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茶究竟會不會應戰,這一點兒,不僅是媒體記者好奇,大廳之中的那些參賽者也好奇了起來。

按理說,大碗茶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成為了銀牌茶葉,似乎已經沒有繼續往前的理由了。

但是,對於這些普通的觀眾來說,也喜歡那些勇於挑戰不可能的戲碼。所以,大家都在等待著。

“大碗茶,挑戰金牌茶葉。”

很是輕微的一句話,就好像是風聲吹動樹葉,石子掉入湖面,驚起了一陣真的漣漪。繼而慢慢的擴大,如同一個個慢慢擴大的圓圈,讓人有些熱血澎湃的感覺。

“我就知道,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

看著下面逐漸熱烈起來的氣氛,主持人心中簡直心都在滴血。

所謂的墨菲定律啊,你覺得不會發生的事情,永遠會不可阻攔的發生。不過,這也說不上是一件壞事兒,風險和利益共存,說不定最後這些茶葉一個個的大爆發,這鬥茶大賽最後的可看性就變得多了起來。

不得不說,江嶽這一下子爽快的答應,一下子點燃了大廳裡面的氣氛。茶商們激動了,參賽者們激動了,媒體們也激動了。如果有選擇的話,誰不願意看更加激烈的比賽啊。

“這個選手還挺有趣啊。”

後臺之中,莫老品了一口茶,若有趣味的看著外面的情形。作為鬥茶大賽的舉辦方,他自然是希望茶葉能夠有著長遠的發展的。

然而,如果金牌茶葉的位置一直是一成不變的,如同一攤死水,那麼這種進步就會變得極為的微小,甚至一直停步不前。因此,今天一下子十來個隊伍選擇向黃金茶葉發起挑戰,他不僅不會生氣,甚至會感到很是有趣。

“哼,這小子還算是對我脾氣。”

後臺那兒,老邢看著前臺的江嶽,撇了一下嘴巴,有些惺惺。

他的性格本來就是那種直來直往的,不畏挫折,如果江嶽在這兒退縮了,選擇就停留在銀牌‘茶葉的位置。那麼……無論大碗茶有多麼得好,他都不會真這正得看上它,甚至會瞧不起。

而江嶽現在選擇勇敢的去向大碗茶挑戰,則是讓他改觀了對江嶽的一些印象。

“江大叔果然是最厲害的。”

在旁邊,感受著眾人那敬佩的目光,林亦雨很是驕傲的開口。這一幕小女孩兒的模樣,如果讓她的那些粉絲看到的話,恐怕會直接給看傻了。畢竟,林亦雨從來都是冰山公主的存在,很少會露出什麼別的表情,更不用說現在這般的崇拜目光了。

“江兄弟,拿個第一名吧。”

作為南陵市農業局的局長,李向前拍了一下江嶽的肩膀,往日很是平和的眸子裡面也是露出了幾分的激動。他最為遺憾的事情便是南陵市這一個茶葉的不毛之地這一個稱號。

而現在,江嶽能把這一個稱號給去掉了,讓他原本沉穩無比的心靈之中,也有了幾分的漣漪和激動。

“那麼鬥茶大賽最後一輪的大賽開始,首先進行的是十大金牌茶葉的亮相。”

最終,二十種銀牌茶葉,一共有十一種茶葉選擇往金牌茶葉那裡發起了衝擊。這一點兒,大大出乎了大家的預料,也讓這大廳裡的人很是激動了一番。

而臺上的那名悲催無比的主持人則更不用說了,在心裡面慌張了一會兒之後,也強行得在心中安慰了一下自己,最後無比悲傷的選擇了繼續主持。

十大金牌茶葉,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信陽毛尖、西湖龍井、都勻毛尖、廬山雲霧、安徽瓜片、安溪鐵觀音、蘇州茉莉花。這些茶葉,基本上在大家心目中都是耳熟能詳的存在。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是對茶葉方面有一定了解的人,就一定會繞不開這十大名茶。

然而,在平日裡,這十大名茶的價格都極為的昂貴,特別是那種極品的十大名茶,價格可以達到幾萬塊一兩,並且在市場上上面也屬於那種有價無市的存在。

而現在,這些極為稀少且珍貴的茶葉扎堆出現。並且讓那些在茶道方面有著很深刻見解的專業人士去沏,光是這一點兒,就會讓大家心目中激動起來了。

在萬眾矚目之中,首先進行的是西湖龍井的茶道表演。

西湖龍井,因產於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區而得名,至今已經有著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龍井二字,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龍井茶有“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而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

與別的茶葉相同,清明節前採製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這優美的句子如詩如畫,堪稱西湖龍井茶的絕妙寫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於一體,泡一杯龍井茶,喝出的卻是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

這種茶葉文化,不是普通的茶葉一朝一夕能夠比擬的,它所經歷的,是那種長久歲月一點一滴的積累和經驗。

西湖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西湖龍井茶之名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西湖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後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從中華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慢慢的沉澱積累,終究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存在。

因此,西湖龍井這十大名茶的稱號,完完全全是實打實的茶葉質量所闖下來的,這些銀牌茶葉想要把人家金牌茶葉的名號給打下來,難度還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西湖龍井茶逐漸的送了上來,這種極品的茶葉,且是在這種關鍵的場合,上前去泡茶的自然不會是一般的毛頭小子了。

一名穿著白色練功服的中年人,捧著西湖龍井的茶盒走了上去,在眾人面前開始一絲不苟的進行了沏茶。

沏茶分為煎水,溫具,淋具,置茶,觀茶,沏茶等等。

這一些步驟,說起來似乎很是簡單,但是想要做出來茶道的那種韻味兒,卻又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位中年人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透過一旁主持人的介紹,江嶽也是清楚,對方在河東省的茶葉協會之中,也是那種大牛的存在了。

因此,這種上好的茶葉讓他給泡出來,也不算是侮辱了好的茶葉。

煎水完成,淋具開始。因為大碗茶不拘一格的特性,江嶽沏茶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但由於自己準女朋友李南柯那高超且美如畫的沏茶技巧,江嶽對於泡茶的器具也是有著一些瞭解。

平時泡茶的器具基本上分為紫砂壺,大茶缸,飄逸杯,蓋碗,這四種器具看起來各有各的特點,也各有各的韻味兒。

就好像剛開始莫老爺子泡茶的時候,就是用上好的紫砂壺,紫砂壺的包漿勻厚,上面已經有著幾分的茶垢了。

顯然那個紫砂壺已經用來沏茶用了很長時間了。而這一位中年人現在在眾人面前選擇的就是蓋碗。

蓋碗,是瓷器製作的一種有蓋、有託、有碗的漢族的傳統茶具,又稱為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天地人為三才。

關於蓋碗,其實還有一個挺有趣的故事。

在唐朝時期有一個富人平日裡沒其他愛好,就是特別喜愛飲茶,生得一個女兒因為他的薰陶也是喜歡飲茶。當時的習慣都是使用茶盞喝茶,但是因為注入滾燙的茶湯的時候,盞會非常的燙手,她又不像自己的父親喝了幾十年了,手也不覺得太燙,她就想了一個解決辦法,端盞的時候在其下面加了一個小碟子。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燙手的問題,但是當她端起茶托來想喝的時候,發現上面的盞卻滑動了。馬上她又想到一個辦法,用家裡的臘在碟子上面畫了一個厚厚的圓環,這樣就可以把盞限制在圓環之內了,端茶想喝的時候就不會再滑動了。這種盞託的形式就開始流傳沿用。

而到了明朝時代為了給茶盞保溫順便又可以防止灰塵掉進茶湯裡面,即在盞上面加了一個蓋子,飲茶的時候一手託盞一手持蓋,這樣不僅動作美觀,而且可以適時的撥動茶葉避免把茶葉吞下。最後慢慢的演變成為今天我們常見的蓋碗。在北方常見的是直接使用蓋碗飲茶,而在南方習慣於使用蓋碗分湯,把茶湯再分給多人飲用。

顯然,這一位中年人現在選擇的這種蓋碗,就是南方人通常用的蓋碗分湯,再把茶湯分給旁人飲用的那種方式。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農小道士

韋金城

精神病院開盲盒,系統出啥我用啥

佳典食鹽