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對劉皇后的寵幸不衰,就連找的其它嬪妃也多多少少與劉皇后有幾分的相似。對劉皇后所生的女兒皇甫藍月更是愛如掌上明珠,對劉皇后所生的兒子皇甫藍辰卻不冷不熱。照理說,皇甫藍辰是皇后所生,是謫皇子,理應立為東宮太子,眼見著滿十六歲了,皇帝由立太子一事卻從不提及。

劉皇后旁敲側擊,皇帝總能找到各種託辭搪塞過去。皇帝一共有五子,長字皇甫藍風已十八歲,次子皇甫藍辰再過三個月也十六歲,三子皇甫藍明九歲,四子皇甫藍喬三歲,五子皇甫藍明還在襁褓之中。

太子位之爭毫無懸念的落在大皇子和二皇子身上。論文武才學,兩位皇子不相上下,性格卻不相同,大皇子為人謙卑謹慎,處處謙讓,也是生活使然,母親在宮中無地位,皇子自然也低了幾分;二皇子則傲氣凌然,仗著他母親的勢力有些囂張,但這不影響他才智過人,出口成章。

臣子們猜不透皇帝的心思,論立長,應立皇甫藍風;論立謫,應立皇甫藍辰。話說回來了,皇甫藍風本應即是長,又是謫,是蓮妃無意爭奪皇后之位,讓給了劉妙妡。人家本來應該是正牌的謫長皇子。

在皇甫藍風與皇甫藍辰的問題上,張治林持中立態度。他跟隨皇帝數年,依舊琢磨不透皇帝的心思。站錯隊,後果很嚴重。既然還不清楚應該往哪裡站,保持中立就是最好的方式,這點機靈勁,他還是有的。

劉中興肯定是站在自己親外甥一方,是親三分向,何況還是親外甥,若親外甥將來做了皇帝,他的未來更是可期的,每每想到這裡,劉中興心裡樂開花,美的不行不行的。

皇甫藍風心裡也是有疑惑的,為什麼破獲玉璽一案,在自己追回玉璽後,審問人犯的事情交給劉中興和張治林。人犯逃跑,皇帝給自己的命令是捉回人犯和劫獄者,也不提及更深層次的事情。與青燈會有關?青燈會組織是個什麼樣的組織,會令父皇如此慎重。

他當然不明白,皇甫清不想讓他知道清燈會的事情,又想鍛鍊自己的兒子,所以他會把事情在恰巧的節點卡住。當年屠殺青燈會時,張治林和劉中興都有參與,他們又守口如瓶,至少不敢由他們嘴中說出,皇甫清自然不用擔心什麼。

皇甫藍風前腳剛踏進自己的府門,小豆子又屁滾尿流的衝進來了,還是帶著那四個小太監。

“融王爺,留,留,留步,留步。”

“父皇又要宣我進宮?”皇甫藍風有些詫異的轉身問道。

“不,不是,是皇太后。陛下讓你趕快去太和宮。”

“皇祖母找我?可是她老人家身體有所好轉?”

小豆子見融王爺不著急跟他走,而是打破沙鍋問到底,非要整明白才行的模樣,急的不行不行的。

“融王爺,耽誤不得,你快跟奴才去太和宮。太后病重,你去晚了,就見不到了。”

小豆子說著眼角一紅,嗓子也有些沙啞。

聽聞皇祖母病重,皇甫藍風的心瞬間糾起來。太后柳氏自十五年前聽風閣走水後,不再過問宮內或朝廷的任何事務。居住的太和宮也變成了佛堂,每日吃齋誦經,一心為兒孫和百姓祈福。

太后雖不問世事,卻對皇甫藍風和他母親蓮妃很關照,正是如此,皇后一直不敢對他們母子二人太過分。若不是有太后庇護,蓮妃和皇甫藍風在宮裡的日子會更加難熬。皇甫藍風對這位皇祖母也有深厚的祖孫情誼。

前些日子宮裡就傳出訊息太后身體抱恙,皇甫藍風也曾去太和宮探示,被嬤嬤擋下,說太后剛吃過藥,睡著了,記他改日再來。後來,因為玉璽被盜的事情也就忙起來了,沒顧上再去太和宮。

突然間驚聞,太后病重,皇甫藍風能不心急如焚,他的寶馬閃電飛雪的韁繩剛扔到侍衛手中,又扯回來,飛身上馬,一路上打馬如飛,將小豆子等人遠遠甩在後面。

“王爺,你慢點,王爺,你等等奴才……”皇甫藍風已經看不到蹤影,哪還能聽到他叫喚聲。

原來,太后這幾日病情加重,時常清醒,時常昏迷,她聽說玉璽被盜的事,還有關於青燈會的童謠,不想驚擾到皇帝,特意囑咐宮人不要將她病情告訴太和宮外的人,包括皇帝,也包括她最愛的小孫孫皇甫藍風。

皇帝向自己的兒子皇甫藍風交待完事情,心情也未見好轉,想到已經有近十天未去太和宮給母親請安,便帶上小豆子,去了太和宮。卻見太后昏昏沉沉,已經不怎麼認識人,連自己的兒子也沒認出來,嘴裡還時不時叫著“風兒,風兒”,趕緊的宣了太醫,又命小豆子到融王府宣皇甫藍風再次進宮。

“皇祖母,孫兒看你來了。”皇甫藍風衝到太后床前,跪倒在地,見皇祖母面如槁木,心痛不已。

御醫早皇甫藍風一步到,已經診完脈,正在開方子。

“太后病體如何?”皇甫清焦急的問道。

面對皇帝的發問,御醫惶恐不安。御醫是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子,在宮裡已有二十幾年,給太后診完脈,太后的病情,七七八八的,他已經瞭然如心,雖在開方子,心裡卻七上八下的。不給皇帝說實話,是欺君之罪;說了實話,說自己治不了,皇帝一翻臉,自己的老命就混丟了。說與不說,怎麼也不合適。

一咬牙,心一橫,生死由命吧,“回陛下,太后長年食素,本就體弱,加之思鬱過度,累年導致氣血阻滯。非幾月能調治好。”

“需要多長時間?”

“太后之病,因心病而起。難以根治,恐怕……”

皇帝的臉色變得鐵青,御醫嚇得大氣也不敢喘一口,下面的話一個字也不敢再說出口。

心病,皇甫清知道母親的心病是如因何來的,他最清楚不過,因為大兒子皇甫銆的死,心結難解。柳太后的病是因為皇甫銆而得,但,他不知道並非因為皇甫銆的死,而是因為十五年來對兒子的思念。不知道兒子的死活,十五年,沒有他的下落,一想到自己那手腳筋盡斷的兒子是否還在人世,若活著,這十五年的日子又是怎麼熬過來的,每每想到如此,內心煎熬痛苦無比。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打怪升級來修仙

含韻

農家苦女好運連連

作者夢金平

她在竹馬懷裡哭唧唧

沈聆聽

關於我能看見鬼這件事

東門石頭

你是我藏不住的秘密

耿耿睡不醒

星海傳說:屬於我們的時代

聽雨落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