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規制,一架戰車至少要配備六十人,除了站在戰車上負責攻擊計程車兵,戰車的兩邊還有追隨戰車沿途行進的徒步士兵,這些士兵是負責給戰車上的步卒傳遞兵器,提供糧草的,大約需要二十人左右。

一架戰車上需要站立六十人,而這六十人還要在戰車上進行各種進攻的動作。

射箭,劈砍,樣樣不缺,想想看,一架重型戰車需要多麼寬敞的空間。

木板型戰車規模都相當的小,就好像那供人交通使用的馬車一樣,一架車最多能坐四五個人而已。

再多,車都要散架。

可是謝玄主持建造的這個戰車,居然克服了木板車規模普遍較小的缺點,經過改裝的蛤蟆車,不僅可以供多人乘坐,同時還加了蓋子,士兵們不必露天戰鬥,可以躲藏在戰車之中,而戰車,自有牛馬牽著,便可以自動讓戰車前行,不需要車內計程車兵再去操作。

雖然蛤蟆車加了蓋子,但整個車體其實並不比一般的戰車更加高大,相對還要稍矮一些。

但是,蛤蟆車給人的第一觀感,還是巨大。

雖然戰車的高度略矮,但是能夠容納計程車兵卻一點也不少,單就眼前的這架蛤蟆車來講,一架車裡,可以供八十名戰士同時作戰,空間還很富裕。

為什麼並不高大的蛤蟆車還可以容納這樣多計程車兵?

秘訣在哪裡?

北府兵們忙著把一架又一架的戰車,拉出作坊,沈警卻沒有急於跟上他們,而是一直都站在固定的位置上,看著蛤蟆車在自己的眼前,一架一架的走過。

目測蛤蟆車的高度不過是一丈有餘,又因為是加了蓋子的,從遠處看上去,更顯得有些矮小。

但很快,沈警就看到一些準備上場作戰計程車兵紛紛跳上了蛤蟆車,在作坊裡就做好了戰鬥準備。

沈警走近他們,仔細觀察,當那蛤蟆車的蓋子被掀起來的時候,他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那蛤蟆車裡的戰士,全都是半蹲著的!

而蛤蟆車的蓋子,竟然也是可拆卸的!

北府兵戰士如今常用的兵器,無外乎是大刀、長矛,這其中環首刀較為短小,攜帶方便。

可長矛因為有後端的木杆,木杆一般有五尺左右的長度,肩扛手提還算容易。

可是要想帶上戰車,卻並非易事,想象一下,每個士兵人手一件長矛,個個扛在身上,需要佔據多大的地方!

也正是因為長杆兵器佔地太大,攜帶不便,以往的戰車都做成露天型,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士兵們站在露天的戰車上,兵器容易攜帶,操作起來活動空間也更大,甚至包括上下戰車也很方便。

而蛤蟆車中的戰士卻並不是手持兵器,除了長刀這種便於攜帶的,包括長矛、長戟這一類不便攜帶的兵器,都被士兵們存放在戰車的一角。

蛤蟆車的後部擋板也是可以開啟的,等到戰車來到襄陽城下,蛤蟆車中的戰士不論是想在戰車中起身作戰,還是想跳車戶外格鬥,都相當容易。

戰車的行進過程中,戰士們就這樣半蹲在車裡,因為有上蓋的掩護,敵軍看不到戰車中的情況,也不敢貿然攻擊。

等到戰車停穩,北府兵們便可以魚貫而出,大肆進攻,當然了,這樣的作戰方式能夠在戰場上鋪開,還是依託了北府兵的訓練有素。

長期合作,配合默契,不論是進攻還是後撤都有規有矩是北府兵的特點。

正是因為具備這樣的優勢,他們才敢於把護身的長矛放在一邊,等到準備跳下戰車的時候,在臨時捉取。

看似是個很簡單的動作,實際上,在混亂的戰場上要做到卻相當的不容易。

既要保證士兵們都能腿腳利落的跳下戰車,在拿取兵器的時候,既要快,還要遵守秩序,放眼大晉境內,除了北府兵就沒有其他部隊能做得到。

蛤蟆車還沒有登上戰場,沈警就能預料到這種新型戰車將給狂妄的氐秦軍隊造成多麼巨大的損失。

謝玄是個幹實事的人,雖然平日裡沒有那麼多的誇誇其談,但是自從到了襄陽城下,他就一刻不停的監督著工匠們製作攻城的器具。

直到親眼見到,沈警才吃驚的發現,無敵戰車蛤蟆車居然不只一架,而是有二十架!

二十架啊!

若是把這二十架蛤蟆車全都停在襄陽城樓下,估計可以排滿一排,把襄陽城正門堵得嚴嚴實實。

秦兵再想出城迎戰,都不容易了!

太厲害了!

一波震驚還未平復,另一波震驚又起。

沈警這才剛剛滿足了好奇心,打算跟著最後一架蛤蟆車一起離開作坊,卻驚覺,身後還有兵器在源源不斷的運送出來。

而這種兵器,雖然可可以稱得上是某種“戰車”,但很顯然的,並不是蛤蟆車。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對樓?”

沈警恍惚之間想起謝玄交代的任務,除了蛤蟆車,他確實還提到要把對樓也拉出來參戰。

沈警在作坊裡幫忙的那幾天,工匠們都在忙著製作蛤蟆車,並沒有聽說還要製作什麼對樓之類的兵器。

眼前的對樓,實在是讓沈警大開眼界。

這個東西,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實在是太神奇了!

那對樓,當真對得起“樓”這個名號,因為它看起來真的很像一座樓!

它的底盤大約也和蛤蟆車差不多,純木板搭建,只不過相比蛤蟆車,對樓的底盤並沒有那麼寬大,內部也是中空的,大約可以容納二十名左右的戰士。

不同的是,蛤蟆車是有蓋子的,而對樓的頂部並沒有蓋子,反而是露天的。

在露天的蓋子上面,有搭建的類似凌雲梯一般的兩副豎梯,豎梯大約一丈高左右。

兩副豎梯上還用榫卯結構搭建了一個橫梯,相比豎梯,橫梯的個頭更大。

沈警站在對樓錢觀察了半天,實在是想象不到這樣的梯子搭配能做什麼。

大約也是一種攻城的器具?

沈警思來想去,也只能做出這樣的判斷,謝老爺子也不是一般人吶!

北府多奇才!

王謐小子雖然奇計百出,是個少年英傑,然而,謝玄也並非等閒之輩,看看他一手打造的兵器,全都是天外來物,以往在戰場上從沒見過。可見,謝玄也是有真本事的!

人才濟濟,實乃北府之幸!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棋局不公

楊冉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