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大街的城市綜合體已經即將完工。

這座樓從買地那一刻起就引起了汴京全城百萬人的轟動!

不僅是它買地的鉅額花費,背後競標的人物還有趙宗諤這樣的大紈絝,牽扯到的大人物還有丁謂這級別的高官。

樓隱隱成形的那一刻,那霸氣側露的規模直接震撼到了所有世人,原來天子腳下樓可以這麼大,原來人可以這麼囂張!

這樓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什麼子樊樓欣樂樓就完成了一堆垃圾,給這大樓提鞋都不配!

好馬需配好鞍!

樓的名字還沒有起好,不過樑川的心目中已經有了一個名字,天底下只有一個名字配得上自己的這棟樓——紫禁城。

現在大家或許不能體會梁川將這棟樓起這個名字後那種痛快桀驁的神情,不就取了一個名字嗎,難道這名字裡還有什麼深意不成?

是的,這裡面的深間只有梁川自己能體會,兩百多年後要是他給這棟樓取這麼個名字九個腦袋都不夠砍的,趁著時代的大潮還沒來臨,自己先過過癮。

梁川與孫厚朴兩個人連日來為了樓裡的傢俱開始奔波。

紫禁城樓的牌匾讓工匠們打好了,上面是用的純金鏊成的三個大字,跟自己的望鄉老宅一樣,梁川也要搞個揭牌儀式,大紅的綢布蓋著,等到吉日再揭開。

紫禁城用的地磚號稱金磚,是大內皇城專用的寶貝,每一塊磚都得三年功夫才能做好。當初八座宮殿修完還有剩下,全部便宜了梁川。還有金絲楠木的柱子,青磚紅瓦,用的都是皇家規格。

樓裡的物件全是天南地北買來的上好物件,孫厚朴見多識廣,他心裡清楚有錢人需要的是什麼,他們享受度用的是什麼檔次的玩意,而梁川則是創意方面出力。

上好的青瓷,千年的海黃,鮮亮的湖錦,還有惟妙惟肖的汴繡裝飾,象牙玉石擺件不計其數。

這個時代的買到這些物品還不算難,不像後世,象牙已經成為了非賣品,而玉石也已開採殆盡。

身在汴京有一點好處,這些寶貝只要你有錢,不愁買不到,就怕你出的價格不夠高。

進入紫禁城不像是進入酒樓,梁川要讓人感覺這是進入了一座藝術展覽館,不是爆發戶土才主在比拼財力炫富賣弄榮華的格調,而是要讓人大開眼界長見識,覺得不虛此行!

清源作為最早面向世界的東方第二大港,彙集著世界上種類最多款式最豐富精美物件,這些東西經過商人的物流運作,最後運到汴京城供這些有錢的高官勳貴享用。

梁川與孫厚朴這兩個長期生活在清源的人自然一眼能識別哪些是大宋本土的哪些是泊來品,這些東西搬進紫禁城裡,紫禁城立即變成了故宮博物院。

梁川其實想讓情報隊的隊員們與孫家的夥計一起下清源,親自去挑一些新鮮名貴的物件來裝飾一下紫禁城,可是一來一去時日太過於周折,不如日後回到清源後再將這些東西親自挑好後送到汴京城來。

紫禁城不是一天的買賣,梁川決心將他打造成以後類似駐京辦的機構,而且是繁華如汴京城裡獨一份,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高檔會所,成為超越子樊樓的地標性建築。

眼下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大宋人民的喜好梁川僅僅是憑著自己的臆想來推斷,萬一他們不喜歡流行歌曲只喜歡黃梅曲調,自己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自己也必要過份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自己準備的各種服務都是經過廣大勞動人民考驗過的,一千年以後這些服務還是人民喜聞樂見的,怎麼會不受歡迎呢?

趙允讓是知道梁川想蓋一棟樓做一點小生意的,而且他也對梁川主動將一成股份讓與他感到意外與感激,可是他正月裡無事去汴河大街走了一圈,回來幾天幾夜睡不著覺。

本以為梁川是小打小鬧,沒想到梁川是大鬧天宮,現在放眼望去整個汴京城最高最華麗的建築就屬他這棟樓了,連官家的皇城也遜他一籌。

自古以來太過招搖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的,三郎還要拉自己入股,這是欲意何為?

他趙允讓是落魄的皇族,更是懂得低調做人的道理,從不不去犯那種槍打出頭鳥的低階錯誤,此時的他也不懂梁川的目的了。

後來趁著梁川到家裡拜年的機會,他把自己的顧慮直接說給了梁川聽。

梁川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將雷允恭坑他的過程說給了趙允讓聽,自己真是無心之失,沒想到雷允恭搞出了這麼大一個動靜,現在木已成舟只能說以後小心行事,趙允讓聽得梁川言辭肯切,也就不再說什麼。

汴京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地方,這裡充滿了爾虞我詐,一個不小心可能就萬劫不復,趙允讓像一個長輩規勸著這個後生,梁川聽著這些話並不牴觸,他反而覺得這些話不虛偽,是真的為自己考慮。

看來自己是找對人了,這個將來帝國的皇帝的老爹是好人一枚。

人的品質能反映出很多的問題,最起碼自己的投資不是投到了那種白眼狼手裡,投資不怕沒有回報。

為了將宣傳造勢進一步推向高潮,梁川決定採用路演的方式,讓新招收的孩子們披紅掛綠地走上街頭,在汴京的御道街馬行街還有汴河大等幾條主幹道,踢著正步喊著口號,一上街就要吸引全城人的目光。

汴京居民們哪裡見過走佇列的?就像普通老百姓第一次看到閱兵一樣,哪一個不感到新鮮與震驚?一連幾天只要孩子們走到的地方都是談論的焦點,紫禁城還沒開張,輿論已經達到了高潮!

孩子們也是第一次出現在眾目睽睽之下,不過經過長期的訓練,哪怕有一點失誤也不妨礙他們獲得巨大的成功。居民們把最熱烈的賀采聲送給這些孩子。孩子們都是窮苦出身,只怕別人看不起他們,倒是個個有點想出人頭地的志氣,得了掌聲一天比一天表演得更賣力!

幾條街轉了幾天,所有人已經徹底知道這些人是汴河大街那棟新樓的夥計下人,居民們也更對這棟樓充滿了期待感。

除了老樣式設計宣傳廣告,讓孩子們走到一處就在牆壁空白處張貼,孩子們知道這是東家的重要活動,冒著被牆壁主人打罵的風險,在汴京城中張貼了無數的廣告標語。

接著又承包了汴京城中所有酒肆館鋪說書賣唱的攤點。梁川花了一點小錢,讓所有的說書先生,賣唱藝人還有街頭的雜耍把式,讓他們幫襯著吆喝兩句——走一走瞧一瞧,汴河大街不得了。。

雖然紫禁城連牌匾都還沒有揭下來,居民們連這樓是做什麼也不清楚,可是最近汴京城的動靜實在太大,西北雖是動、亂未平,百姓們因為這事連過年都消了三分興致。、

可是梁川一通亂吆喝之後,全汴京百萬居民無不對這紫禁城議論紛紛,眾人伸長了頸脖子想往裡探一探這裡面有什麼新鮮花樣,可是紫禁城遲遲不開張,更勾起了民眾們的無限嚮往。

路演的新鮮感消失了以後,梁川又整出了組合拳的下一招——舉辦活動!

這些套路放到今天就是路邊最普通的小賣部也懂得操作,可是當代的百姓完全沒見過,對他們來說除了新鮮還是新鮮。

梁川與孫厚朴買了幾千斤的大米,然後在紫禁城樓下設定了一處免費發放福米的酬賓活動,俗話說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免費送米簡直聞所未聞!

這不同於施粥,施粥那是面向難民流民,許多人礙著自己的面子不會低下頭去喝那一口粥,可是送米不一樣了,不要白不要!

福米用一口小小的紅布袋子裝著,上面繡著“紫禁城開張志慶”幾個小字,一天雖然發放的數量只有一兩千米,發放的大米也才一兩千斤,成本是不高,可是收穫的成效卻是無比倫比的成功。

為了搶這一兩千斤米的名額,不少的人打著沾沾喜氣的名義下半夜就開始排隊,汴河大街從頭排到尾一望無際。

免費的東西自古以來就是老頭老太的天敵,對他們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他們可以不顧身體老邁在寒風中站上半宿,就是為了那區區的一斤米。

一開始每天只發一兩千斤,但是造成的轟動效應是顯著的,排隊的人太多了,為了回饋這些居民的熱情,梁川加了一倍,每天從一兩千斤大米翻了一番,變成三四千斤,一到太陽落山就停止,夜裡人多易造成治安問題,梁川不想給官府添麻煩。

訊息傳播的速度太快,光一天的功夫半個汴京城都知道紫禁城的存在!

福米發了幾天,梁川推出一項新活,憑藉福袋可以來紫禁城裝走一袋米。

這可苦了這些老頭老太,他們為了再領取一袋米,又要抱著上前線的視死如歸的決心,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我把女主下降頭

謝小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