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

在山腳下能看見,夜裡的葫蘆山起了一層朦朧的霧氣,山上的寒氣滾滾沉降到山腳下,家裡還缺一床厚厚的棉被,那茅草芯的被子實在不好睡!

“鴨蛋在哪裡?”

今天是真的累的夠嗆,藝娘嘟著嘴不樂意地道:“還要再做事啊,天色不早了不休息?”

“做松花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咱們儘快做好,趁著年節的時候大家買年貨手頭都有點閒錢,也捨得花錢,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招弟聽見屋子裡的動靜,也過來幫忙!

藝娘搬出白天的一百多個鴨蛋,冬天鴨子下蛋不多,逛遍了整個鳳山集市才買到這麼多蛋。路上還碰碎了好幾個,心疼得藝娘差點蹲下來流淚。

“招弟你去把灶膛裡的柴木灰都扒拉出來,以前的也一齊搬過來!”

農家的灶膛都要定期清理,鍋底也要定時刮一下,否則那菸灰附著在鍋底和灶膛裡,灶臺會越燒火越小,飯也不容易煮熟!在北方,還有人的職業就是給人清理灶臺和炕臺的,這也能賺錢。。

招弟看這一地的鴨蛋就知道又做什麼好吃的了,不禁偷偷又吞了一口口水。跟著三哥真是沒話說,天天都換著法子吃不同的好吃的,好吃又新鮮!

灶膛裡的灰並不多,藝娘都會定期把裡面的柴灰清出來,然後收集到筐子裡,家裡堆著好幾筐子的柴灰。

柴灰在古代就是莊稼的肥料,是最基本的農家肥之一,另一種就是人和動物們的排洩物。。

拿到集市上去賣的話,是可以換錢的。

梁川把柴灰倒在地上,中間挖出了一個火山口的形狀,把在集市買到的食材放了進去,裡面加了一些石灰、鹽巴、八角、茴香、生薑、還的白鹼,都不是什麼貴重的食材,市場上賣的人也不少。

再加入一點水拌水泥似的開始攪拌起來,柴木灰碰到水就變得粘稠。再把鴨蛋放到柴木灰中間一滾外面就結了厚厚的一個硬殼子。依樣畫葫蘆,三個人一齊動手,把所有的鴨蛋都裹上柴灰殼。

弄好了鴨蛋外殼之後,再把鴨蛋一個個放到土缸子裡,把地上剩下的其他柴灰均勻地倒進缸中,不留空隙,最後再把缸子蓋上一個蓋子,封閉好!

“眼下到過年差不多還有三十多年,時間正好趕得上!要是這玩意賣得好的話咱們以後就多做一些!”

兩個人沒見過鴨蛋這樣折騰法,心下好奇一個月後這鴨蛋會變成什麼樣子?

松花蛋?

第二天,梁川讓藝娘揹著那些炭去城去下亭樓出售,來回多跑幾趟腳力快一點就行。

藝娘認識葉掌櫃的,雖然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是藝娘心思細密,做事穩重,交待好她做事的關鍵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

況且回來的時候要買點菜或是什麼食物,藝娘自己也好安排。他自己就和招弟在家裡準備把屋後面燒炭的竹棚搭起來,眼看就要過年了,年底也是春雨開始下的季節了,沒備好炭,到時交不起炭可就要餓肚子了。

梁川給了藝娘一塊竹片,上面刻初一交炭五十斤的幾個字,囑咐好說交炭的時候一定要讓掌櫃或掌櫃交待負責的人在上面寫好名字或是畫個押,確認收到炭了,省得日後起爭執。

藝娘一開始覺得沒必要這麼麻煩,梁川解釋了一下,人心難測,有個憑據省得日後多事,葉掌櫃是個好人,可是其他的夥計就不一定了,想通了這個關節藝娘也就欣欣然地去了。話說揹著五十斤的柴覺得累,可是這一斤炭能換不少錢,背起來那就一個有勁!

等藝娘走了以後,梁川道:“好了,現在我們該動手幹活了,招弟,你去稻田裡扛一些別人剩下的稻草過來,要是實在沒有了,就是溪邊蘆葦打一些回來,數量要很多,我們屋頂要打厚厚的一堆。”

“黑鼻走,幹活咯!”

等招弟也走了,梁川就拉出昨天從山上砍下來的兩跟竹子。竹子的根部很粗壯,用來做柱樑最合適,留下幫三米有餘,稍稍比自己住的屋子略低,棚子的一邊要順勢靠著屋簷,所以不能比屋簷高,這樣下雨積水才不會積在屋頂,順著坡度能流下來。竿子較細的一頭各挖兩個榫眼,留著綁麻繩固定。

地上樑川挖了兩個五六十公分深的洞,兩根三米較粗的竹竿放進去後,充當柱子,把原先挖出來的土再埋回去,把土夯實這樣兩根竹竿就不會不會不牢固。

不一會兒,招弟就背了好大一捆稻草回來,稻草這個季節用的人還不多,但是開春的時候,沒用掉的稻草會被農民燒掉,弄成草木灰來肥田。

梁川吩咐招弟將稻草捋順了,一小把一小把捆在一起,然後再紮成一片,厚度不用太厚,但是很密實,等下多鋪幾層以後,就能達到防水的效果了。

家裡沒有梯子,梁川當起了人梯,招弟直接踩著梁川的肩膀雙手扶著牆壁,牆是土牆,要在牆上開兩個口子,橫放竹竿承重估框架用。

兩根竹子原先有十來米長,剩下的部分梁川一分為二破開,因為這個草棚就需要承受茅草的重量,沒必要整段竿子都用上,破開一半就能承受茅草的重量了,還省得得下竹子不夠用。梁川挑了兩個根較粗的給招弟,一頭插進剛在牆上鑿出來的洞,另一頭連線柱子的榫孔。

四段較粗的竹竿綁成一個長方形的框框,兩個較短的邊的竹竿都要留出一個頭。連線處雖然有榫孔連線,但是為防不夠結實梁川還是用麻繩綁了一下。

梁川就給招弟當人肉梯子了,架著招弟來回地固定草棚的框架。忙活了小半天,一個框架雛形終於出現了!梁川將餘下的竹子全部破開,粗細大小合適,全部用來充當橫樑,一根根小梁間隔均勻,用麻繩綁好。

最後再把原來紮好的稻草片一片片地鋪上去,一些關鍵的連線點如邊上的用搓出來的草繩再綁好,固定住,這樣的一個草棚小半天就完成了!..

站在草棚裡,抬頭仰望,陽光一點都透不下來,四周沒有遮擋,牆圍這要是也弄起來,完全也能住人了,就是簡陋了點。招弟的房間還沒有差落,回頭也得想辦法給他弄一下。

棚子也搭好了,棚子下面的地再修理一下,四周的地稍稍地鏟低下來,造成一點小坡度,防止積水,排水溝再挖一條出來,讓積水排到屋外頭,這樣雨季來臨的時候,怎麼樣有一塊乾爽的地方。

接下來又要準備明天交差的炭了,招弟打趣道:“三哥這棚子搭好了,以後就不用擔心颳風下雨啦,那我開始玩泥巴啦?”

“開始吧,你現在也應該會做了,你可以開工了!”招弟說得不錯,他又要開始玩泥巴了,天天糊泥起來燒炭廢時又廢力,那泥巴糊水面板多少都有腐蝕,不說腐蝕,幹久了面板都會皸裂開來,家裡又沒有什麼面板保養品,那口子疼起來就跟刀子割一樣難受!

招弟也不嫌棄,自己任勞任怨,全部的活一手包辦了,三哥現在可相當是自己的東家了,他們夫妻待自己就像親人一般,有得吃有得住,衣服也是新的,不用再像個小叫花一樣,多做點活也是快活的啊。

招弟來回抱著一大堆木頭,小心翼翼地將木頭一圈圈地壘起來,現在要什麼形狀的木頭,堆多少木頭,比較好堆起來招弟都有小經驗了,不一會兒一大摞木頭就像小塔一樣矗立起來了。

招弟喘著大氣提回來了一桶水,沒吱聲地就開始拌土地準備開始攪泥,一邊幹活一邊還很少見地埋怨道:“我說三哥啊,這炭爐每次要燒都要重新糊太費事了吧,要是有那種像灶臺一樣的炭窯,或是固定的炭爐就好啦!”

沒錯!一言驚醒夢中人,梁川被招弟一句話給點醒了,自己怎麼那麼土啊,重複利用的道理都不懂搞個灶臺不就行了嘛。“喲,小夥子可以啊,還有點小想法嘛,好好幹,這一時半會也砌不起一座爐子,還是隻能這個老辦法,別發牢騷了,手腳快點。”

招弟一聽自己的意見還被三哥給採納了,心裡美滋滋的,嘴上說道:“好啦我知知道啦,你別催命一般叫喚了。”

梁川問道:“招弟你鳳山一帶比較熟,可知道哪裡有賣磚頭的嗎?”

“過了集市往南走,快到縣城的時候就能看到一個磚窯了。那裡的磚可不便宜。”

“為什麼?”

“這磚頭燒製必須用上好的黏土,就像我們製做這個炭爐一樣,挖泥巴燒煅,挖一點點還好,不會傷到農田,這磚窯可不一樣,多做一點幾畝地的土也挖空了。田裡的肥泥被挖去燒磚了,剩下的沙土要再種糧食那可種不出來。”

“原來是這樣,那老百姓比如我們要蓋房子這磚從哪裡來啊?”

“當然是找這個官窯買啊,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這不是官窯嗎,怎麼會賣給民間呢?”

“花的錢到位自然就有了。”

“哦。。哦。。。我懂啦。”梁川恍然大悟,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虧自己也是公門出身,這點小道理一時竟不得要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諜戰生涯

電芯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