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傑出現在宴席上,破壞了宋獻策招攬賀人龍的計劃。

這讓宋獻策很氣惱,不過賀部的問題,他現在已經不能做主,只能等李自成的指示。

他原意是向高傑保證,先誆賀人龍出兵,等闖王拿下關中,怎麼處理賀人龍和高傑還不任由闖王決定。

只是高傑不是蠢人,硬是要李自成親口保證。

宋獻策來到賀人龍給他安排的大宅子,他沒有心情參觀,便一頭扎進書房,思考起如何給李自成寫信。

這封信很難寫,不能讓闖王尷尬,還需將眼下的情況表述清楚。

這就像如何提醒最好的兄弟被綠,宋獻策苦思到半夜,才勉強寫出一封書信。

次日一早,宋獻策吃了丫鬟準備的早點,便出門溜達,將信交給了城內細作,讓他速度稟報闖王。

在書信中,宋獻策表示如果闖王願意保證不殺高傑,請速速回信,他收到書信便展示給高傑看,然後要求賀人龍立刻包抄潼關。

若是闖王不願赦免高傑,為了節省糧草,大軍便可先退回洛陽,尋機再取關中。

延安,總兵府。

宋獻策的信剛送走,韓琛便跑來稟報,“大帥,宋獻策將信送出去了。”

簡伯約笑道:“不知李自成會如何回覆?”

“無所謂了!”賀人龍沉聲道:“無論李自成答應還是不答應,本帥都不能讓宋獻策收到回信。”

李自成即便能夠放下奪妻之恨,答應放過高傑,並親筆寫下保證不殺高傑的書信,賀人龍也不會發兵。

若是讓宋獻策收到回信,他很快就會反應過來,賀人龍根本沒有投靠闖王之心,肯定要離開延安返回闖營。

如此一來,李自成也知道被耍,自然也會從潼關撤兵。

當然,若是老李心眼小,難以忍受高傑給他帶來的恥辱,拒絕保證不殺高傑,賀人龍拖延闖軍的計劃便直接失敗了。

既然拖延不成,宋獻策便是賀人龍的收穫,他自然不能讓宋獻策看到回信,然後返回闖營。

簡伯約想明白後,不禁笑道:“確實,無論李自成怎麼回信,我們都不會出兵。現在只剩下瞞住宋獻策,將他留在延安了。”

賀人龍點點頭,對韓琛道:“今日起,你在城外要道上安排探子,務必截住李自成的信使。”

韓琛當即抱拳,“卑職領命!”

賀人龍頷首,揮手讓韓琛退下。

簡伯約問道:“大帥留下宋獻策,有多少把握勸說他歸順?”

賀人龍搖搖頭,“目前機會不大。在本帥沒有展示出足夠的實力前,很難收服宋獻策。這些天先生就按著此前的計劃,好好招待宋先生吧。”

簡伯約點點頭,人才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他們選擇投效物件時,首先要考慮投靠之人是否有潛力奪得天下,讓他們一展拳腳。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也不排除有些人就想挑戰難度。

這就好比諸葛丞相,不投靠佔據北方的曹操,也不投靠控制江東的孫權,選擇只有新野小城的劉皇叔,主打陪伴和成長。

賀人龍現在比不上劉皇叔,沒有皇叔的好名聲,招賢告示貼了一個多月,也沒收攬到三瓜兩棗。

簡伯約只是童生,便成了賀人龍的幕首,足見賀人龍眼下有多窘迫。

簡伯約答應下來,只是延安小城,物資和娛樂實在匱乏。

於是,接下來幾日,簡伯約白天帶著宋獻策在城內外視察村鎮、集市、工坊,晚上拉著他勾欄聽曲,將宋獻策安排得明明白白,日子過得極為充實。

……

潼關,闖軍大營。

李自成看完宋獻策的書信,負手而立,想起了很多塵封的往事。

當年他帶著弟兄們作戰,為跟隨他的兄弟和流民求一條生路,可高傑作為他的心腹,卻與他夫人私通。

兩人不僅滾在一起,還在關鍵時刻捲走他不少物資投靠了明朝。

如此仇恨,常人豈能忍受。

李自成並非常人,他是闖王,為了推翻明朝,建立新朝,他奮鬥了十餘年,豈能因為一個女人放棄拿下關中的機會。

眼下大軍駐紮於潼關之外,每日消耗巨大,為了早日入關,建國立業,區區高傑放他一馬又如何?

李自成沉思沉思片刻,心中已有計較,他決定忍了

他走回案前寫下一封書信,便叫人速速送到延安交給宋獻策。

延安小城,故事不多。

宋獻策跟著賀人龍,城裡城外轉了幾遍後,每日都被簡伯約拉著去勾欄聽曲。

起初宋獻策是拒絕的,可耐不住賀部上下太過熱情。

於是第一日,勾欄聽曲。

第二日,勾欄聽曲。

第三日,勾欄聽曲。

……

宋獻策啊宋獻策啊,你忘記了闖王交代的任務嗎?

晚上,繼續勾欄聽曲。

……

延安城外,宋山走進樹林,便見王大力蹲在裡面,吧唧吧唧的啃著餅子。

韓琛接下攔截信使的任務後,讓宋山領著王大力在城外扮作山賊攔截過往行人。

宋山在延安當過山大王,幹這行也算是專業對口。

宋山急匆匆進入樹林,看見嘴沒停過的王大力,“你小子就曉得吃,該幹活了。”

王大力憨憨一笑,將沒吃完的餅子,小心塞進隨身攜帶的乾糧袋裡,抄起了放在一旁的開山斧。

這時道路上,兩人騎馬疾馳而來,王大力在路上蹲了幾天,有了經驗,他回頭看了宋山一眼,“頭兒,上課時不是說,密探都擅長喬裝打扮,儘量不引起注意嗎?”

宋山也覺得南面過來的騎士,似乎太高調了,不向是闖軍的細作。

畢竟他們要穿過明軍控制的州縣,這樣肆意奔馬還不被抓,簡直難以想象。

宋山道:“管不了那麼多。先用絆馬索,你去將他們拿下再說!”

……

軍器局。

賀人龍在成立軍情司後,緊跟著設立的第二個機構,專門負責為賀人龍打造兵甲和火器。

簡伯約道:“延綏乃九邊重鎮之一,軍戶眾多,匠戶也不在少數。明朝無錢,軍備廢弛,各衛所的匠戶無事可做,紛紛逃亡求生。卑職按著大帥之意,招募匠戶,得三百餘人。他們刀、槍、弓箭、鳥銃、火炮、盔甲都能製造,只是延綏一地物資匱乏,棉布、鐵錠、銅錠、火藥皆儲備不足,導致軍器局無法進行生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名不成道友的新書

無名不成道友

時承安

西西里的九星仙帝

冬雪難言

會飛的螺旋杆君

穿越:敵國公主的病嬌帝夫

沃希星

區區異獸,那不是手拿把掐?

大會

我成了行走的百科全書

嗷嗷寫文的洲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