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你說的事情是真的嗎?”何保正待人群散去後,跟隨著梁川一直跟到了梁川家中。藝娘安排了一下廂房給趙小品去養傷,跟招弟還有李初一擠在一起。

趙小品本以為這劫過不去了,沒想到峰迴路轉,轉危為安。在縣衙上他聽得仔細,眼睛看不到,可是灶真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做了。

“我說過很多事,你指的是哪件事?”梁川在家裡走了一圈,家裡還是一平和,沒有波瀾,他才安穩地坐下來,與何保正細細地說起來。

“三個月內將會有大洪災的事情啊!”這事大意不得,都是靠天吃飯的苦哈哈,天災面前,誰都得完蛋。

梁川說道:“對了你說這個事,當然是真的,這事我本來圓石為的時候還想和你好好商議一下,你明天將村子裡的勞動力召集一下,爭取每戶都要出一名勞力,家裡有男丁的就來男丁,沒有男丁的就出個女勞力也行,要是家裡男女雙全,卻不肯過來的,你也幫我記一下,下次村子裡有什麼福利,就別指望了。”

“這是準備做什麼?”

“防洪啊,這個不是一家一戶的是村,是關係到滅村亡種的大事啊,肯定要家家戶戶都派人出力,誰要想坐享其成,撿便宜不出力,那門都沒有。”

何保正始終不明白三郎為什麼如此肯定這雨一定會下,現在每天頭頂上的太陽都人把人烤死,天能下兩滴雨都是天眼了,還會下個不停?再說了咱們這河寬田廣的,再多水也能吸收乾淨啊,多少年沒有洪水氾濫了。

“三郎你這是從哪知道的?是神仙給你的指示。。?”何保正試探性地問道。

梁川白了他一眼,“神仙個屁,要有神仙我都去當神仙了,跟你瞎起勁?”

何保正一想這倒也是,不過這事太邪門了,要沒下雨梁川的聲名會受損,要是下雨了,梁川的名聲。。

何保正連夜去各家各戶去拍門,將梁川交待的事說了一遍,他自己還特意強調了,每家每戶都必須出一個勞動力,既然要做事情就要做漂亮了。他這個保正為了村子的前途,這此就拼出去了,他從來都是站在梁川這一邊,這一次也不例外。

第二天樟樹下何保正敲起了鑼,人們從各處彙集到樹下,村子裡的景象從來沒有變,女人們在樹下編著竹編,男人或蹲或站,倚著樹靠著石頭,大家有說有笑,談說著家裡孩子今天又學了幾個字,地裡的莊稼長勢,還有這竹編做了多少,又賺了多少錢。他們偶爾也議論一下樑川的昨天在興化的事蹟,梁川是山神轉世的事情又在他們當中股動起來,要不是神仙怎麼能知道神仙之間的事情?M..

他們知道梁川不喜歡這樣說他,所以他們只敢在私下悄悄議論,梁川是神仙有什麼不好?跟著神仙還怕有苦日子嗎?神仙的日子要是還過好,那普通百姓的日子還過得下去嗎?

梁川聽見鑼聲,這是集合的訊號,也快步走了過來,眼見人都到齊了,他總是最後一個到的。村民們看到梁川到了,嘴上的聲音趕緊停了,他們想知道這三郎有什麼想法。

梁川掃視了一圈人群,人群裡的聲音完全安靜之後,才高聲說道:“我昨天跟興化鄭家米行還有鳳山鄭記米行的大小姐都說過,讓他們最近去進一批米,這樣好應對將來的洪災。”

說到這裡梁川自己頓了一下,“洪災的事我不再多說了,就看你們聽不聽了。這事說起來複雜,我在縣衙裡說給知縣大人聽,他老人家都聽個一知半解,你們恐怕更聽不明白。”

所有人想笑但是不敢笑,他們更傾向於相信梁川的神話背景,至於梁川說的,那是說辭而已。

“三郎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去米行買米嗎?”何金銀也算輩分大的村長者,在這種場合說幾句話還是有分量的。

“不錯。大災一到,金銀再多都買不到糧食,還要挨奸商坐地起價,眼下糧價已是跌到谷底,哪怕是沒有洪災,這米買來放家裡諸位也不吃虧。。”梁川說這話的時候明顯感覺所有人的眼色有些不對,部分人也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什麼。

何保正敲了一聲鑼,將聲音鎮了下來。

梁川苦笑了一聲道:“你們是擔心這與他們鄭家串通一氣,騙你們去買米是嗎?”

鳳英嗓門大笑道:“現在米值幾個錢啊,三郎你多心了,我們哪裡會去這樣想你,你要想在我們身上賺錢,光這些做竹編的姐妹們,你都可以賺不少錢了。”

眾人跟著鳳英也笑了,梁川貪財的話,確實好多錢他自己賺了就是了,何必分與村裡面的人?就他那個學堂,光是收錢每年都能收不少的錢,他是錢多不是貪錢吧。

“我這裡跟大家說了,今天米價多少,大家記下,三個月後米價要是跌了,大家把米扛到我家來,我照今天的價格收!有多少收多少!”梁川拍拍胸脯。

大家算了一下,夷這個好啊,梁川會做賠本生意嗎,不會。這樣一來,米放在家裡怎麼也不怕虧了,要真是梁川說的,屆時有大澇,米就真比金子還貴了!

梁川再說道:“剛剛這事只是第一個事,大家留心一下絕對不會吃虧。但是現在這個事就事關咱們何麓的生死存亡了,請大家務必重視!”

生死存亡?什麼時候何麓也攤上了這麼嚴重的事了,鄉親們個個收起笑容,神情嚴肅聽梁川繼續說。

“從今天起只要在咱們這個村子裡還有房還有地的村民,每家每戶都要出一個勞動力,年紀從十五歲到五十歲都可以,超過五十歲的老人就不用了,因為你們已經為了自己的家為了何麓勞累了一輩子了,現在就不需要你們出頭了。年輕人從明天起,聽我的安排,每天準時到這樹下集合,咱們開始要做防洪的工事!”

防洪,真的要做的嗎?人群人裡不乏又出現了質疑的聲音。梁川掃了一遍,“不想幹的,今天站出來,我不強求,但是我梁川會記下你這個人,因為你是一個自私自利之徒,日後村子裡有什麼福利,我可以保正,絕對沒有今天站出來的人的份,你們的孩子如果在學堂裡讀書,那就請孩子主動退學吧,因為你們如果是這樣的父母,孩子以後也是一個自私自利之徒,對家園百姓絕無一絲好處!”

大家都知道梁川辦學不為私利,只是單純的為了村子的前途,但是今天不配合梁川的安排,就算是得罪他們了,一時間所有人也是有所顧慮。現在地裡是沒有什麼活,來幫梁川做一點事也不是不可以,況且梁川做的這事也不是為了他自己家的田地,都是為了村子裡,也不算佔自己的便宜嘛。梁川一句話說完,許久都沒有人站出來,一個都沒有。

梁川雖說用孩子來要挾他們有點說不過去,不過他說的卻是實情,人不能自私到這個份上。這項工程太過於龐大,確實超出了他自己的能力範圍,況且是造福全村的事情,要是為他個人,他斷不會這樣。

何保正帶頭髮話,“三郎你說的我們照辦就是了,村子裡肯定有人不想一起幹這事,老保正我也不強求,但是我也記下了,這事以後,凡是村子裡有什麼集體乾的福利事,以後都沒份了,你一片公心,鄉親們都會站在你身後!”

“很好,你們相信我,三個月後,你們會為自己今天的決定感到高興的!”

這場在大旱天氣裡無比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抗洪大會說出來都有點匪夷所思,村子裡的村民大部分在梁川宣佈解散之後就帶著家裡的銀錢直奔興化去買米去了。鳳山的米還好,興化鄭記的米堆得連門口都放不下了,米價比往日還便宜了幾個銅板。農家人不敢佔大便宜,一斤菜一斤肉能便宜個一兩毛錢就感覺是賺了。

梁川也不傻,他讓招弟帶著錢去興化買米,買的米堆放在何氏宗祠裡,堆得滿滿的一個大宅子,這米要是自己吃,不知道要吃多少年才能吃完啊。眾人一看梁川自己也去買米了,那就更沒有顧慮了,要虧大家一起虧嘛,紛紛跑到鳳山興化去買米,其他幾個村子看呆了,這何麓人是不是都讓太陽曬傻了,這米價一天天還在降呢,搶米幹嘛?

一問之下,他們說他們也不知道,反正是梁川郎他們買的,梁川郎自己也買了好多,應該不會有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朱元璋親封我為軍師

金金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