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大戰,從年前所有人便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日夜不停地操練,聯絡各方的英雄豪傑,甚至何春生的商隊出發前往北方,還沒有開始。

訓練的強度實在太大,大到許多人都吃不消。

海里面的情形可不簡單,稍不留神就會把小命交待在那裡。

黑十字會的大夫們已經盡了自己所能,但是幾個月下來,梁家軍還是損失了幾十人,倭軍也有近百人的傷亡。

這個比重雖然不大,但是對於梁家軍來說,非常的沉重,任何一個將士都是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培養出來的,不是普通的軍士招募進來就能使用的!

這幾個月,梁川當起了水師提督,讓夏德海帶著手下人不停地操練攻島戰法,施放訊號,配合,衝島,亂戰,各個環節都要演練一遍,力求一擊奏效。

梁川雖然沒有明示,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梁川要直接在打狗鎮與倭人決戰。

這種戰術蘇渭並不贊同。

夷州的地盤太大,不同於別處,大可以採用先上島後作戰的方法,畢竟梁家軍的優勢就是陸戰。

只要秦人雙腳站在大地之上,哪裡還有人是他們的對手?

這個方案梁川早就想過。

卻是把倭人想得太簡單。

夷州之大,只有他梁川最清楚,比之整個福建路不差多少!

不從打狗鎮上島,從其他的地方,那他們的戰線要扯得多長?島上的地形地勢複雜,何止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的,若是倭人在島上設下陷阱,梁家軍想從北推進到南方,沒有幾年的時間,不可能完成!

幾年雖然有些誇張,但卻是實情!

打幾天仗花費只是少數,打一年仗,那卻能把家底給捅穿,若是幾年時間下來,梁川已經讓吳用算過了,絕對支撐不住。

每天的光運輸米糧就是一項巨大的支出!

平地裡運一擔米,花費就得兩擔,更不要說在海上,三四倍的支出是很正常的,若是遇上極端的天氣,十倍的投入也可能換不回來任何的回報!

開春之後,清源那些屯積的糧食和物資成了陳年舊貨,在往年是不好賣出手的,但是梁川可不手軟,全部搬了回來,狠狠地屯了一把,也算給清源做買賣的人開了一個張。

唐代的兵書中就有記載,一萬二千人的軍隊,一年的糧食消耗就要九萬石,一石能換成一百二十餘斤,這還是到後世的明朝的標準。若是換成小米的話,那就是二十餘萬石,那是多少斤,怕是梁川的船隊不停地運糧,也不夠吃的。

再說了海上還有倭人,他們最喜歡打劫海上的商船,斷了糧道,島上的人就得餓死。

打仗的節骨眼,可沒有時間去打獵,去弄各種填飽肚子的食物!

打消耗戰,光是時間與金錢就不是梁川可以承受的,戰事拖得越久,梁家軍就越危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第一皇太子

冷漠如風

重生衙內:開局收了林沖做保鏢

浪浪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