無可用之將。。

范仲淹與韓琦他們現在掌管西府,對於軍事謀劃得自己把控。他們自己也對那份報告詳細地分析過。就楊文廣被圍的狀況下,如果吳信不去解救,那才負有大責任!

儂智高說是圍點打援,那也是派出自己的主力跟吳信硬槓之後,才利用象兵其兵不意破了吳信的大陣,後來狄青收拾了殘局,論起來,還有一萬多人在那裡擺著,只是輸了一陣,並沒有完全動了根基,不能說完全就失去了優勢!

只能說,連野外的正面決戰都打不過人家,那就不是主官的能力問題!

西府的責任,就是站在他們軍事的角度自己先討論出一個結論,看看要怎麼處理這幫在前線打仗的大頭丘八,然後把報告送到官家跟前,讓文官們開噴,讓官家定奪。

可是今天眾人看了一下吳信的說的情況,沒有一句是為自己開脫的話,只是把當時戰場的情況如實說了一遍,很真實很客觀,西府的一眾大佬看過也只能搖頭,這次的失利,只能說朝廷預判不足,前期的情報蒐集不夠,主要的責任還在他們身上!

他們這一關過了,也就不怕那引起言官御史聒噪了,他們向來跟武將不和,他們哪裡懂得打仗的道理,世上沒有不敗的將軍,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接下來要做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看看怎麼來打這場仗!

當著夏竦的面有人敢提出來要不要招安儂智高,夏竦連眼皮子都沒有抬,直接跳過了這個話題。

這得多麼無知才會想著還要跟儂智高一行人去談判,他們已經觸到了大宋的底線,沒有商量的餘地!

李元昊等人不一樣,追溯起歷史的話李元昊還是異族人,從來就沒有納入到大宋的正式統治當中,只是為了圖取利益,屈居在大宋管轄之下。

只有打,誰冒頭就把誰打下去,毫無商量的餘地!

現在的問題很簡單,怎麼打!

趙惟憲自己站起來請罪道:‘我舉薦吳信難堪大用,實在是用人失察,不請夏大人另用他人。’

夏竦看了看趙惟憲,他倒是挺識趣,只是事情肯定不可能這麼簡單。

臨陣換將,打得好沒人有功,打不好,他還要被人盯上,扣一個臨陣換將軍心不穩的帽子!

這可是大忌!

韓琦這時馬上也出來說了:‘我不贊成這時候把吳信換掉,儂人有備而來,不是吳信的過錯,這何要換將,如是吃了敗仗就換人,那

范仲淹也同樣說道:‘我同意韓公意見,只是吳信身邊我覺得那幾員大將之中,楊文廣中伏身受重傷,已經送回京師救治,於南方戰場怕難有作為,孫節餘靖袁用等人又無大將之資,得令派一員得力干將,作吳信副手!’

眾人本來都想往南軍裡面塞人,以為打幾個蠻子是手到擒來的易事,紛紛想讓自己人去立這個功,可是看到楊文廣自己都跪了,大家才意識到這哪裡是個美差,分明是個黑鍋。

他們會沒開之前,看到趙惟憲的表情還帶著一絲同情,誰舉薦不好,偏偏他去攤上這個事,這下好了,不讓文官噴死才怪!

現在他們知道廣源的局沒那麼好下,原來搶不上,現在互相讓,把嘴閉得嚴嚴實實的,生怕被點了將!

夏竦看了一圈,淡淡地說道:‘怎麼你們都不說話了,當初可是不少人找到老夫這裡,想把你們家的青年才俊塞到軍中去歷練歷練的,怎麼都不出聲了,要不我來說吧!’

眾人一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巴巴地看著夏竦,希望他手下留情!

夏竦臉上冷笑連連,最後道:‘希文你說的那個狄青我看不錯,不如讓他當軍中副手與吳信配合打這次南征?’

范仲淹嗯了一聲道:‘此子胸中有丘壑,雖然軍中資歷尚淺,但是聽說也有西軍與龐大人的調教,底子應該不差,潯州一戰也是他壓住陣腳不至全線潰敗頗有當年於文則的風采,讓南軍自己戴罪立功亦可彰顯官家仁慈寬宏,將士必會更加用命,我看可行!’

要是這幫人再打敗仗,那就不要怪朝廷對他們不客氣,夏竦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已經在懷念梁川這小子了,狄青這人當年是他提拔的,雖然現在在龐籍手下,但是不失為自己可以爭取的物件,他相信梁川的眼光,現在自己在朝堂上可以用的人越來越少,許多人都派到地方上,要管理的地方越來越多,可是能幫得上自己的人越來越少,是時候得再用一批新人了!

這些武將只要他們的腦子還算清楚,就知道要往哪個山頭靠,收拾幾個文官不容易,要弄幾個武將,那還不簡單!

西府一眾大佬,當晚達成的意見相當的一致,成全了狄青,又給南往的部隊增派了五萬人,加上剩下的一萬多人,人數人已經不弱於廣源軍,要是再吃敗仗,那就可以去死了。不僅加派了援軍,又增加了許多的軍備,已經用最快的速度發往廣南!

這份報告次日朝會的時候呈報了上去。不出意外地引起了軒然大波,言官們憤怒了,這簡直是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什麼時候這幫武將可以這麼隨意了,吃了仗敗可以不受責罰,還有這狄青是哪裡冒出來的,一下子官升幾級來著,什麼時候大宋朝選人用人可以這麼隨意了,以後是不是哪裡冒出來的阿貓阿狗也可以當將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自走棋:歷史對奕

哦嗨呦小洋柿子

漢末皇族,打造神話王朝

我是木子李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