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中了!”

“王侍郎打中了!”

魏師傅首先發現了這個事實,也不管還有沒有下一槍,一個箭步就衝了過去。

柳樹沒問題,可惜,柳樹上掛著的沙果,就沒那麼幸運了。

也不知道是王謐天生神槍手,還是瞎貓撞上了死耗子,總歸是他的鉛彈擊中了沙果。

一個沙果應聲落地,一個沙果歪歪斜斜的還勉強掛在柳樹上,卻也早就被打的皮開肉綻,黑黢黢一片。

“真的打中了!”

“我贏了!”

“阿邁,把錢都吐出來吧!”

王謐衝向柳樹的那一個剎那,卻沒有忘記向何邁喊話,這廝為了賺錢,竟然敢買他輸,簡直是太不夠哥們了!

何邁手裡的錢袋子,應聲落地。

輸了!

他居然輸了!

輸的如此徹底!

小錢錢!

你就這樣無情的離我而去!

然而,何邁還不必悲傷的太快,因為,目下還沒有一個人注意到他,人們都奔向了柳樹,要和王侍郎一起來見識一下手槍真正的威力。

手槍的威力,確實巨大!

雖然這還只是王謐手工作坊做出來的半成品,但是,依然能夠讓這個時代的人們,深切的感受到這一點。

“你們快看!”

“鉛子在這裡!”

王謐沒有聽錯,就在剛才,鉛子竄出槍膛的那一刻,緊接著,下一個瞬間,他就接連聽到了兩聲巨響。

第一聲稍顯沉悶,第二聲,竟然有一種清脆,果斷的意味。

一槍,兩聲!

沒錯!

與現代制式手槍不同,現代制式手槍,彈夾之中,多的可以帶九發,甚至十發子彈。

支援連續擊發。

但是,古代畢竟技術受限,就算王謐已經竭盡全力改造,但是,純粹的火藥擊發型的手槍,也只能做到打一發,裝填一發。

於是,可以肯定的是,此時手槍中就只有一發鉛彈。

一發鉛彈,造成兩次響動,那肯定不是落到沙果之後就迅速落地。

王謐的判斷沒有錯,他爬上梯子,在沙果附近仔細尋找,很快就在懸掛沙果的柳樹幹上,找到了鉛彈。

“哪裡哪裡?”

“稚遠,給我看看!”

何邁踮起了腳尖,可憐他身量較小,即便是抻長了脖子,卻依然還是看不清楚。

真是急壞了他。

此刻就顯出了王謐的寬容大度了,這等重大發現,要是何氏兄弟找到的,他們肯定會弔足小王的胃口,磨磨蹭蹭不拿出來。

總是要得意洋洋的誇耀一番才算了結,可是,同樣的情況,王謐就絕對不會這樣做。

他大大方方的從梯子上跳下來,並且把挖出的鉛子,交給了何邁。

“看看吧!”

“打進柳樹幹裡了!”

王謐抬手指向面前的柳樹幹,但見,光溜溜的柳樹幹上端,竟然出現了一個黑乎乎的大洞。

其位置,正在懸掛的沙果之後,毫無疑問,剛才那第二聲響動,正是鉛子敲擊柳樹幹發出的!

“太厲害了!”

“稚遠,手槍的威力,實在是不同尋常!”何邁手握著那打磨的十分光滑的鉛子,發出了陣陣感嘆。

鉛子平滑,雖然很小,但還有幾分重量,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何邁甚至可以感受到火藥劇烈膨脹之後,推動鉛子向外發出的那股陌生的力量!

小小的鉛子之上,溫熱似乎還在。

在何邁的帶領之下,眾位工匠師傅也湊了過來,紛紛附和。尤其是將作大臣普超,更是對這樣的事情,嘖嘖稱奇。

“沒想到,一顆鉛子就可以打中兩個目標!”

“實在是太神奇了!”普超撫須大笑,卻又道:“王侍郎,這樣看來,若是到了戰場上,豈不是能一槍打中兩個敵人?”

雖然普超沒有上過戰場,但是他的推論卻是基於現實來做的,而且,充分體現了一箇中年大臣的經濟實用理念。

兵器嘛!

不管是平平常常的,還是神乎其神的,終究都是用來上陣殺敵的。

什麼樣的兵器是好兵器?

當然是能多殺敵人的!

這些日子,普超也看出來了,這手槍確實是個稀罕物,神奇的很,但是,對於這種精巧的兵器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

他仍然有質疑。

直到今天,看到這一槍穿兩物的神蹟,普超這才算是心服口服。

不服不行!

以往,不只是他,將作坊裡的任何一位能工巧匠,誰也沒有見識過這樣的場面。

弓箭的特性,不管是不是當過兵的,大家都很熟悉。

因為有翎羽在箭桿之後跟隨,當箭頭刺入敵軍的胸膛,箭桿之後的翎羽就會把整個弓箭留在中箭人的胸膛之中。

不可能全部穿出。

也就是說,一支箭,只能射中一個人,絕對不可能打中兩個目標。

可是,這枚手槍鉛子,給了他希望!

王謐笑的有些尷尬,普超的表情是那樣的熱烈,充滿了期待,讓他頗有些不知所措。

他只得頓了頓,略顯猶豫的說道:“理論上,是有這種可能。”

所謂理論上,當然就是一種理想的狀態,王謐不能確定普超能不能聽懂,但是,面對現在的情況,他也只能實事求是。

鉛子不過是普通的子彈,相比現代內部裝填火藥的單發子彈,那威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一發子彈打中兩個人這樣的事情,在現代是可以發生的,但是在古代,很遺憾,王謐認為,這種可能性,確實只是理論上的。

但是,他又不想打擊普超他們的積極性,以至於讓他們對新生事物手槍產生質疑。

“理論上?”

普超聽不懂理論是個什麼意思,但是他卻明白什麼叫做理,什麼叫做論,也就是說,一槍打中兩個目標這樣的事情,是可以討論的。

“好!”

“好!”

“只要有這種可能就好!”

“稚遠,這樣的神器,一定要趕快推廣起來,多多製作才行啊!”

王謐的傑出發明,很快就在將作坊裡贏得了共鳴,出乎他的意料,將作坊裡從上到下,竟沒有人對他的發明提出質疑。

人人都很快認同了手槍的威力,這令王謐十分滿意,能夠贏得晉人的認同,對於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普超的一句話,頓時又令他的心情降到了谷底。

多多製作?

這件事,好像很難辦吶!

…………

作為戰場利器,在這個純粹的冷兵器較量的時代,手槍這樣的熱兵器當然可以起到以一當百的非凡作用。

面對著即將到來的,更大規模的戰事,江左這邊,理應儘快批次生產手槍,越快越好!

然而,王謐的擔憂也正在此處。

要生產,就要經費。

生產手槍,可不似打製長矛、馬鐙。

耗資巨大,所需的原料也是源源不斷,一刻都不能停歇。

火器可以出現在大明、火器可以出現在大唐,火器甚至可以出在稍顯孱弱的兩宋。

但是,在這搖搖欲墜的東晉,可以出現嗎?

按理來說,出現是極有可能出現的,也有這個基礎,普通黑火藥這個技術點想要攻克,並不困難。

只要有這麼個點子,稍加點撥,就算是在更早以前的漢朝,也是可以輕易製成的。

對於數量,手槍這種兵器,不管十把,還是一百把都很容易搞起來。

但是,要想裝備軍隊,那就困難重重了。

一隻成建制的部隊,需要列裝的快槍隊,至少也要上千人吧。這就意味著,一萬人的軍隊,至少需要一兩千把手槍。

要想把大晉境內各支部隊都裝備上手槍,讓他們能夠火力壓制氐秦部隊,橫掃千軍萬馬。

那便是流水的錢財花出去,還不一定能聽到響聲。

錢!

一切都是錢鬧的!

錢從哪裡來?

王謐很發愁,雖然這件事,原本不應該是他來操心。

按照一般的劇本,他只需要把手槍研製成功的訊息如實稟報司馬曜,並且讓他看到手槍出色的戰鬥力,並請他撥錢製造就是了。

但是,沒有人比王謐更清楚,大晉朝,或者說是皇帝司馬曜,他有錢嗎?

囊中羞澀,兩手空空,說的就是司馬曜本人了。

不只是他自己,就連整個朝廷的賦稅收入,也絕對無法應付耗資巨大的手槍列裝。

怎麼辦?

錢從哪裡來?

王謐很現實,他根本就不會去請示司馬曜,他很清楚,司馬家的人,錢花在自己的身上,都要咬牙切齒,摳門的不行。

甚至,上次在太原王府的聚會,據後來得到的可靠訊息,那豪華的飲食,歌舞竟然也是王恭花的錢。

你看,司馬曜窮的連一頓飯的錢都要找屬下蹭,還指望著他能支援手槍製造列裝嗎?

或許,口頭支援他可以耍一耍,但是花錢,不必王謐去碰這個釘子,完全不可能。

要錢沒有,擺爛有一套,司馬曜會怎麼做,王謐完全可以預料得到。

只看看東晉境內,各支隊伍的建設就知道了,為什麼朝廷對於蠢蠢欲動的荊州兵,總是不能有效管控?

地理位置是一個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沒錢吶。

當兵食祿,誰給錢,誰就是好人,他們就能為誰拼命。

大晉朝廷,包括司馬曜,在供養部隊這個方面,總是想省錢,這才縱容大世家自行管理軍隊。

到了最後,錢是省下了,控制力也就跟著煙消雲散了。

製造火藥,進而鍛造手槍,這樣大筆的錢財,就不要指望司馬家能湊的出來了。

想要搞錢,還是要靠自己。

對!

搞錢!

從哪裡搞?

王謐腦中,頓時掠過了一個念頭……

…………

大批次生產手槍的事業只能暫時擱置,因為經費的限制,王謐即便是有一腔熱血,也只能先收拾起來。

雖然不能批次生產,但是,這不代表製作手槍的事業就要全面停滯,在將作坊能力範圍以內,多生產幾把,磨鍊技術還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由王謐親自主導,火藥的製作也片刻都沒有停歇。

只要一下朝,王謐就抓緊一切時間,鑽到將作坊裡,繫上束帶,和師傅們站到一起。

打鐵的事情現在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交給老魏,但是,火藥製作這件事,還要王謐親自操刀。

畢竟,他也不能總呆在將作坊裡,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

沒辦法,只能把火藥製作的方法層層傳授下去,在有限的時間內,至少要把將作坊裡這些巧手的工匠都教會才行。

王謐有一個計劃,他並沒有把所有的工匠全都調動起來,畢竟,術業有專攻,別的師傅也有擅長的技藝,人家的手藝,也是需要有用武之地的。

在將作坊中,他廣泛宣傳,在作坊裡招收學徒,目標就是那些進入將作坊不久的小工匠,學徒。

這些人,本來手藝也還沒有學到家,臨時轉行,也並不可惜。

王謐就將這樣的一群人召集到一起,悉心教導,並且,他已經給他們打好了預防針。

你們這些人跟著我,將來是不一定能留在建康城的!

也就是說,他們很有可能要離開江左之內最舒服的安樂窩,跟隨士兵南北征戰。

隨著部隊使用火藥的情況,不斷製作,供給。

這項任務,只是留在建康城裡,是絕對不能完成的。跟隨他學習的學徒,必須要做好將來要吃苦的準備。

“諸位兄弟學會了製作火藥,就要運用到戰場上,不久的將來,對抗氐秦惡畜,將要有你們出力,你們願意嗎?”

“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經歷了一天的勞作,王謐結束了教學,他審視著面前一個個稚嫩的面孔,疑惑不禁浮現在心間。

年輕人,熱情高是好事,但是易變也是極有可能的。

今後到了戰場上,這些工匠可都是要發揮大作用的,必須咬住勁頭,不能把火藥製作當做兒戲。

一開始,學徒們對於王謐的問題,還有一丁點的疑問,主要是不知曉他為什麼要這樣問。

前排的幾個小子互看了幾眼,頓時心下了然。

師傅這是在要求他們表決心吶!

這有何難?

不管王謐如何看他們,也不管世上的人是如何評價他們,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還是很清楚的。

在這戰亂不止的時代,他們都僅僅是最底層的普通百姓罷了,即便是有一點點的手藝,又能如何?

文不能測字,武不能防身,如此而已。

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要保護家口,就要自己貢獻一份力量,人人有責。

思及此,學徒們就不再猶豫。

一個個的,目光炯炯,被推舉出來發言的學徒代表,正是魏師傅的小徒弟。

如今,在見識了王侍郎的諸多本事之後,他已經鐵了心要和王謐混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小子想當大俠

易銘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