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百家姓

“紅糖和鹽!”

糖是奢侈品,雖然這時代紅糖、白糖都已經很普及了,卻不是普通貧民能享受的,一斤紅糖就得四十文,而且還是因為江津縣自己就有糖廠,別的不產糖的地方只會更貴。

剩下二十文陳劊買了一斤鹽,這東西是必需品,都是用得著的。

陳劊的聲音並不大,可話音剛落,就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娃從東廂房第一間屋子衝了出來,嘴裡咋咋呼呼的喊著,“糖,糖,糖糖糖!”

女娃使勁倒騰著小短腿直直的對著陳劊撲了過來,然後一把抱住陳劊的腿,睜著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看著陳劊,“師叔,二妹要吃糖。”

陳劊的聲音不大,陳二妹的聲音卻不小,好幾間屋子的房門都開啟了來,就連正屋門都開啟了,師母陳刁氏站在門口微笑著看了過來。

陳劊蹲下身以極快極低的聲音說道:“二妹別說話,明日師叔帶糖給二妹一個人吃,現在二妹把糖拿給婆婆去。”

在別人看來,陳劊就是蹲下抱了抱陳二妹安撫了一下,接著陳二妹就提著陳劊帶來的三包東西跌跌撞撞的跑向了陳刁氏。

“婆,師叔給咱們家送糖來了!”

陳刁氏起身看了看滿院子的人,宣佈道:“都別望著了,明早吃湯圓,甜的。”

陳家兩個兒子都沒有分家,下面孫子孫女五六個,還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女兒,這麼多人,沒有規矩可是要亂套的。

“沒有啊!”陳二妹同樣小聲的回答道,聲音充滿真誠和天真無邪。

陳刁氏接過小孫女送過來的三個紙封,蹲下似笑非笑的對陳二妹低聲說道:“你個小機靈鬼,你師叔許諾了你什麼好處?”

畢竟小孩子都嘴饞,要是由著他們,可就要亂套了。

“喔~!”小孩子們瞬間就歡呼了起來。

陳劊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也不敢大庭廣眾之下單獨給陳二妹糖,那怕陳二妹露出可憐巴巴的表情,因為這關係到規矩。

酸秀才不由得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妻子不是個小氣的人,奈何家中進項不多,就算心疼娃娃們,也只能扮演個惡婆婆了。

酸秀才陳明華家業敗落後,就不讓家中子孫讀書了,兩個兒子其實讀過書,卻沒有參加科舉,和酸秀才一起在衙門中做事,一個是捕快,一個是獄吏。

父子三人的月俸只能勉強養家,不過倒是有些外水,雖然不多,可也能讓日子過下去,同時衙門的差事,還能幫扶一下族人,如此一來江津陳氏,會給酸秀才一家一些補貼。

大家都對陳劊友好的笑了笑,然後回到了自己的房中,陳二妹眼睛轉了轉,卻跟在陳劊身後進入了私塾中。

酸秀才和師母的威嚴必須要維護。

可那怕如此,這麼一大家子拖著,對於糖、肉等奢侈品,也不是經常能吃到的。

所以陳二妹此時粘著陳劊,以期陳劊能更好的兌現承諾也就很好理解了。

酸秀才看了一眼膩在陳劊身上的孫女,也沒有驅趕,而是拿著百家姓講解了起來。

說來慚愧,陳劊自問也是讀過初中的人,可是一本百家姓居然學了十好幾天還沒學完。

因為認識那幾百個字簡單,可想要學明白每個姓的出處和歷史,那就難了。

按照酸秀才的說法,他只會教陳劊三本書,也就是百千三,所以不用急,百家姓學一年,千字文學一年,三字經再學一年,如果還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學一本論語。

這個時間是說陳劊還沒有正式成為劊子手之前。

學好百千三,學透百千三,雖然達不到參加科舉的程度,可出去說一句自己是讀書人,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酸秀才講完了趙錢孫李後,接著講的是江、楊、韓、夏、刁、曹、董、卞、白、周,這是如今江津縣的十大姓。

今日講到了卞這個姓。

“卞讀變,這個字只用于姓,就連相似的字也只有一個,卞梁為宋朝開封的稱謂,汴水乃是一條發源於河南的河流,與泗水合流後,流向淮河,而泗水邊的泗水縣乃是卞國故地。

卞明是黃帝的七世孫,鯀是卞明之子,禹是鯀之子。舜因鯀治水不力處死鯀,之後封卞明於卞地,建古卞國(也稱卞明國)。大禹兒子啟取代伯益(一說殺死伯益)建立夏朝,作為同姓的古卞國受夏朝的庇護,發展較好。

商代夏後,《山東通志》載:“湯伐有卞。”又將卞地封給了伯益之後——“湯伐有卞,存其祀,別分其地,封伯益之裔費昌為奄國(今曲阜城),兼有今縣西及曲阜、鄒、費之境,國雖改稱,地仍卞名。”

卞國直到春秋時期還有記載,最後為魯國所滅,之後卞國不復存在,國人以卞為姓氏分散四方。

曹操皇后為卞氏,兩晉時期卞姓族人活躍於朝堂之上,東晉之時有卞粹為中書令,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與漢末三國時期荀家的荀氏八龍有異曲同工之妙。

卞粹之子卞壼,也為中書令,與兩個兒子一同以身殉國,獲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忠貞,葬於南京朝天宮西側。

之後卞氏堂號為忠貞堂,卞家之人歷朝歷代也大多為忠貞之士。”

“歷朝歷代都是忠貞之士?”聽見這話陳劊不由得笑了!

你既然是前朝的忠貞之氏,那就不應該在當朝為官,畢竟就拿明清兩朝來說,清朝對老朱家可沒有手軟。

酸秀才嘆了口氣,說道:“人家確實算得上歷朝歷代都是忠貞之士,就拿本朝來說,江津縣卞氏直到雍正帝時期才有族人參加科舉,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為前朝守而不仕。”

陳劊聞言也不由得有些動容,這可比世修降表的孔家強多了。

清朝入關後根本不顧及什麼士林,一路上就是殺殺殺,反正打下天下之後,自有大儒來為我辯經。

首先就是孔家。

相比之下,這卞家反而好的多。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夠浪

福喜喜

清穿康熙朝:生子後她一心鹹魚

予之微

一致對外?一致對內!

我不吃36的倍數

我只想做鹹魚

無塵歸夷

進擊的豬妖,一頭豬的流浪道途

賺錢買肉吃

重生之拯救天下

加糖加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