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花會的竹編有九種編法,經緯縱橫,可以編成各式各樣的器具。

時代有區別,以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個熱水罐一口鐵鍋,破了補補了用,不到拎不起來沒人捨得把這些物件給丟掉。

半天的功夫下來,李二花靜靜地在院子裡扎出了一個竹簸箕,這種簸箕可以拿來揚米篩糠,這個簸箕窩深、掌平,不撒糧食和簸物。掌平利於播出雜物,不留殘渣,好使換。

在農家,簸箕是家家戶戶都需要的農具,一張簸箕用得愛惜點可以用人老幾輩子,最少也可用十幾年。樸實的鄉民們更是如此,即便是竹製的工具,能用三代人絕對不敢兩代就扔了,那是要遭報應的。

梁川一群人等李二花做好簸箕後,接過來仔細端詳著。藝娘站在旁邊,伸手撫摸著那個簸箕,說道:“李姐真正是心靈手巧,有了這門手藝,以後咱們幾個姐妹每天做做這竹編,也能有個好光景啊!”

李二花只當是一件很平凡普通的小事,她們家所有的人都是靠著這門手藝活下來的,這手藝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她們的血液裡了,就像吃飯那樣稀鬆平常。

藝娘是這個家的主婦,她心裡感觸最深,現在一家人都沒幾個人會種地,也沒有地讓他們種,地種出來了,一年到頭累得不可開交,可是交了稅,交了租,剩下到自己手頭裡的糧食也不多。現在會一點手藝,梁川喜歡在外面闖蕩,就隨他去,男人就應該志在四方,自己在家裡操持家務,抽閒裡做一做這些竹編,再拿到集市上賣,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的。

梁川擺弄著這個簸箕,手用力掰了掰,簸箕只是稍稍變形了,但是竹子本身有的韌性讓它一下子就恢復原狀了。這種取自自然然後利用才智手藝,加以創造,製造出來的農具正是印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一根毫不起眼的青竹,到了一個無縛雞之力的農家婦女手裡,就能變成十幾年耐用的農家工具,竹編這一道,最好地印證了古代的燦爛文化。

梁川問著李二花道:“二花姐,你們這種簸箕一般一個賣多少錢?”

李二花道:“這種小的簸箕一百文錢一個。”

“大的呢?”

“大的有的幾百文。看要做多少時間。”

葉小釵忍不住驚呼:“這半天功夫就能賺一百文錢嗎,要是白天打一天的柴,再挑到集市上去賣,累得腰痠腿疼,也賺不到一百文錢啊。山上的竹子都是野地裡長的,砍下來就能做成竹編,要是銷路好的話,莫說溫飽了,就是做成小富之家,也不是不可能啊。”

梁川盤算了一下,說道:“竹編是很好的東西,家家戶戶都用得著,但是一件竹編往往要用很多年,就憑咱們鳳山興化這個小小的地方,要是想憑這門手藝溫飽不成問題,但是要想致富,很難,市場格局太小了。”

大家聽著梁川又在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她們聽不懂,但是梁川說的有板有眼的,不像是在說胡話。

梁川接著說道:“這個路子要是開啟了,把市場面向整個大宋,咱們這裡做成一個生產基地,這樣就真的有發家致富有的希望了。”

一家人正說得高興火熱,門外何保正的聲音傳了進來,人影沒到聲先到了。

現在地裡正是農忙的時候,何保正家裡沒有水田,就種了一些小麥,朝庭為了鼓勵南方的農民種一些北方作物,防止農民因為南方的災害而因災致貧,就馴化了北方的小麥到南方來種,這種馴化後的麥子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春天播種,但不如北方的小麥好吃。有點類似於現代的春小麥。種這種小麥在南方朝庭是免稅的。

梁川想給他們一些種麥子的建議,但是想想還是算了,他就怕說了也沒人信。種了一輩子地的農夫誰會去聽一個沒刨過地的農民的話,把自己的地隨便折騰?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沒有拿出實際的農業成果之前,梁川就是把他的小嘴磨破了,估計大家也是笑一笑,不會當一回事。

梁川衝著何保正打招呼,何保正看著梁川手裡端著一個簸箕,好像還是新的。

“你今天沒劈柴了嗎,手裡的簸箕是新買的嗎?多少錢,我家的那個去年篩完小麥差不多快壞了,今年估計還得再買一個新的。”

“柴是要劈的,當然也要做點其他的事情嘛!這簸箕集市上要賣多少錢?”

“可能得一百五十文錢,殺一殺價,一百二十文錢應該能買得到。”

“嘖嘖。”李二花說的價錢可能是他們永安本地的價錢,興化這一帶可都沒有會這門手藝的人。人離鄉賤,物離鄉貴,在興化賣自然就貴得多了,要是拿到北方賣,估計還會更貴。

梁川將簸箕往何保正手裡一遞,說道:“拿著,這個就送給你了。”

何保正愣了一下,沒去接這個簸箕,問道:“這怕是新簸箕吧,你幹嘛?專門買來送我?”

“這個不是買的,是我們家的李二花大姐做的?”

“自己做的?”何保正難以置信,拿著簸箕前後端詳,還跟梁川一樣,用手掰國掰,嘴裡嘖嘖稱奇,沒想到這兩個平日裡不說話不顯眼的大姑娘還有這本事,唉,難怪梁川這小子這麼好的心,還收留這兩個生病的姑娘。“這個傢什做得真好,光是靠這個手藝,日子也能越來越好,不用再天天盯著土地來靠天吃飯了。”

“是的,家裡的幾個女人,他們沒事的時候我打算讓她們都做一做這個手工活,一天一個人至少能做一個,一個一百多文錢,賣出了,比種地強多了。你家的那位呢,我在想平時如果沒事,也可以一起過來做做這個竹編,做好了拿到我的店裡去賣,賺的都是你們自己的。”梁川給何保正提了一個主意。

何保正甫一聽到梁川的這個建議,心頭一熱,是啊,家裡的地自己一個收拾就足夠了,他家婆娘平日裡也就在家裡操持一下,要是能學會這門手藝,做些竹編,可能比他在地裡賺的還多。但是他一下子心又冷了下來,這種手藝一般都是不外傳的,多一個人學會就會少一口飯吃,古話有一句民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連師徒之間這種手藝都要留一手,更何況他們鄰里之間。

梁川見何保正面有難色,問道:“我說保正,給你一個路子你怎麼還不樂意著呢?是家裡夫人不樂意?不想做手工活?還是嫌這活賺的錢不多?”

“要是真有得做,那我肯定跟我家婆娘去說,這事求之不得,但是你可知道,這種手藝一般不會隨便教給別人,你問過人家李二花沒有,你就這麼確定這門手藝她肯教給大家?”

“她會教給大家的,這事你不用擔心,你就是負責幫我組織人手過來,最好有想做這門手藝的就叫過來,做出來的竹編我統一收走。你們負責做,我就負責賣。我估摸著要讓你們做你們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讓你去賣估計一個兩個的散戶也賣不好,幾個幾個地賣,還浪費時間,如果大家一起做,統一賣給我,再由我去賣,這樣大家也有個穩定的收入!”

“此話當真!”何保正此刻真正地喜上眉梢,說道:“梁川。。”何保正想了一想,天天直呼梁川名姓的顯得有點生分了,改口道:“三郎!你要多少人手我,我都幫你叫過來,咱何麓太窮了,不是人們太懶,而是地裡實在種不出多少糧食,你真肯讓李二花教大家這手藝的話,我這個當村保正的跟你保證,以後家家戶戶做的竹編只你們一家,如果學了手藝想自立門戶,不論授業情份的,先過我這一關!”

這話聽著倒是順著,梁嗯了一聲,轉眼又說道:“何保正你還是叫我梁川吧,咱們最好還是各論各的,也沒親暱到那個份上!”

何保正臉皮也是夠厚,嘿嘿一笑說道:“叫多了就習慣了,天天梁川梁川這樣叫著,不好聽,生分!”

梁川說道:“那隨你吧,你也不要勉強大傢伙,手藝學會了,要是能發揚光大,闖出一片天地,那也是大家的本事,如果竹編這個產業做好了,咱們何麓以後也能多一樣吃飯的碗,就是不要捨不得教其他人就行,大家一起學會了就好,多一條路可以走。”

何保正此刻的心情既激動,又有點複雜,激動的是可算有點新的門路,複雜的是老天爺開眼啊,有道是因果報應,救了這個後生,倒是給小村子留了一條活路,也是人家知恩圖報,不僅是對自己,連對其他人都毫不吝惜。自己跟他說過,如果可以,定要讓這窮光景好好變一變,誰家不是窮怕了,沒想到他真的付諸實踐了。

這天傍晚,趙金玉來找梁川,梁川一看趙金玉興高采烈地來,就知道,肯定是新店那邊的木匠活做好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屌絲頂著AI瞞過仙人一統天下

想亮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