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車一刻不停的運轉,無數的石塊,大的小的,圓的方的,不規則的,全都一股腦的往鄴城裡砸去。

晉軍的投石車很有特點,不只是大型的槓桿投石車,專門向城裡投擲巨石。

同時,晉軍還組裝了很多小型的投石車,說是車,其實只是一些可以投石的皮兜,投石的原理也是一樣的,都是運用槓桿原理,將石頭送到高空中。

這種投石車,相比它們的巨型大哥哥,射程要小一些,也不夠高,這是投石車的體量造成的。

但是,這種投石車使用簡便,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輕鬆運作,而且,數量也多。

別看投擲的都是小石塊,看起來威力沒有那麼大,但其實,這樣的小石塊也足夠給人致命的攻擊。

想想冰雹就知道了,再大的冰雹也比投石車上的石塊小很多,可即便只是被冰雹砸中,也很有可能傷人性命。

上一世的電視新聞裡,王謐經常看到這樣的訊息。

於是,當很多將領都反對他在兩種不同體量的投石車之中,偏袒小型的時候,他還是毅然決然的這樣做了。

並且,把這些經過了改良的小型投石車,親自送到了鄴城戰場上。

而此刻,就連將軍劉裕也不得不承認,王侍郎的辦法,果然是最好的!

這些小型的投石車,實在是太好用了!

無數的小石塊凌空躍起,像是群鳥一般,將鄴城的天空遮蔽,這讓躲藏在城牆後面,急於上陣殺敵的秦兵大受其害。

很多士兵,還沒等到衝出城門,就殞命於此,還有很多人雖然沒死吧,至少也受了傷。

被石塊打的舉體流血的秦兵,就算是衝殺出來,也往往在搏鬥時落入下風。

無數小石頭就好像是在鄴城的天空中拉開了一張網,對城內的勢力,進行了殘酷的打擊。

當然了,這種打擊也是無差別的,由於戰勢激烈,也有不少的鄴城百姓被石塊砸傷。

這又讓氐秦的實力進一步削弱。

這個時候還在城裡的大街小巷上轉悠的人,難道還會是普通的鄉民嗎?

說他們是鄉民倒也沒錯,但他們現在的身份已經有所改變,該說是秦兵了!

這些可憐人,大多都是被張蠔臨時抓來補充兵源的,原本都只是城中最普通的百姓而已。

這些人本來就對打仗毫無興趣,又沒有經驗,武藝更是約等於零,如今,還未上陣就慘遭打擊,真是可憐透頂。

於是,王謐那邊的訊息,真假也可以辨別出一絲絲了。

雖然號稱還有一萬大軍,但是其實城裡的兵馬,根本就沒有那麼多。

所謂的一萬人裡,大約有一少半都是臨時抓來的壯丁,這些人不僅是不足為懼,甚至氐秦還要提防著,不要臨陣反戈才好。

說好了是上下協同作戰,當然不只是天上有石頭陣保護網了,城下的晉軍也在忙碌當中,片刻都沒有停下。

至於他們進攻的重點,就不在殺傷秦兵而在於如何能夠更快的把這座城池攻打下來。

和襄陽一樣,鄴城城牆也是由青石磚包裹的泥坯結構,這種結構,以目前晉軍的火炮來講,還很難直接摧毀。

那被炸穿的一個洞,不過是一時湊巧,並沒有繼續借鑑性。

雖然這場仗氐秦打的並不算好,但客觀來講,他們的準備還是相當充分的。

這主要是因為,在晉人到來之前,鮮卑人已經在城外圍困了多日,這麼長的時間裡,鄴城都面臨著將要被摧毀的危險。

於是,鄴城的守將,包括張蠔和符丕,都意識到,這次將要迎來一場硬仗。

在對峙的這段期間,符丕一方面派出了楊白花前去京口求援,另一方面,則加強了鄴城的守備。

加固城牆,打造兵器,訓練士兵,幾乎樣樣都沒有落下,所以,現在看來,鄴城的硬體是很完善的。

直接從正面突破,相當不容易。

比如,一般來講,一面城牆,最薄弱的地方,當屬城門。這個年代的城門,不管號稱多麼的堅固,但其實,說到底也都是木頭做的。

只要是木頭的城門,總是容易攻克的。

但現在,對於進攻一方的晉軍來說,困難也是有的。

鄴城的城門本來就是選用了特別堅固且厚實的木料製成,更何況,城門後面又安置了巨大的門栓。

普通的大木樁,根本就穿不透城門。

那麼,晉軍就沒辦法了嗎?

當然不是!

那巨型的神弩,就具有攻城的絕對實力。

在襄陽,晉軍就是這樣做的。

一支神弩穿門而過,還有什麼能阻攔晉軍進攻的腳步?

這樣的神器為什麼不趕緊使用起來?

是啊!

確實想用,問題是,有的用嗎?

沒有!

真的沒有!

為什麼沒有?

難道,諸位忘記了嗎?

這次晉軍是長途奔襲作戰,鄴城這裡的環境也根本沒辦法和襄陽相提並論。

它距離晉軍的大本營京口實在是太過遙遠,為了能夠儘快的趕到鄴城,王謐只能將隊伍儘量精簡。

人員上面,自然是不能動手的,在這個年代,打仗還是靠人頭,以少勝多,從來都是各種勝仗中的少數。

王謐精心製作的那些新兵器,當然也不能少帶,於是,只能犧牲一部分笨重的傳統兵器,不能隨行了。

既然缺少攻城用的重弩,劉裕也只得選擇其他的辦法。

而這個辦法,正是來自地下。

在距離城牆不遠處的一個被晉軍牢牢佔據的地方,一隊晉軍士兵正在向城內挖地道。

士兵們一邊攻城,一邊挖土,劉裕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從各個方面掏空鄴城。

讓鄴城喪失能夠反抗的力量,各個方面都是。

於是,在劉裕的各種攻勢下,老將張蠔已經是疲於應付,漸漸感到獨木難支。

現在又來了線報,說是南城門那邊也即將出現敵軍。

正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打的老將軍暈頭轉向。

但是,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這個時候,張蠔才真正領會到什麼叫做敵眾我寡,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

如果現在鄴城是掌握在晉軍的手中,那麼城中的這些百姓理所應當的就會站在他們身邊。

幫助防守,甚至是自願結成敢死隊,出城死戰。

可惜,現在佔據這座城池的,是氐人。

城中百姓絕大部分都是漢民,而這些漢民是絕對不會真誠的幫助氐人的。

即便是他們奉獻出真誠,張蠔也不敢相信,因為戰場上的輕信,最為致命。

以往的氐人,總是十分強大,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當一座城池的原有居民臣服於他們的腳下的時候,他們不會想到,也會有落入下風的這一刻。

於是,混亂激烈的戰局之中,無數廝殺吶喊之中,老將張蠔第一次感到蒼涼、悲哀。

或許葬身於此,就是他的宿命了。

畢竟,其他人都死了。

他也合該死在這裡。

鄴城,倒是個不錯的地方。

城外的攻擊仍舊猛烈,自從王謐為劉裕他們新增了火器後,劉裕卻一反常態,不再那樣奢侈的使用。

看來,剛才瞬間的窘迫,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陰影。

劉裕再也不敢打仗不經濟了。

從京口一路帶來的火器並不算多,只能節省著用。

雖然要節省,但是打仗的效果卻一點也不能減弱,於是,劉裕提高了傳統冷兵器的使用效率。

尤其是投石車這種好用的兵器,更是撒了歡的用。

在投石車的支援下,晉軍戰陣已經越來越接近鄴城城牆了。

只要能抵達鄴城牆根底下,與挖地道的那幫人匯合,就可以推進到下一個程式了。

那就是正式奪城!

對!

不要懷疑!

這個仗達到現在為止,不管是王謐還是劉裕,這些個能征善戰的將軍,沒有一個人下達過正式攻城的命令。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晉軍都是隻攻擊城牆,卻並沒有派遣士兵們登城。

為什麼這樣安排?

早些登上城樓,殺傷敵軍,佔據鄴城不是更好嗎?

晉軍也不是沒有這個能力。

一切,都是因為晉軍乃是長途奔襲作戰,過早登城會提前消耗晉軍的人馬。

如果現在就開始奪城,那必定要派遣士兵去正式登城,士兵們的雙腳一旦離開地面,必然會陷入危險。

秦兵想要攻擊登城士兵,只需要霸佔住城樓,他們就可以像守株待兔的獵人一樣,給予晉軍持續打擊。

這樣的攻城作戰,消耗實在太大。

在後續沒有援軍的前提下,並不適合立刻就拿出來使用。

於是,在大戰開始之前,劉裕和王謐針對何時開始攻城就有過討論。最後,一致決定,先儘量消耗鄴城內的有生力量,最後等到城中空虛,再行攻城,這樣就可以儘可能的把有限的兵力,用在最緊要的關頭。

於是,現在所有城牆的斷裂處,都不是來自於晉軍戰士們的猛攻,而是火炮的功勞。

雖然現在的火炮,其威力還不足以讓泥坯制的城牆徹底倒塌,但是,給予一定的打擊還是可以辦到的。

如果同一個位置恰巧被幾枚火炮同時擊中,那麼出現破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只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簡單的城牆破損,對於晉軍的攻城作戰並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劉裕的持續攻擊,確實讓鄴城內的守軍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卻還不至於讓他們全線崩潰。

需要一股力,冥冥之中,所有的人似乎都在等待著那個時刻,不知道會從哪裡跳出來,只要有這股力,局勢就可以有顛覆性的發展。

人人都在期待那一刻,不只是晉軍,就連城中的秦兵也是一樣。

長久的鏖戰,令人身心疲憊,就連主將都是一樣,更不要說那些需要親身上陣計程車兵了。

這條命,現在還是攥在自己手裡的,但下一刻,會在誰的手裡,都是說不準的。

人人都想活命。

想活命,並沒有什麼可羞恥的。

尤其是仗打到這個份上,已經是昏天黑地了,很多人都盼望著局勢能在一瞬間改變,徹底停下來。

而這股推動局勢轉變的力,究竟會出現在何方?

是即將抵達南城門的王謐王侍郎?

還是正在城下苦苦鏖戰的劉裕劉寄奴?

還是……

某些從沒有被關注過的力量?

北大門城樓上,張蠔堅持了太久,實在是太累了,他看到局勢暫且陷入僵持,符纂雖然戰鬥力一般,但也算是頂住了晉軍的攻勢,於是便退到了城下稍事休息。

非是老將軍想要臨陣脫逃,或者是不再想堅持,實在是這個時候不趁機歇一歇的話,恐怕就沒有時間可以休息了。

眼看,天都快黑了。

而戰場上,城樓上,到處都點起了火把蠟燭。

城中雖然禁止點燈,但是,有些地方也還是有點點亮光,那是各種作坊還有士兵們正在努力備戰,製作各種兵器。

漸漸黑沉的夜色下,沒有人注意,就在這個戰略位置最為重要的城樓上,還有一些人,也一直都在。

刷刷刷!

糊糊糊!

我們是快樂的泥瓦匠!

張蠔走了,我們就更快樂了。

小小泥瓦匠阿花和阿六一邊努力糊牆,心裡早就樂開了花。他們瞥到了張蠔的身影,看到他已經走下了城樓。

那疲憊的身影,昭示著沒有什麼重大變動的話,一時半刻的,張蠔是不會回來的。

大家一直在等待的,不就是這一刻嗎?

想要機會,機會不就來了嗎?

阿六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立刻向阿花挪了幾步,雖然工程還沒結束,但是因為天色漸暗,戰勢進入僵持,老將軍也不在城樓上,這個時候不摸魚,什麼時候摸魚?

於是,一星半點的小動作,根本就引不起看守士兵的注意。

他們現在正忙著在城樓裡躲避危險呢!

“阿花,怎麼樣?”

“我覺得我們可以行動了!”阿六的聲音極小,近乎耳語,而戰場上嘈雜的聲響也給他們提供的掩護,目前來看,並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聲音。

況且,他們手上的活計也沒停。

這就更加具有隱蔽性了。

阿花是個穩健的人,他看了看城上城下的局勢,還是拒絕了。

“現在還不成,我覺得,要想動手,至少也要等到晉軍開始登城才行。”

阿花說的不無道理,既然是裡應外合,那就必須要外也想攻城的時候,內才能配合。

哪有晉軍還沒有動靜,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工匠就想提前動手的。那不是幫忙,而是去送死。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能神遊億萬裡

夜南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